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民族(古稱吉篾)所建的吳哥窟(Angkor Wat),相傳是二千多年前印度甘布親王和娜亞女王所建。據文字記載,柬埔寨的歷史是從公元一世紀建立扶南王國才開始。
扶南國約在公元六世紀開始衰退,其分支真臘在湄公河中游興起。《新唐書.真臘傳》中記載真臘又名吉蔑,原為扶南屬國。七世紀左右,真臘這股新勢力很快併吞了扶南。
真臘王國是繼扶南之後的第二個王朝,七世紀下半葉,分裂為陸真臘和水真臘,西元802年起,闊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建立了輝煌的吳哥王朝,開啟柬埔寨歷史上的著名盛世,繁榮昌盛達6百年之久。
但是,這個中南半島上曾經盛極一時的皇朝,為何在歷史上一夜之間消失,人去城空呢?
12世紀時的吳哥建築達到了藝術上的高峰。當時建造的吳哥廟,所有的牆壁、平臺周圍的長廊,連接神殿、角塔和階梯,全都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話故事的精美浮雕。精美細膩令人望之興嘆,吳哥王朝前後用了400餘年建成,共有大小各式建築600餘座,分布在約45平方公里的叢林中。
據中國元朝使節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所記載,十三世紀末年大吳哥城繁華熱鬧,建築物金碧輝煌,較當時元朝城市毫不遜色。往後的大吳哥不斷遭人破壞,再由虔誠信奉佛教的賈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 國王重建,用紅色城牆將吳哥城圍繞起來,便成為吳哥最大之遺址城。
中世紀全球最大的城市
中世紀全球最大的城市在哪裡?在柬埔寨的吳哥。
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2007年8月14日刊登的新地圖顯示,吳哥王朝的繁榮時期在9到16世紀,於13世紀達到鼎盛,古城以吳哥市為中心點,中心區域地帶面積為400平方英里,呈發散狀向外延伸數百平方英里,遠遠超出今天世界遺址的範圍,城區直達洞裡薩湖邊。面積和今天英國的大倫敦市相當(600平方英里)。
澳洲、法國與柬埔寨三國組成的考古團隊,以及2000年開始求助於美國航空太空總署協助,2007年公布的研究顯示:用雷達掃瞄深埋地下的中世紀高棉帝國古城舊址,發現佔地達三千平方公里,地圖上標注了約1000個新近發現的人工湖和至少74座被遺棄許久的寺廟。比原先的推測至少大了10倍,全盛時期,吳哥每平方英里只居住了1500人,全城人口可能多達100萬人。
發達的水利系統
第一位認識到吳哥水利工程偉大之處的學者是法國遠東學院的考古學家貝爾納•菲利普•格羅利耶。
研究人員發現,古城區內有數以千計的水塘,灌溉網十分複雜,單一的水利系統連接整個城市網路,可為吳哥的市民提供穩定的水源供應,以及利於栽種一年2~3季的水稻。
吳哥王朝的水利系統建設有兩個目的︰一是雨季時大量雨水的處理,另一是確保長達數月干季期間的用水。歷代國王莫不致力於建設大蓄水池、引水路、護城河、橋樑、運河、堤防等公共設施。
水利網的建造技術應用於農地開墾,因此耕地面積逐漸擴展,農業生產大幅提高,人口也隨之增加。由此可知,農業成為建造吳哥遺蹟建築物的王朝經濟基礎。
吳哥王朝與天龍座
科學家最近一次在該區域發現大型寺廟是在1914 年。接著又發現74個分布在東西軸線上的小寺廟,這種布局源於宗教規定。
同金字塔、瑪雅遺址一樣,吳哥窟也是效法天象的經典之作。以天體運動係數表達建築方位的吳哥建築,是天龍座在地面的投影。據記載,建造吳哥廟宇的人都是當時一流的天文學家。
在吳哥的神殿中,世界上最古老的、最長的石刻畫,「乳海翻騰」,是吳哥窟最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記載了一群善良的神與一群邪惡的神在合力攪動一支「巨棒」——蛇,從而使得令「銀河海洋」不斷轉動。
高棉人的哲學思想認為:指南針的基本方位和天體相結合,就會產生巨大的神秘力量,決定著人類和國家的命運。吳哥正是根據這一宇宙觀所設計,吳哥窟寺廟群是根據北方天空中的「天龍座」來布局的。而天龍座出現在吳哥寺廟群上的時間是距今10500年前。
天龍座
從地球上看,所有的星座都圍繞地軸轉動,地軸並非垂直的,而是有一定的傾斜度。這個巨型的「陀螺」每個週期為25920年,即每72年轉一度,每54年轉四分三度 ——這就是著名的「進動定理」。在吳哥建築中到處可見有關「進動係數」。如整個建築的中軸線偏離正北四分三度,這意味著建築上的人可以提早三天預見到冬至的到來。
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整個柬埔寨的古建築對應著天龍座。但星座是不斷移動的,在目前所說吳哥窟的建築年代看,當年當地應該看不到天龍座。而今學者推算出,天龍座出現在觀察點恰好是公元前10500年。
吳哥城突然人去城空
按說任何—個民族的文化都應有它的延續性,曾經繁榮過600年的吳哥王朝,竟在15世紀初突然人去城空,一下子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吳哥城大約有1300件銘刻殘留在寺廟的大門柱及獨立的石碑上,但吳哥人民卻沒有留下隻字片語來解釋帝國的垮臺,著實令後人費解。
然而,周達觀到訪後一百多年,真臘已沒落,西元1431年暹邏族攻陷吳哥,屠城之後發生瘟疫,當地人放棄吳哥城,一度輝煌的城市便湮沒於荒煙莽林中。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柬埔寨與吳哥窟的命運就在暴力政權更替、侵略、內戰中,不見天日八百年。
直到1860年代法國探險家亨利穆奧(Henri Mouhot)在樹林中發現吳哥古城遺址,神秘面貌才在世界再現。直到發現遺蹟之前,連柬埔寨當地的居民對此都—無所知。
無法解開的謎團
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中,對開始走上衰退之途的吳哥王朝多有所著墨。當時泰國的亞猶他雅王朝 (ayutthaya) 數次入侵,柬人節節敗退、為爭奪王位繼承權的王室內爭、賦役苛稅、印度教思想的僵化、小乘佛教的滲透等。
現代學者提出了可能的原因,這些多半都是猜測:包括遭到強勢入侵、宗教信仰改變,以及轉向海上貿易使內陸城市無以為繼、龐大工程掏空國庫不勝負荷,王朝的經濟基礎因而動搖,皇朝從此失落。
(一)氣候變化滅城說
澳大利亞考古學家說,氣候變化是造成吳哥古城廢棄的主要原因。悉尼大學的考古學家說其消失的根本原因是水資源危機。高棉人為了維持古城100萬人口的生存不得不謹慎管理用水系統。但在兩個龐大建築中發現的阻塞物顯示,此系統在吳哥城存在的歷史末期已開始失去作用。
近來的發掘全部指向了一個新答案。吳哥就是毀在這個把一大堆小封地轉變成帝國的巧妙設計上。吳哥文明學會了要怎麼馴服東南亞季節性的洪水,卻又因為無法掌握水資源而走向沒落。
而實地調查與新發現專家推論,由氣候變化帶來的新的季風類型使古城無法支撐而導致廢棄。
(二)外敵入侵滅絕說
吳哥曾先後兩次遭到洗劫和破壞。第一次是1177年佔婆人劫掠了柬埔寨,第二次是在1431年,暹羅軍攻陷了吳哥。至此,吳哥遭到了嚴重破壞,王朝被迫遷都金邊,吳哥王朝從此走向滅亡。
但外敵入侵可能導致王朝的改朝換代,卻無法使—個民族的人民統統消失。吳哥地區的百萬人口,一時間這些人到底到哪兒去了呢?
(三)外星文明說
電視系列片《Quest for the Lost Civilization》(探索失落的文明)中說,吳哥古蹟雖然為9至15世紀的建築,但從其建造材料看,不像幾百年前這麼簡單,而且吳哥古蹟中有十多個寺的布局與星空中的天龍座在10500年前的排列吻合,吳哥古蹟還與「54」 這個數字有不解之緣,地球上的遠古文明和星空中的遙遠星座同樣神秘莫測,難道它們之間居然有著的某種內在的聯繫?甚至有學者直言,吳哥王朝是外星文明,一下子消失的高棉人是回到天龍座去了。
(四)生態破壞導致滅亡
先前學界推測,環境災難可能也是高棉帝國文明在十四世紀衰亡的原因,探測學者表示,雷達掃瞄發現的許多證據也支持這樣的說法──溝渠和河壩開裂、修補系統的嘗試痕跡,以及暗示水流氾濫的地層成層狀況。
學者指出,古城幅員太廣,加上密集農耕,可能因為人口過多而不斷伐林、表土流失、土壤剝蝕,隨之而來的水患對中世紀時的人們造成大災難,導致高棉帝國崩亡。
生態系統問題導致吳哥國家崩潰的論點成為可能。同時,高棉經濟也逐步轉移到了沿海城鎮。
瑪雅與吳哥王朝這兩個古文明帝國,由空照圖發覺兩古都建地四周皆一片平坦,很少有較高的樹木。兩古文明都有一個共同的歷史特點,當國力到達極端時, 開始建造了超過前人所有的建築群,但建築尚未完成就迅速亡國,遠古的奇蹟一瞬間消失在蠻荒中,直到數百年後才為後人所發覺。
来源: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