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
我們總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家庭觀念的種族之一,並且深深地為之自豪,但在老外的眼中,卻未必如此。
去年,我參加了澳大利亞商會(AustCham,一個澳大利亞海外商人的團體,遍佈全球,得到澳洲官方的大力支持,地位有點像我們的「人民團體」)的今年最後一次週末聚會暨聖誕晚會。一年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來了這麼多澳洲老鄉,好像全上海的澳洲人都聚攏在小小的酒吧裡。在例行的gossip之外,更多的是告別,這裡大多數的澳洲老鄉們將在這幾天回到家鄉去,過一年一度的聖誕節。
大家問我是否回去,我說:「沒時間,工作太忙了。」他們就都很驚奇:「你怎麼能夠聖誕都不回去和孩子們一起過呢?」口氣是詰問式的。我當然有點不爽,就向他們解釋,聖誕節對西方人來說是一個全家團聚的日子,中國人也有這樣的日子,那就是春節。
於是,我們就談起了中國人和澳洲人對家庭的重視。沒想到,那幾位澳洲朋友說:「你別生氣,其實,我們覺得你們中國人並不愛家,並不像你們自己說的這麼注重家庭。你們更愛金錢!」
我愕然!
於是,我記下了這些真誠的對話:
「無論在澳洲還是在中國當地,你們中國人的確很勤奮,中國人在海外也能比當地人積蓄更多的錢財,但我不認為這是你們中國人有經商的天賦,而是你們比我們更節儉,更能省,是通過降低生活標準來完成的金錢積累。你們平時很少上酒吧,週末也很少度假,甚至週末或假期都不休息。衣服都是從中國買了帶過去,因為這裡更便宜,我甚至看到有上海學生帶了很多碗過去。
「你們會沒日沒夜的工作,把孩子都交給老人照管,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外,你們忙得很少和孩子一起玩。聖誕節你們甚至都不休息,而在海外春節是沒有假期的,聖誕節不帶著孩子去海灘,因為你們會覺得這個時候的機票、賓館都貴,不如趁這個時候做點生意賺更多的錢,等淡季了再出門。所以,你們華人的孩子儘管學業上很優秀,但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很另類,覺得和當地人比起來,父母更關心的是家庭的金錢收入、關心的是他們的學習分數,而不是他們的快樂。
「是的,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你們中國人愛說這是為了孩子,為了下一代多掙些錢,但每一代都說自己賺錢是為了下一代,那麼究竟哪一代會真正地使用這筆錢呢?
「生命是那麼短暫,你們藉口為了家庭的未來,而在現在就犧牲了家庭,我不知道這個帳是怎麼算過來的,怎麼還能體現你們自己很自豪的家庭觀念。
「你們為了工作,可以忍受長時間的夫妻分離,要在我們眼中,夫妻不在一起三個月以上,基本上就該考慮辦離婚了。所以我們被派到海外來,就一定是全家一起來,我的妻子、孩子都搬到上海來。他們要是不願意來,我就不可能接受這項工作,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呀。我在中國甚至聽說過你們的上一輩人,甚至有夫妻幾十年都分在兩個地方的,到了退休的時候才能生活在一起。這太殘酷了。難道你們就不會為了家庭放棄工作嗎?工作也還可以再找呀!
「我的中國公司裡有很優秀的人才,但因為不是上海本地人,家庭就在另外城市,每個月甚至每兩個月才能相聚一次,為什麼其中的一方就不能放棄工作呢?我知道有很多在城市裡工作的農民,他們甚至只能一年回家一次,都說是為了家庭在掙錢,可這樣的錢再多,又有什麼意義呢?在澳洲,你們中國人基本都比當地人有錢,但沒有人羨慕你們的生活,我認為你們就是金錢的機器,但你們為自己的賺錢愛好塗上了一層家庭的色彩。我不相信。」
聽著他們的嘮叨,儘管帶著酒氣,但還是很深地震撼了我。我能和他說什麼呢?當然,可以說的太多了,比如告訴他中國幾千年來就從來沒有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所以大家都沒安全感,都為了明天在使勁榨取今天,連見面都問「吃了嗎」,所以現在搞得存款餘額超過萬億,不是中國人守財,而是自己給自己在做保險,但他能理解這些嗎?連美國總統都在呼籲中國的儲蓄率太高應該多消費,連我們原先的鐵面總理也認為要設立什麼黃金週來刺激消費,他一個祖上開始就生活在完善的福利體系下的老外,能懂得我們對未來的那種無助和恐懼嗎?
我也可以告訴他,中國人真的是窮怕了,哪怕他現在發了財,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他還是會想著發更多的財,在中國人的心中,還是認為能給子孫傳下更多的財產才是對子孫最大的愛,對家庭最大的負責任,只有在認為錢財已經足夠多、或者錢財實在太少而必須給自己一定的安慰時,才會說應該給孩子留點比金錢更寶貴的東西。這個世界,只有錢固然是不行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他能理解這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