中日釣魚島主權衝突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似乎演變成一場中日之間的地圖大戰,上個月底,首先是中國駐比利時大使廖立強向媒體披露他在布魯塞爾舊書攤發現一張法國人繪製的古代地圖,地圖顯示釣魚島確實屬於中國。中國駐巴黎大使孔泉也隨後在十月三十一日的法國《世界報》上列舉法國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繪製的三張地圖以此證實釣魚島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作為回應,日本駐法國大使松浦晃一郎也同樣於本月九日在《世界報》上撰文指出,1953年1月8日中國官方的人民日報明確表明釣魚島並不屬於中國,1933年和1958年先後公布的兩張世界地圖也同樣顯示釣魚島屬於日本。
記者曾經前往位於巴黎市中心的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古代地圖珍藏中心,確認了中國大使所列舉的地圖上釣魚島地區確實被畫上了中國領土的顏色。不過,這些繪製於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的地圖對今天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當初繪製這些地圖的目的是什麼?他們是否可以被用來作為解決今天主權爭議的依據之一?國際法院在裁決主權衝突時是否會藉助於歷史地圖?
為此我們請來了法國著名的地理學家、地緣政治專家同時也曾經是法國駐立陶宛大使米歇爾•富歇教授Michel Foucher,他去年出版的《地圖大戰》一書 La Bataille des Cartes重點討論了地圖與邊界爭議之間的關係。
法廣:富歇教授,您好,您有沒有查看過中國大使所指出的那幾張地圖?
米歇爾•富歇:我並沒有查看大使們所提出的所有的地圖,也就是Delisle,Vau gondy,Blondeau和Lapie製作的地圖,我只看到過其中的一半。中國駐法大使孔泉10月31日在世界報文章中列舉了1772年由紀耀姆•德裡思樂Delisle製作的地圖,有意思的是,Delisle一家是製圖世家,他們全家人都是繪製地圖的專家,我曾經看到過一張由紀耀姆•德裡思樂Guillaume Delisle 製作的亞洲地圖,這位紀耀姆•德裡思樂Guillaume Delisle和孔泉大使文中所指的紀耀姆•德裡思樂Guillaume Delisle並不是同一個人。這張地圖是用來圖釋一本有關成吉思汗的歷史書。而在這張地圖上,西藏並沒有被劃入中國的領土。所以,我的意思是說,這些古代的地圖並不完善,在許多情況下都是一些編譯的地圖,他們一般是用來為古代皇家貴族們的教育所有,無論如何,都不能被國際法庭用來作為裁決領土爭端的依據。各國的外交部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在內的國家都收集了一系列對本國利益有益的地圖,這些地圖上的地名的叫法不一,關鍵要看這些地圖的來源。總而言之,這些地圖都存在著許多的缺陷,他們或者是一些編譯的地圖,或者是作為遠征殖民活動的工具,比如說,日本稱為竹島,韓國稱為獨島的島嶼,法國古代被叫做Lioncourt島,取名於法國古代的一個遠征捕魚的漁民的名字。再比如,英國與阿根廷爭奪的馬爾維納斯群島,這個名稱來自法國人,而英國人過去的地圖上把它叫做福克蘭島。所以,這些地名的稱呼會根據地圖的來源而不同,這些地圖所反映的是當時的人對世界的認知。
法廣:當初繪製這些地圖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米歇爾•富歇:在分析這些地圖時,我們必須區別他們究竟是製作於十八世紀還是十九世紀,歐洲製作的十八世紀的地圖往往都是一些編譯的地圖,用於國王以及貴族的教育之用,而從十九世紀之後,地圖的製作就更帶有科學性。我們可以區分兩種類型,或者是由繪圖者親自前往製作,或者是一些編譯地更加精確的地圖,以便為殖民遠征做準備。
法廣:在歷史上有沒有藉助古代地圖來解決今天的領土糾紛的例子?
米歇爾•富歇:最好的例子應該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對歐洲國家的邊界劃分。當時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列孟梭他們都各自攜帶自己的繪圖專家,美國總統威爾遜曾經帶著一大批繪圖專家多次穿越大西洋,同樣,第一次大戰的戰敗國奧匈帝國以及德意志帝國還有俄羅斯帝國等國的代表也同樣帶著各自的地圖來捍衛他們自己國家的疆域。他們的地圖上標記著礦藏、民族以及語言區的地理分布,當然,最終劃分界限的主要依據還是當時國家之間的實力對比。必須強調的是,當出現地面或者海上邊界衝突時,國際法院從未依據地圖來解決糾紛,因為這些地圖確實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除非某些和平協議的附件中附有國家地圖,而且這些地圖被用來作為劃分邊界的根據,那麼,法官就可以將這些地圖作為裁決的依據。這是地圖被用來當作法律依據的唯一的例子。
法廣:說到國際法院,您認為中日釣魚島主權衝突可以在國際法院尋求解決嗎?
米歇爾•富歇: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也超出了我作為地理學家的專業範圍。必須指出的是,裁決邊界爭議的國際法主要起源於歐洲,它在歐洲歷史悠久,而在亞洲,情況則大不相同。亞洲古老文明國家在邊界問題上總是在歷史與法律之間徘徊,那些具有法律價值的近代協議不能夠顧及歷史,而歷史權利也就是所謂的自古以來就是,這是很難證明的。中國人說過去有歷史證明有漁民或者別的探險家曾經留下記載,而日本人則說他們將釣魚島納入國土時這是一篇無人居住的荒島。亞洲邊界問題,尤其是海上邊界的複雜之處就在於可以用多個互相衝突的邏輯來解讀這些分歧。可以用正規的國際法來解讀,也可以用歷史文化淵源來解讀,還可以用近期的合約來解讀,問題是,舉例來說,涉及釣魚島主權問題的舊金山條約本身就十分的模糊,而且,中國與韓國都不是該條約的簽署國,俄羅斯當時還拒絕簽署該條約。所以,解決釣魚島領土主權爭議的依據十分複雜,歷史依據,國際海洋法,以及最近幾十年來簽署的國際合約都可以成為裁決的依據。當然,這裡面還涉及到國與國之間的戰略競爭問題,這些問題又一次超出了我作為地理學家的專業範圍。
感謝米歇爾•富歇先生接受本臺的專訪。
(原題目:法國地圖專家評中日釣魚島地圖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