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標誌著清王朝的覆滅,並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共和國。整個大中華區,包括香港和臺灣,都在慶祝這一歷史事件。但是這一事件的歷史定位在台海兩邊卻都是政治敏感話題。
大陸的紀念包括週日舉行的公開慶祝,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也出席了,粉碎了數月來關於他的健康狀況的諸多猜測。大陸和香港都上映了由成龍主演的史詩電影《辛亥革命》,但是,正如臺灣作家和文學評論家龍應臺指出的,「辛亥百年」在大陸和其他地方都不能被簡單處理。
Isabella Steger在香港對龍女士做了如下採訪,龍女士也是《大江大海——1949》一書的作者,本書詳述了因為中國內戰而被分隔兩地的多個中國家庭。本書在大陸被禁。
以下採訪已經過編輯。
WSJ:1911年10月10日對於大中華區不同的地方都有什麼意義呢?
龍:對兩岸三地來說這一事件有著非常不同的含義。觀察本次紀念是件特別有趣的事。在辛亥革命50週年的時候,只有臺灣在紀念它。那時,香港還在英國的統治之下,因而這次革命沒有什麼特別意義。中國[大陸]則在災難性的文革當中。現在,在百年紀念的時候,大陸和臺灣才剛剛開始緩和關係。
以前,「雙十節"對北京來說從來不是什麼特別的日子。但是現在,它突然有了意義。事實上,對於中國來說,想要合理地詮釋」雙十「是非常尷尬的,甚至不當的。這是中華民國的國慶日,而中國方面完全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地位。因此中國人就完全地聚焦在了革命本身。他們不得不在向辛亥革命致敬,和辛亥革命的結果是建立了共和這二者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而這種平衡可不容易保持。
WSJ:那麼臺灣又是怎樣呢?
龍:在臺灣,這是另外一種尷尬——所謂的」藍營「(由目前執政的國民黨領導,傾向於最終的實現」一個中國「)和」綠營「(由反對黨民進黨領導,傾向於獨立)之間矛盾……藍營利用這一機會來慶祝中華民國的成立。但是,最初,政府採用的口號是「建國百年」來紀念這一天。後來他們又把它換成了「精彩百年」。其中有何原因?他們不想戳痛北京。他們想避開對建國的強調。
真的要出去慶祝「雙十」的話是政治不正確的。那場革命都發生在中國。越來越多的臺灣人已經在想,嗯,那不是我的歷史,那是他們的歷史。因此政府力圖讓它去政治化,僅僅把它當成是一場大聚會,而不要觸及事件的核心。比如說:就沒有出現關於憲法的辯論——那場革命最重要的是形成了現代國家的憲法。
WSJ:那麼香港呢?
龍:香港也處於尷尬的位置上。在1911年的時候,香港在那場革命中起到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認為這場革命的勝利是一次盛宴的話,那麼香港是僅有的廚房。1923年,孫中山在香港大學的演講中說,他所有關於革命的想法、關於現代性的理念都來自香港。因而一方面,港人因為她所做出的貢獻,身為同胞感到驕傲,同時,他們又因為現在屬於中國而覺得非常不安。
雖然北京官方否認「中國民國」的存在,是否出現任何跡象說明人們有了更大的興趣要重新追溯那段歷史?
許多的歷史學家和知識份子都寫了書和文章,探究辛亥革命的意義,目的是想修正歷史。比如說,中國人被教育說清朝的統治是腐敗無能的,一片黑暗。因此,對我來說,最令人吃驚的新的觀點是,有了越來越多的歷史學家現在站出來說,清朝統治的最後十年是中國追尋現代化,也是讓現代國家得以發源的十年。那曾是非常有希望的時代。如果革命沒有發生,中國可能會更平穩、更早地進入現代化,甚至不太可能在1949年之後被共產主義者奪權。我認為,至少這一次的」雙十「,激起了中國的知識份子相當多的深刻的自我反省。
WSJ:似乎對孫中山是個怎樣的人,以及中國人民應當如何紀念他有了不同的版本。比如說,最近一部關於他的一生的戲劇就被北京禁演了,但是可以在香港上演。你個人是如何評價他的遺產的?
龍:當革命在武昌爆發的時候,孫中山根本不知道革命爆發了。沒有人問他的意見,因為他不是被所有派別都接受的一個人物,當時他是在丹佛做餐廳服務生……但是,革命的領導人認為孫中山有國際聲譽,而且可以籌款,所以他們希望他回來。看到臺北和北京都把他當做國父,其實很有趣,但是新的證據說明,其實他已經不應再被供為國父。不過,他仍然有魅力。1912年,他在一幅中國地區上畫了一個他想建造的巨大的鐵路網,100年後,這個網路還是沒有建成!不過你可以因為他的遠見而敬仰他。在非常時期,非常之人才會脫穎而出。
WSJ:你認為臺灣在促進出現一個民主中國這方面能有所建樹嗎?
龍:我當然做此想……這是許多中國知識份子共同的感情。臺灣已經有一個在運行的民主模型了,儘管不完美,有缺陷,但是它告訴你這是可行的。臺灣人作為世界公民,也有責任對中國的進步做出貢獻,不僅僅是在經濟繁榮的方面,也在幫助中國成為開放和文明的社會這方面……但是,我擔心,臺灣還沒有把中國推向這個方向的時候,所發生的事卻是在經濟上非常依附於中國,然後它其實變成了一個無能的衛星島?
WSJ:你認為今天的中國和清朝末期有多大的區別?
龍:把過去六十年和清朝統治的最後十年的現實情況進行對比,這是一種倒退。當中有著巨大的鴻溝。當然,在過去十年中,中國有了巨大的變化。但是100年前已經有了上海股票交易所;你可以是鐵路投資方的股東;人們有自己的私人房產;憲法也即將就位……如果你看看那時有多少政黨的話,再和今天對比一下,那麼現在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