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8月30日文章,原題:中國利用航母試航在太平洋興風作浪
當今世界,航母更多是一種力量象徵而非軍事武器。中國也深諳,在未來許多年內,中國航母不會贏得與美國或其他海軍大國的任何一場戰爭。但從本月改裝的蘇聯航母試航來看,中國對打造航母是認真的。這傳遞了一個令人不安的信息:中國如何看待自己在亞洲時代的角色。
繼葡西荷英後,美國已控制西太平洋100年了。迄今為止,唯一威脅西方在該地區海洋控制權的國家是1945年前的日本。但此後美國利用無比強大的航母艦隊挫敗日本。中國人深諳西太制海權是美國確保其亞洲主導地位的軍事基石,而航母是其中的關鍵力量。
因此,中國近20年來集中力量壯大海空軍實力,試圖通過發展擊沉美國航母的能力使其喪失海洋控制權。在這點上,他們似乎成效顯著,連美軍領導人也承認其西太控制權已日益衰落。
但對中國而言,使美國喪失海洋控制權並不等同於將其據為己有。北京的海軍戰略向來更專注於戰略家所說的「海洋拒阻」:具有攻擊敵艦的能力但沒能力阻止對方攻擊自己。
現如今,不派艦船出海也能實現該目標,因為陸基戰機、遠程導彈和潛艇能更有效擊沉軍艦。這是中國一直以來所做的。
然而,只有航母能向其他用於取得海洋控制的艦船提供全天候保護。難題在於,你需要航母來獲得制海權,但卻需要制海權來部署航母。問題是航母體積龐大、行駛緩慢、易於識別。此外它們造價昂貴,極易成為攻擊目標。
中國和其他國家都深知,現代海洋戰爭的核心特徵是海洋拒阻能力相對容易獲得,但要想獲得控制權卻異常艱難。我們似乎正在進入一個多國能實現海洋拒阻但無人能獲得制海權的時代。
因此中國的航母計畫出現了一個難題。解放軍海軍極有可能擊沉任何靠近中國的美國航母,但美海軍無疑也能隨時擊沉中國航母———甚至在中國自己的前院。不僅美國,日韓印———甚至澳大利亞,均具有不費多大勁就能擊沉一艘中國航母的能力。
越南等國也即將獲取這種能力。這意味著只要在亞洲周邊水域面臨其他大國甚至好戰的中等國家,中國就沒機會獲得海洋控制權。如此說來,航母對中國有何用處?北京為何對其投入巨資?
有兩種可能。較為令人安心的答案是中國人出於提升本國威望的原因,用巨資換取並無戰略意義的能力。倘若如此,對那些擔心中國海軍實力的人來說無異於好消息,因為北京為脆弱的航母花的錢越多,用於潛艇、導彈和其他更有效軍力的資金就越少。但願他們這麼傻,但我可不這麼認為。
比較令人擔憂的可能是中國正放眼更遠的未來,將亞洲視為能行使海洋控制權的區域,並像美國那樣利用航母向亞洲各地投放兵力。那將是一個中國趕走美國、取代其亞洲主導地位並忍不住使用武力逼迫其鄰國就範的亞洲。
那麼,我們能做什麼呢?面對中國不斷增長的實力、美國的財政困境和必定有利於海洋拒阻的戰略均勢,愚蠢的應對方式是設法確保美國在西太的控制權。明智的做法是確保美國和我們保持強大的海洋拒阻能力,並使中國相信它不可能實現其航母計畫所暗示的那種遠大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