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目擊UFO的美國退役軍官查爾斯·霍特(Charles Halt)和羅伯特·薩拉斯(Robert Salas)
聽說過「洛杉磯之戰」嗎?它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UFO入侵事件。1942年2月25日凌晨2點,離珍珠港事件發生後不到 3個月之際,洛杉磯聖塔莫尼卡地區上空曾經盤旋不明飛行物,引得軍方進入戰鬥狀態,2小時內發射了近2千發炮彈。探照燈和炮火讓洛杉磯夜空變成了白晝。
《洛杉磯時報》對1942年不明飛行物入侵洛杉磯的報導(網路圖片)
天亮後,人們發現地上到處都是掉下來的彈殼,但是甚麼都沒有擊落。雖然有報紙聲稱那是日本飛機,但更多的人相信,那天晚上出現的是UFO。當時羅斯福總統曾下令對事件展開調查,然而此後官方發表的聲明一如既往的聲稱:那是一個氣象氣球,事件的真相至今仍是一個謎……。
69年後的今天,好萊塢將該事件改編後搬上銀幕:科幻戰爭片《洛杉磯之戰》(Battle: Los Angeles)將於3月11日在全美公映。該片把時代背景轉移到現在,講述了外星人入侵地球、洛杉磯背水一戰的故事。於此同時,關於是否存在外星人的爭論也再次被掀起。
《UFO雜誌》主辦人、《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威廉·伯尼斯(William Birnes)2月24日(週三)在聖塔莫妮卡市為該片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我認為外星人是真實存在的。有壓倒性的證據——目擊者的證詞、照片和錄像、政府文件……不是大街上隨便甚麼人提供的,而是軍官、政客、警察和消防人員提供的。」
目擊UFO的美國軍官
2001年5月9日,20多位軍隊、情報、政府、企業和科研部門的軍人及專家人曾首次在華盛頓的全國新聞俱樂部(National Press Club)上提供第一手證詞,揭示外星人的存在以及政府的隱瞞,其中就包括出席週三記者會的退休軍官查爾斯·霍特(Chales Halt)和羅伯特·薩勒斯(Robert Salas)。
查爾斯·霍特(Charles Halt)曾經是美國空軍中校,1980年任美國駐英國皇家空軍伍德布里奇空軍基地副指揮官。1980年臨近聖誕節的一天,他和幾十名戰友在當地的倫德爾沙姆森林近距離接觸到不明飛行物,並錄了音。倫德爾沙姆森林因此被稱為英國的羅斯韋爾(Roswell,新墨西哥州城市,1947年發生UFO墜毀事件而聞名)。
根據霍特的描述,當時他們看到一個像紅色大眼睛射出的光線在樹木間穿行。幾分鐘後,該物體開始滴下類似融化的金屬物。過了一會兒金屬物分成幾個較小的、白色物體向四方飛去。懷疑者稱這只不過是遠處燈塔的光線。但是霍特說他們可以同時看到不明飛行物和燈塔發出的光線。而燈塔的光線離不明飛行物偏了35∼40度的角度。
霍特作證說:「我相信我在近距離看到的物體來源於外星人。但美國和英國安全部門一直都在試圖通過造謠的慣用伎倆顛覆在倫德爾沙姆森林和皇家空軍基地所發生事件的意義。」
當時霍特把報告和錄音交給上司。而上司的答覆是「把東西給英國人,是他們的問題,不是我們的,銷毀備忘錄。」從此霍特放棄了對飛碟的追查。然而1980年12月的事件並非是倫德爾沙姆森林唯一的UFO目擊事件,在那之前和之後都有人聲稱看到不明物體。因此霍特認為該地很可能是一個外星人進出地球的門戶。
另一位積極參與揭露UFO之謎的前空軍上校羅伯特·薩拉斯(Robert Salas)也有一段奇特經歷。1967年3月16日,薩拉斯正在蒙大拿州馬姆斯特羅姆空軍基地值班,一個不明物體飛躍基地上空,擊毀了10枚戰略地對地導彈。薩拉斯認為擊毀導彈的不是外國政府派來的而是外星人派來的,目的是監測人類擁有的核武器。但是薩拉斯說空軍上級曾警告他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事件的細節。
不過他認為外星生命對人類並無敵意:「他們是衝著我們的基因來的。也許是來自其它空間的飛行器,也許來自未來。物理學不是已經有多元宇宙論了嗎?」
外星人覬覦人類完美基因
儘管有大量的目擊證據,但是UFO、外星人對很多人來說仍僅僅是茶餘飯後的笑談。對此,UFO專家伯尼斯認為,各國政府對待UFO的態度是相當認真的,卻刻意向公眾隱瞞。「UFO也有政治性的一面。俄國人和中國人都認為這是一場三角戰爭,看誰能首先和外星生命做成交易。」
UFO專家、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威廉·伯尼斯(William Birnes)
他指出歷屆美國總統都知道UFO的存在,里根總統甚至在座機內追逐過UFO,並在冰島和當時的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討論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可能。「你認為這只是建立在假設上的嗎?」伯尼斯強調如果僅僅是假設,里根總統不會在聯合國也提出相同的論點。
伯尼斯認為政府向公眾隱瞞UFO真相主要原因是怕引起恐慌:「如果人們知道有外星人在我們中間,長得和人類差不多,也許不會講中文,但是和人如此相似以至於你很難區別。它們還能隱身、穿越時間、進入你的思想,這不令人毛骨悚然嗎?」他說預防恐慌的最好辦法就是視而不見:「當你被傷害時你甚至都沒有感覺。」
至於為甚麼外星人頻繁光顧地球,和薩拉斯不謀而合,伯尼斯也提出外星人穿越宇宙來到地球是為了獲得人類基因的理論,他說:「看看你自己,是多麼完美,還未遭受核戰爭等等的摧殘。」
《洛杉磯之戰》=《黑鷹墜落》+《獨立日》?
有人把新片《洛杉磯之戰》比作是《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加《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式的科幻戰爭片。而在好萊塢眾多科幻片中,人類總能最終戰勝掌握更高科技的外星人。對此,伯尼斯以二次大戰中英軍以弱勝強戰勝德軍的例子說明:「有時你不需要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當戰爭如此血腥,我們能讓對方受到重創以至於消滅我們對它來說已經毫無意義。」
《洛杉磯之戰》的音響效果讓人聯繫到斯皮爾伯格根據科幻大師HG威爾斯同名小說改編的《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片中蜂擁而至的外星艦隊亦未脫離好萊塢電影中昆蟲般的異形俗套。伯尼斯把這種昆蟲情結稱為是建立在人類對蟲巢和機器的恐懼上。
他順便提出了人類所面臨的另一個威脅:機器人,「我們離創造機器人文明也就50年的距離。因此我認為地球面臨的更大憂慮不是來自外太空的外星人,而是我們自己製造的機器人。」他說:「試想擁有純粹、醜陋、毫無感情邏輯的機器人如果被灌輸‘不要讓破壞環境行為毀滅地球’的程序,那麼誰將是它要消滅的對象呢?」
影片中的美國軍人繼承了好萊塢傳統英雄形象,即便敵人來自外太空也臨陣不亂。那麼美國政府是否真有對外星人的作戰計畫呢?伯尼斯反問:「美國連對烏拉圭都有作戰計畫,為甚麼不可能有對外星人的作戰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