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喘息之餘甫定的國府,腳步剛在臺灣站穩。1950年代,由大陸國共內戰一路敗退來臺的國軍,尚有30萬駐守在大陸沿海島嶼。戰火稍歇,但他們未來的命運仍和國家民族緊緊綑在一起。
抵臺後的國軍(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在接著而來的舟山、海南、東山、南日、一江山、大陳島這些島嶼爭奪戰中,一群無聲的鬥士,用生命保衛了臺灣,他們之中甚至有人終生未曾踏上臺灣島一步。這群所謂的外省人,有些人離開自己的島,有些人又再度回到了島上。來與去,生或死,夾雜著多少無奈與激情。
1949年底,內戰失利,退無可退的60萬國軍,轉進沿海島嶼,國共戰火的煙硝味,從陸地飄向了海洋,從海洋蔓延到島嶼。國府和已經在大陸逐漸鞏固的中共,雙方在各個島嶼上,展開拉鋸戰。
韓戰爆發後,東亞戰局驟變,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有了新的戰略位置。儘管美國加入防衛臺灣的任務,但仍阻擋不了這些島嶼,必須面臨一個個撤離軍民的命運。
在風雨飄搖的年代裡,成群的島嶼軍民,坐上了一艘艘艦艇,從一個島,來到另一個島。這是他們生命中的最後島嶼。
舟山群島──上海後撤的轉進之島
1949年5月,中共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攻佔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國軍向臺灣和舟山等沿海島嶼撤退。由於沒有海、空軍和缺乏海上作戰經驗,10月26日,三野二十八軍金門登陸戰失敗。幾天後,三野攻擊舟山的部隊又在登步島戰鬥中再次失利。東南沿海的局面發生了重大轉變。一再敗退的國民黨軍轉守為攻,依靠海、空軍優勢,向大陸發動了反撲。國軍制訂了反攻大陸方案:以臺灣、舟山為基地,一年反攻,三年成功。
舟山國軍開始對大陸實施海上封鎖和空襲。在渤海、長江口、華東及華南沿海布放水雷,查緝前往大陸的各國商輪,沒收運往大陸的貨物。
1950年1月25日中午,國府空軍從舟山出動B-24轟炸機12架,以江南造船所為主要目標,沿黃浦江對十六鋪、高昌店、楊樹浦、楊家渡等處投擲重磅炸彈52枚,江南造船所中彈21枚,廠房和機器設備遭受重大損失。
2月6日,上海遭受了國軍飛機最猛烈的襲擊,史稱「二六大轟炸」。從中午12時25分到下午1時53分,國軍出動大量轟炸機,對上海各發電廠進行狂轟濫炸。上海市發電廠遭到毀滅性打擊。
得知上海連續遭到轟炸的消息,毛澤東十分焦急,立即請求蘇聯出動空軍協助上海防空。蘇聯方面答應了中國的請求。赴上海的蘇軍空軍由最精銳的莫斯科防空部隊組成,莫斯科軍區參謀長巴基斯基出任司令。2月16日早晨,在莫斯科中央機場,巴基斯基與各部隊指揮員登上飛機。沿莫斯科─喀山─斯維爾德洛夫斯克─赤塔─哈爾濱─北京的路線飛往中國。
2月19日,巴基斯基等將領抵達上海,與中共華東軍區陳毅司令員會晤。陳毅著重向蘇軍將領簡報。25日起,蘇聯援滬空軍陸續抵達上海。蘇聯援軍令國府以空軍優勢取勝的局面被扭轉,戰況急轉直下。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蘇軍巴基斯基部隊在上海警備部隊配合下,先後連續擊落國府空軍各型飛機,國府調整空軍的任務應轉為防守。與此同時,位於北臺灣的基隆港,1950年5月19日,自舟山撤退的14萬軍民,前後4批,分乘86艘艦艇,來到了基隆港。
當時舟山撤退的軍艦上,擠滿了士兵。當軍艦抵達碼頭,首先迎接他們的,是蔣介石的長子蔣經國,和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
舟山撤退被抓來臺少年兵姜思章還記得,「宋美齡女士在碼頭倉庫陽台上,還有很多婦聯會的人,拿了一個白手帕在那裡搖」,她們呼喊「歡迎舟山將士凱旋歸來,協同保衛臺灣!」
姜思章說,「那個時候因為餓得不得了啊,上船以前每個人都發一袋生米,斜背著,我就把那個米袋咬破,在那裡啃我的生米」,班長要大家叫蔣總統萬歲,「我就喊萬歲,然後低頭啃米」,又叫了,班長喊「舉手!」姜思章就做個舉手動作,接著喊萬歲,然後再低頭啃生米。餓急了,叫他做什麼都干!
當年隨舟山撤退來臺少年桑品載,如今已是位滿頭華髮的知名作家。他記得「靠了碼頭以後,大清早啊,看到了基隆碼頭(18號碼頭)上,紅布條掛著:歡迎舟山國軍抵臺啦!」
「還有學生吹喇叭啦,那個時候很興奮」桑品載說,「在海上漂了幾天,離開船的時候,從甲板跨上岸的同時,就有人發慰勞袋。」那是用塑膠做的慰勞袋,裡頭有麵包、有香蕉,包括桑品載在內的許多國軍,都是第一次吃到臺灣香蕉,很多年之後,當時來臺的國軍老兵,都對吃臺灣香蕉印象深刻。這幾乎可說是他們的臺灣第一印象。
原來臺灣這個大島,是很多小島的涓涓匯聚使它繁榮的。原來我們的安居樂業,是用很多人的流離顛沛所換來的;原來我們的高樓大廈,是建築在很多被遺忘了的白骨堆上的。「最後的島嶼」,是對那些為我們犧牲了的前輩,一個溫柔的敬禮。───龍應臺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