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瑰瑪金字塔
瑰瑪金字塔(Piramides de Guimar)座落於西班牙加那利群島(Islas Canarias)中特內裡費島(Tenerife)東海岸的瑰瑪(Guimar)村。泛指現存的六座階梯式金字塔,俯視圖呈正方形。這與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在墨西哥建造的金字塔相似。
(網路圖片)
人們長時間以來一直認為這些金字塔是由當地的農民用石頭堆起來的,這在加那利群島是一種很常見的行為,在島上的很多地方都曾有過,因它們看起來沒什麼用,且使用便宜的建築材料而被推倒拆除。在瑰瑪曾有九座這樣的金字塔而現在只有六座倖存。
1991年學者托爾·海爾達爾研究,這些金字塔不太可能是隨機堆放構成的。有幾點新發現:
1、金字塔角上的石頭有清晰印記,表明它們是曾被處理過的。
2、塔的地基也被平整過。
3、金字塔的石料是火山岩,和附近田野中的石頭不一樣。
4、現金字塔的天文的方向在夏至那天,可以從最大的金字塔的平台上看到兩次日落:太陽從一座高山的山頂落下,穿過山頂,又顯現出來,然後再一次從相鄰的山落下。
5、所有的金字塔在西側都有台階,在冬至點的早晨,你登上金字塔正好可以看到初升的太陽。
然而,既不能瞭解金字塔建造的年代,也無法回答是誰建造了金字塔的問題。加那利群島的原住民關契斯人(Guanches)的來源並不是很清楚。
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有人認為特內裡費島是傳說中沉沒的亞特蘭蒂斯僅存的一部分,曾經是大西洲的最高峰。
玻利維亞:蒂瓦納科遺址 阿卡帕納金字塔
玻利維亞蒂瓦納科(Tiwanaku)遺址是印第安古文化遺址,蒂瓦納科文化的宗教、政治中心。位於的的喀喀湖以南約20公里處。海拔3500米。
(網路圖片)
蒂瓦納科在古印第安語中是「創世中心」之意,蒂瓦納科文明大約產生於西元前1500年,衰落於西元1200年,其影響力涉及玻利維亞、秘魯的部分地區、阿根廷以及智利。大批宗教建築、繪畫彫刻以及高度發展的古印第安文化都集中於此。
遺址主要由四部分組成:一是阿卡帕納金字塔,這是遺址中最大的建築。二是大卡拉薩薩亞神廟,它是蒂瓦納科人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太陽門是該遺址中最著名的古蹟。
阿卡帕納(Akapana Pyramid)是最大的梯形金字塔,據考證建於西元300到700年間,曾被認為是座人工堆建的小山,原本使用石頭而非土磚建造的。西元前1500年到西元後1172年的貴族所擁有。
塔底平面呈長方形,長180米,140米。是一座有臺座、台階的建築,頂上有廟,圍牆鑲嵌著精美石雕人形神像,塔上有一水池,用以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行。
阿卡帕納金字是具有重大宗教意義的蒂瓦納科文明代表性建築。塔曾經遭到劫掠,現在正在進行復原工作。
宏都拉斯:科潘金字塔
位於宏都拉斯與瓜地馬拉的邊陲之地的科潘(Copan),是古馬雅帝國邊境的重要都市,壯麗僅次於瓜地馬拉的蒂卡爾古城,為馬雅帝國的第二大城。科潘海拔600米,佔地面積約為15公頃。就是瑪雅文明中最古老且最大的古城遺址,顛峰時佔地50平方公里,人口超過四萬。
(網路圖片)
由於地處偏僻,直到二十世紀後期才被發現,壯麗的公共大廣場體現了它三個主要發展時期,10世紀初期,這座城市不知何故被棄置了。
現今發現的科潘遺址群約建於西元200年至西元600年之間,西元9世紀達到鼎盛,然後同其它古典時期各個瑪雅城邦一樣,突然衰落並被徹底遺棄在叢林之中。古代,科潘可能稱作「Xukpi」。
(網路圖片)
遺址群約有六千座建築物,只有 5% 的遺蹟被發掘出來,古城、神廟、金字塔語天文計算儀等遺蹟,令人嘆為觀止。舉目可見大半被樹木泥土掩蓋著的遺蹟。
科潘內部有四十條古瑪雅人留下來的白砂之路,總長度達100公里的古道路,一千多年前,瑪雅人就是通過這些古路運送巨石,完成了巨大的石器建築。
許多瑪雅建築多為石灰石所建,但是科潘地區卻不同,它是使用本地區暗綠色的火山岩石造建的。雖然火山岩石料十分經久耐用,可是石料間採用泥漿做為粘合劑,近 2千年過去了,當泥漿被雨水沖刷掉後,建築開始崩塌,偶發的地震也加快了這一風化過程。所以科潘建築的保存狀況遠不如其他馬雅遺址。
(網路圖片)
科潘遺蹟的中心為主建築群,由重要的大金字塔、宮殿、神殿等構成,高達42公尺的大金字塔(Nohoch Mul),是瑪雅文明中最高的建築,站在大金字塔頂部雄偉的平台上俯視,可清楚看見小型的金字塔、院落及其它建築散佈在周圍。
在廣場的山丘上的祭壇金字塔,高30米。一條寬約10米、長約60米的石梯直通塔頂,由2500塊刻著花紋及像形文字的方石塊壘成,共有63級台階。
大多數的美洲金字塔上面是沒有彫刻的,唯獨這一幢六層金字塔上面出現粗獷的圖騰彫刻,裝飾在科潘金字塔每一個方位的階梯上。所以又名為「象形文字石階」。整個彫刻構思奇特、豐富。這座金字塔的四面浮雕與圓雕頭像共計有366個。
科潘金字塔體現出很強的科學性。天文方位極其準確:天狼星的光線經過南牆上的氣流通道,直射到長眠於上面廳堂中的法老頭部;北極星的光通過北牆氣流通道,逕直射進下面廳堂。如此驚人的設計需要豐富和精確的天文和數學知識。
秘魯:發現早期金字塔
2010年,考古人員發現在秘魯亞馬遜低地西邊的哈恩(Jaen)鎮附近發現了兩座超過四千年歷史的古代金字塔建築,其複雜程度令人驚嘆。
(網路圖片)
2006年,秘魯考古學家奎利諾.奧利維拉(Quirino Olivera)就開始對它進行發掘。不久,他發現這些早期金字塔規模宏大,牆的厚度達1米,在建成後的2800年裡一直在不斷完善。
該金字塔遺址由兩座建築組成,位在方圓20英畝之中。北部的金字塔建造在一個祭司平臺附近。因金字塔上繪有狐狸,所以班弗爾把它叫做「狐狸神殿」。在將61米遠的山脊上,有個2.4米高的彫刻頭像,三者之間形成114度角。
每年的12月21日,就在河水氾濫之前,安第斯人稱為狐狸的明亮星體,會出現在特定方位上。根據安第斯人的傳說,狐狸是教農民如何耕作的動物。遺蹟南部的另一處神殿,有一個皺眉的石刻頭像。是秘魯的大地女神「巴查媽媽」。
金字塔之複雜令考古學家感到震驚。通過觀察發現,神殿屋脊上的雕像與天空中的星星成直線排列。這意味著,在4200年前,每逢冬至的拂曉,行星與神殿連成直線,祭司從中得到啟示,知道河水將要氾濫,種植莊稼的時節也已到來。它可說是古代的巨型農耕時鐘,為秘魯的科托什人(Kotosh)的農耕服務了800 年。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這座這座高9.15米的金字塔,曾經塗著鮮亮的紅色和白色。被認為是美洲大陸最古老的觀象臺。
秘魯:卡拉爾金字塔
卡拉爾(Caral)是以擁有比埃及金字塔更古老的金字塔聞名的南美古城。
原始的秘魯卡拉爾(Caral)遺址可能是美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卡拉爾巨大的石頭建築修約建於西元前2600年到西元前2000年間。美國和秘魯研究人員運用放射性炭同位素方法,測知秘魯中部蘇培河谷(Supe River)西元前2627年就已有城市存在。這表示新世界文明源起比過去專家所假設的早了八百年。
(網路圖片)
卡拉爾(Caral)位於秘魯首都利馬北方近兩百公里的地方,數千年來城市一直掩埋黃沙之下,1905年被人們發現,但並沒有引得太多的關注,沒有深一步的探知。直到1994年,一組秘魯和美國的考古學家來到這片杳無人煙的沙漠不斷發掘,卡拉爾文明才終被世人所知。
整個城市圍繞6座金字塔修建而成,中央屹立著圓形劇場和主寺廟。由於年代久遠,這些金字塔風化嚴重,多數已和周圍的山石融為一體。
(網路圖片)
令人吃驚的是,這個金字塔群的建造遠遠早於古埃及,在古代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時,高度發達的卡拉爾史前文明已悄然成形。這個文明延續了幾百年,然後突然消失,沒人知道原因。不知名的「史前文明」人靠蔬菜和魚類維生,沒有種植穀類,也不見制陶遺蹟,懂得種植棉花,然後用棉紗編織魚網,用網子捕魚。芝加哥田野博物館研究員哈斯說,卡拉爾文明將改寫我們目前所知的早期安帝文明(Andean Civilization)的歷史。
發現了一個佔地150英畝數組土方工程,其中包括6個石頭平臺丘金字塔。高的金字塔約18米,底座由一個足有4個足球場大的平臺構成,平臺四周是由岩石堆砌而成的環形迴廊。最終在頂級的房屋夷為平地的密封空間和禮儀火坑。所有的金字塔建於一個或兩個階段,這意味著有一個明確的計畫,豎立這些古蹟。這是迄今秘魯境內發現的最大的金字塔,莊嚴雄偉,也夾雜著蒼桑。
不過,卡拉爾的美譽,作為最古老的金字塔群可能是短暫的,考古學家又發現了一個5500歲的禮儀廣場謝欽巴霍,這一發現意味著謝欽巴霍歷史早於卡拉爾。
秘魯:謝欽巴霍金字塔群
2008年2月,秘魯與德國考古學家組成的團隊表示,他們在秘魯發現建於5500年前舉行儀式用的廣場,經碳測定顯示,據稱它是目前美洲被挖掘最古老的建築。
(網路圖片)
廣場座落於首都利瑪西北方200多英哩的卡斯瑪城(Casma)、安地斯山麓中的謝欽巴霍(Sechin Bajo)。
這項發現之前,考古學家認為古代秘魯城堡卡拉爾(Caral),有5000年歷史是西半球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德國考古學家完成的年份測定認為,這座直徑約14公尺的圓形廣場約有5500年歷史。建於西元前3,500年至西元前3,000年。
計畫執行主任秘魯國家文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Culture)的科學家培瑞斯(Cesar Perez)指出:「這是個另人振奮的發現,並且有可能改寫秘魯的歷史」。
(網路圖片)
它有一個平臺金字塔最初可能高達100米。這一發現意味著在謝欽巴霍金字塔群,甚至早於卡拉爾。
在秘魯有數百處考古遺蹟,都是在十六世紀達到頂盛的印加帝國出現前就存在的。該項考古發現證實了秘魯古文明與中國、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印度和中美洲等處同為世上在5,000年前人類文明誕生的地方。
被挖鑿出來的遺蹟中包括刻有武士手持匕首與戰利品的柱子。幸運的是廣場沒被盜墓者破壞。在挖掘現場的考古學家顏秋(German Yenque)表示:在廣場底部的建築物已陸續被發現,它們存在的歷史可能更久遠。預計在更深處有4或5個廣場,這意味著這座建築可能在每100至300 年間就被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