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是誰 誰是魯班
魯班,姓公輸,名般。春秋戰國之際魯國人。推算一下,如果他而今還健在的話,應該是2500來歲的歷史老人了。古今對他的榮稱甚多:工聖、匠聖、智聖、巧聖、百工聖祖、師祖、祖師、先師、仙師、中國科技發明之父、魯班爺……
魯班爺的叫法好像在我老家滕州界河靈山腳下最普遍。那裡大約離至聖孔子的家40公里、亞聖孟子的家30公里、科聖墨子的家25公里。我的外祖父家是木匠,我的鄰居大哥是木匠,鄰村家家戶戶都是木匠,我知道的魯班傳說,都是在一旁聽他們拉大呱拉的,「魯班就是公輸班」的常識,是我的啟蒙老師、一位末代秀才,在私塾裡教到《孟子·離婁》篇「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時聽他講的。我的木匠鄉親們,對誰敢直呼「魯班」視為大不敬,忤逆不道,從來不管魯班叫「魯班」,都是一口一個「祖師爺」、「魯班爺」、「咱祖師爺」。至今如此,幾乎成了一種風俗和文化現象。中國老百姓對各路神仙、歷代賢聖,心甘情願樂於開口叫「爺」的屈指可數。
魯班複姓公輸,為什麼叫魯班呢?關於魯班的身世,眾說不一。有說是侯門公族的,有說是匠門傳人的,有說是草根平民自學成才的,甚至也有說他是神、不是人的。具體到魯班的老家,版本也很多。山東境內主要有:滕州、曲阜、泗水、長清、博山等地和湖北、甘肅、四川等省。那麼,他究竟出生在哪呢?已故著名哲學家、中國國家圖書館原館長、中國墨子學會名譽會長任繼愈教授,歷經多年考證,最終得出了結論。他說:「滕州市古為三國五邑之地,春秋戰國之際曾為魯國附地,除了史書記載墨子與公輸班的一些交往之外,從魯班的身世、生活的時代背景和地理環境,滕州的古地名史誌資料和考古文物,魯班的發明創造與滕州的古代科技成果,滕州的民間傳說,當地保留的一些遺蹟,墨子與魯班的關係等等多方面綜合分析,可以論證:滕州為魯班故里」。
對於不姓魯的「魯班」,為什麼還叫「魯班」的問題,某些學者論證的是「他在魯國,名字叫班」。鄉親們的答案是:那時候的工匠外出打工,也跟現在一樣,一撥一撥的,張家寨的叫「張家班」,王家寨的叫「王家班」,魯家寨出去的就叫「魯家班」。天長日久,就「張班」、「王班」、「魯班」的互相叫起來了。在魯班傳說裡的人物當中叫張班、王班的還都有。並不是所有問題,都能在田野調查中,向鄉親們討教個明白。例如魯家寨現在為什麼沒有姓公輸的了,鄉親們也疑惑不解。翻開一些學者的文章一看,白紙墨字赫然寫著「泰山南面有個公輸莊」。結果我開車圍著泰山半個月轉了三圈,燒了三箱油,不光沒找著叫「公輸莊」的村,連個姓「公輸」的人也沒有。最後看了看介紹中國姓氏沿革的資料,中國有許多姓氏早已失傳。大概「公輸」一姓,也在其中。
魯班發明創造的成果
「大家留書,巨匠留物。」魯班爺到底發明創造了多少東西,至今沒個具體數字,誰也說不完全,一般常提及的,大致有———
一、工具類:鋸、刨、錛、銼、鑿、鑽、鏟、曲尺、墨鬥。因為魯班最早是木匠,所以先發明瞭一些木工工具。後來被「金、銀、銅、鐵、錫、石、編、雕、瓦、漆」等九佬十八作,三百六十行都拿去用了,就成了工匠們的通用工具,像文化人案頭上的工具書《辭海》、《辭源》一樣。現代人把它們的作用組合成多功能的大中小型機床,用於造大炮、軍艦、衛星、飛船,時刻離不了。
二、食品加工類:臼、碓、碌碡、碾、磨。這當中臼、碓、碌碡,雖不是魯班的原創,但他作了很大的改進與完善,並在此基礎上,創造發明瞭現在還能看到的或仍然在使用著的碾與磨。
三、機械類:雲梯、鉤拒、轆轤、風箱、門鎖、門栓、雨傘、飛鳶、木車馬。時到今天,當初可升可降,可推可移的登城雲梯,已經改造成了消防雲梯;用雞毛扎製成的、老鼠鑽進去兩頭受氣的活塞式風箱,改造成了各式各樣的鼓風機;門鎖上的鑰匙依然出現在你腰間的鑰匙串裡。
四、其他類:石刻、木雕、日晷、魚鰾膠。魚鰾膠就是用魚肚子裡控制升降的「泡泡」熬製成的黏合劑,匠人們稱「鰾」。過去木製傢俱的拼裝組合,誰要用釘子、螺絲穿起來,你就是「山寨版」的木匠,人家笑話,都是用扣榫、鰾膠。石刻,源於魯班,第一幅沙盤式的九州圖,就是他的作品。木雕藝術也源於魯班,是他 「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成果。夥計們一塊幹活,一個叫王班的人把好料都挑走了,剩下的孬料,經魯班一剔一鏤,就成了活生生的花鳥蟲魚,人間從此有了木雕。
魯班的傳說
滕州鄉間有句古語,叫「靈,靈不過靈山;巧,巧不過魯班」。
中國歷史上的名人,能給後世子孫留下如此豐碩科技成果的,魯班爺是第一人;能留下無數深入人心、譽滿天下的美好傳說的,魯班爺也是第一人。這些年,僅從我力所能及的田野調查采風中,蒐集到的魯班傳說,就有50多篇。
大量的魯班傳說,就內容來看,有師從自然、刻苦鑽研的,如魯班上山伐木,被齒茅草拉破了手,被螳螂啃了一口,回家就反覆琢磨,終於造出了世上第一把鋸子;從啄木鳥啄木,造出了世上第一把鑿子;看見妹妹頭頂荷葉遮陽,造出了雨傘和涼亭。
傳說中還有不少是循循善誘、素質教育的,如「魯班愛徒」。說的是他常常親自下廚給徒弟做飯,最拿手的是「青菜配黃豆」的菜豆腐,後來人稱「師傅菜」。魯班是職業教育的鼻祖,他帶徒弟知冷知熱,家長都願把孩子托付給他。不過,他的規章制度很嚴,只要開春上了山,一幹就是一年。徒弟們想家想得厲害,情緒波動很大,魯班一不訓斥,二不懲罰,想了個人性化的教育方法:課餘時間讓徒弟們滿山遍野各自尋找長得跟自己老娘形象差不多的婆婆石,像照片一樣,擺放在各自的床頭上。時間一長,徒弟們就覺得老娘在自己的身旁,就都安下心來了。學徒期滿臨下山的時候,問題來了,誰也捨不得把「老娘」留在山上,於是都背到山下,安放在門前村頭,拜稱婆婆石為「乾娘」。多個母親多份愛,保祐全家平安吉祥,保祐代代子孫天天向上。整個華夏民族,「認乾娘」的習俗就是這樣流傳下來了。
田野調查中觸摸到的公輸聖跡
打開魯班的傳說,雖然時過兩千多年,但是大多數還能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得到印證,做到遠古與現代的鏈結。史書記載,「公輸作磨」;民間傳說,「魯班造磨」。在對「磨」的田野調查中,我採用了「捋著麻線找紉頭」的倒查法,因飲食文化找煎餅,因煎餅找磨,因磨找磨石,因磨石找造磨人。終於找到了基本可以認定的兩個魯班造磨處,一個在滕州市界河鎮靈泉山腰,一個在龍陽鎮龍山村前的百家石地段。
做煎餅離不開石磨,做磨離不開磨石,最適合做磨的石頭產在滕州的靈泉山、龍山。龍山腳下,至今還叫「百家石」的地方,相傳就是魯班率領百家石匠,搞石磨大兵團作戰的地方,歷史上石磨就是從這裡進入尋常百姓家的。
石磨出現之前,人們對糧食的加工非常粗放,甚至無能為力。薯類燒著吃,豆類烤著吃,高粱整穗整穗地煮著吃。直到現在,魯班當年沒走到的地方,仍保留著大米、玉米吃整糧食粒子的痕跡。石磨飛轉,添進去的是一把把的麥,磨出來的是一捧捧的面。面加水一和,揉巴揉巴成了饃饃,切巴切巴成了麵條,包巴包巴成了水餃,烙巴烙巴成了大煎餅。魯班點石成磨,帶來了糧食加工的大革命,把人類一下子推進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文明時代。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魯班造福,子孫分享。《魯班離地看三尺》和《井水犯河水》、《九丈深井不淹人》等傳說,都是講魯班打井的故事。魯班打井定井位的絕招是「日落碗扣地,日出看水氣」;在山地和沙灘的施工方法是「軟地下盤,硬地穿岩」;安全防範的方法是「留蹬掏洞,救人活命」;改善水質的方法是「井邊種藥草,長生不會老」。尋訪現在依然使用的古井,大都符合這些口訣的要求。棗莊市山亭區馮卯鎮九老莊村的一眼古井,就因為井口四周種植了枸杞、葛根,根扎黃泉,水好養人,一度出過九位老壽星,故名「九老莊」。
對照魯班的傳說,今天還能找到的「公輸聖跡」,滕州市界河鎮魯班碌碡堤就是很好的一例。滕州、鄒城兩市交界的界河,古稱白水河。在魯班出手治理之前,年年山洪暴發時,波濤滾滾,泥沙俱下,常使兩岸人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當時魯班率領弟子們在靈山打磨,看到這一慘狀後心想,只有在兩岸築起石頭大堤才能制服這匹野馬,保住百姓的田園。但是這麼多的石頭,怎麼往山下運呢?他瞅著一盤盤圓圓的石磨,想起了讓石頭長腿自個兒下山的辦法,於是便打製了三千個圓滾滾的大碌碡,往下一放骨骨碌碌順著河岸滾下去,壘成了銅牆鐵壁式的河堤。用碌碡筑堤又省運力,又減緩激流的沖刷力。魯班用超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藝,打造了這舉世無雙的變水害為水利的工程,比李冰父子建築的都江堰還早二百多年。由碌碡堤引發的傳說,我收集到了兩個版本,一個叫《五更趕羊》,一個叫《三千滾明珠》。
魯班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屬於全中國人民的一張獨特的歷史文化名片。他永遠留駐在我們的心田,永遠是人民的魯班爺。作為「匠」,他巧技制器,懷匠心;作為「師」,他授業解惑,至善育人,嚴師道;作為「聖」,他創製垂法,博施濟眾,匯聖德。匠心、師道、聖德集於一身。
魯班大哉!大哉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