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歷史悠久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人們常說:二十年中國看深圳、一百年中國看上海;一千年中國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國看西安。西安保留了完整的古城風貌。
西大街的古建築
西大街
西大街建設突出仿唐建築的風格,沿街建築的形式、色彩、材料以及景觀燈的選擇和建設都與西大街的仿古特色協調一致,形成富有西安特色的歷史街區。此外,在西安市委北邊沿西大街一段,形成一個傳統仿古風味濃厚的商業地段。西大街仿古一條街對沿街原有和新建建築都進行了以唐風為主的改造,工程涉及的2000米長範圍內,街道兩側通視走廊內建築物限高9米,通視走廊以外限高36米,即不超過鐘樓的高度。改造保留了西大街的所有樹木,沒有出現已往的街道拓寬就得挖毀樹木情形。
西安的古城牆
古城牆
西安城牆是明朝出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筑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指導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城牆自建成後歷經三次大的整修,明、清時各有一次,建國後1983年政府對城牆進行了大規模修繕。現在的城牆不僅恢復了完整風貌,更與護城河及獨具特色的環城公園一起煥發出了新的風采,成為西安市一大旅遊景觀。現在西安城牆已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文化一條街書院門
書院門
從西安鐘樓南行,將至南門往東拐,便是書院門古文化街,街口有一座古韻十足的高大牌樓,牌樓上方是「書院門」三個金色顏體大字,兩旁是「碑林藏國寶,書院育人傑」的醒目對聯,街道兩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築,街道為青石鋪砌。這裡能體會到西安不同於別處的城市風景。書院門向東走到盡頭便是碑林。
書院門570多米長的街道,集中了上百家店舖。在二三層雕欄樓閣上,掛著一色的黑底金字牌匾,書寫著文萃閣、醉書軒、聚香齋、皓月宮等店名。這裡的店舖門面既不像江南商號那樣纖巧秀麗,也不同於北京大柵欄那樣富麗堂皇,而是古樸敦厚,門面很少有繁瑣的裝飾,牌匾、楹聯,還有深狹的門道,顯示了一種儒雅祥瑞、深藏若虛的氛圍。商家所售的商品有各種旅遊紀念品、工藝品等。然而墨香的古文化街最能體現特色的商品當屬種類繁多的文房四寶、書法字幅、國畫卷軸、碑帖拓片、藍田美玉,以及古老的樂器「塤」。
德福巷
德福巷原來是一片老房子,因為街巷又窄又黑,所以老人們都說,它像一隻蟄伏的黑虎,講迷信的人們也說這裡是"好風水"。歷經三年的修建,改建一新的德福巷古香古色,韻味悠悠,雄偉壯觀的三門石碑坊,錯落有緻的仿古建築,大塊青石鋪就的小路,德福巷又成了古城一道新景觀。德福巷是一條充滿著小資情調的街道。不到200米長的街道上,一家接一家地開滿了大大小小的咖啡屋、酒吧、茶館,名字都起得很雅皮,很有小情調。
浸染在這氛圍之中的德福巷便也有了自己的個性、浪漫與柔情,也令西安人在吼秦腔,看秦俑之外,有了可以品味自己細膩生活的地方。
湘子廟街
西安湘子廟街座落在南大街西側,和南大街東側的書院門相望,和北邊的德福巷咖啡酒吧一條街緊臨。湘子廟街的得名自然來自於座落在街道岔口的湘子廟。這是個「人」字形岔口,一撇向北,是德福巷,一捺往南,是湘子街。
湘子廟街,聽名字都是那麼古色古香的。如果說書院門充滿了濃郁的書香氣息的話,那麼湘子廟街就充滿了清淡休閑的茶香味道。在這裡除了有一座上千年的規模不大,但很小巧精緻的「八仙之一」韓湘子廟外,還經營著大大小小的充滿文化氣息的茶社和各類展出畫廊。西安最早的《古舊書店》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