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阿拉伯春風不度敘利亞?
過去一年半來,阿拉伯世界各地民眾起義風起雲湧,四名大權獨攬了幾十年的統治者轟然倒臺。
突尼西亞的本·阿里逃往沙烏地阿拉伯,過上流亡生活。利比亞的卡扎菲挺得要久一些,不過北約的干預把他趕入地下,最終他被本國民眾殺死。在葉門,對峙以外交手段解決,本地區各國介入,達成協議,總統薩利赫很不情願地把政權交給了副手。
埃及統治者穆巴拉克6月初被判處終身監禁。他在去年的抗議浪潮中黯然辭職。這是阿拉伯民眾與專制統治者博弈的又一起案例研究。
這些例子對解決敘利亞暴力有什麼意義呢?敘利亞也爆發了民眾起義,但舉國陷入暴力漩渦。阿拉伯之春的經驗能否用在敘利亞?分析人士說:恐怕不大可能。
局勢不同
倫敦的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納迪姆·謝哈迪說,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和利比亞的卡扎菲一樣,與突尼西亞和埃及被推翻的領導人不同。
「巴沙爾·阿薩德總統想步本阿里或者穆巴拉克的後塵已經太晚了,因為他甚至不承認反對派的存在,仍在一路死扛到底。」謝哈迪說,「所以他的選擇是,或者落得跟卡扎菲一樣的下場,或者達成類似薩利赫那樣的交易。」
在葉門總統薩利赫幾次食言之後,海灣合作委員會的阿拉伯領導人終於促成協議,讓薩利赫把權力交給副手。
最近幾個星期,在敘利亞問題上,隨著各種外交努力的失敗,國際社會越來越注意到葉門模式。
謝哈迪說,用葉門模式解決敘利亞問題在理論上是可能的,但現實上並不可行。
「我認為和阿薩德總統達成協議是很難的,因為我覺得他說的任何話國際社會都不相信了。」他說,「因此,沒有足夠的信任來跟他達成協議。就算是薩利赫總統,他在達成協議後還在不斷使花招。」
阿薩德流亡不大可能
開羅的政治分析人士希沙姆·卡塞姆也認為,葉門模式沒有多大希望能用在敘利亞。他說,曾有一度時間,有可能讓阿薩德流亡到盟友伊朗那裡,可這個時機已經錯過了。
「也許巴沙爾心裏如今在想,當初是不是應該仿效薩利赫的模式?因為巴沙爾只能通過流血手段來維持統治,」卡塞姆說,「所以,也許現在為時已晚了,他可能覺得,先前要是採用薩利赫模式就好了。」
和許多分析人士一樣,卡塞姆對外交解決不抱多大希望。
「我不認為到了現階段巴沙爾還會繼續觀察和學習更多的東西,」他說,「他現在只有一門心思,他知道,只能繼續屠殺,殺出一條血路,走向勝利。沒有別的任何辦法能救他了。」
卡塞姆說,如果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最後真的被武力推翻,他的結局可能會跟卡扎菲一樣。他說,對此,阿薩德本人心裏也明白得很。
美國之音:敘利亞25人死於暴力 俄:不反對阿薩德下臺
敘利亞的達拉發生最血腥襲擊
活動人士說,在星期六發生的同反政府活動有關的暴力衝突中,至少25人死亡。與此同時,俄羅斯表示,俄羅斯將不會反對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從敘利亞離職,如果如果敘利亞人民同意他離開。
設在英國的敘利亞人權瞭望臺說,政府軍炮轟南部德拉市內的目標,炸死17個人。這個反政府組織說,在衝突的爆發點胡姆斯地區和其它一些地方,親政府軍和反政府軍互相炮擊交戰,至少導致8人死亡。
大馬士革居民也說,在首都市中心兩派間發生了衝突。衝突甚至發生在高檔社區馬澤區。
與此同時,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星期六說,俄羅斯將支持讓阿薩德離職,如果敘利亞人民自行作出這樣的決定。
俄羅斯還敦促召開關於敘利亞問題的國際會議,以促使國際社會支持聯合國和阿拉伯聯盟聯合特使、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斡旋的和平計畫。
反對派組織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的成員並不確定拉夫羅夫的話是否表示一直大力支持阿薩德政府的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有了新的立場。
該組織成員莫納捷德對美國之音說,拉夫羅夫只是「說說而以」。
BBC中文網:俄羅斯「仍然反對軍事干涉敘利亞」
拉夫羅夫重申俄國立場
俄國外長拉夫羅夫說,俄國對敘利亞的局勢越來越感到擔憂,但不會允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軍事干涉的解決辦法。
拉夫羅夫說,敘利亞最新發生的事件的確令人警覺。
但他說,用外部武力干涉解決敘利亞危機可能破壞整個地區的穩定,產生災難性的結果。
拉夫羅夫再次呼籲召開國際會議實施聯合國特使安南的和平計畫。
他表示,莫斯科只有在首先得到敘利亞人民同意的情況下才會支持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交權。
拉夫羅夫說,外國鼓勵敘利亞反對派,使他們希望發生類似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被推翻的情況。
他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俄羅斯不同意使用武力的立場沒有改變。
敘利亞反政府活動人士說,週六(6月9日),至少有40人在敘利亞各地發生的暴力事件中喪生。
来源:美國之音 BBC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