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對日本來說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日本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正式告終,取而代之的是中國。不過,在亞洲問題觀察人士消化這一實力和影響力的轉變之際,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卻說,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上升,這個時刻不該令中國得意洋洋,也不該令日本感到悲哀。
東京早稻田大學(Waseda University) 28 歲的博士生謝志海(音)說,儘管日本落到了第三,被中國超過了,我仍然認為GDP不是目標,它只是經濟發展的一個工具。真正的衡量標準是人們是否享受著舒適的生活,在日本我可以感覺到這一點。
謝志海說,中國人均GDP仍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他是北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的博士生。
新的數據證實了世界上很多人已經知道的一件事。不錯,中國是在飛速發展。中國的城市規模大、現代化,中國的政治實力在迅速增強。不過,中國也存在很多GDP 無法體現出來的問題,比如農村地區的貧困、污染、受到壓抑的公民自由,很多地區都缺乏最發達國家已經習以為常的基本的基礎設施。
東京的一名中國碩士留學生李燕銘(音)說,中國GDP超過日本也不應該讓日本有自卑感。
現年27歲的李燕銘說,我認為日本並沒有在走下坡路。日本也許只是沒有進步,也許與中國的飛速發展相比,可能會讓人感覺日本是在衰落。但日本仍然在高科技等領域有著相當強的優勢,中國要想趕上日本並不容易。不過,我認為日本的問題是老百姓沒有意識到到這樣的優勢,所以他們才會感覺中國實力強大。
這是中國學生繼續以創記錄的數量湧入日本的原因之一。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Japan Student Services Organization的數據,自2004年前後以來,中國留學生一直是日本外國留學生中人數最多的,截至2010年5月佔了總數的61%。2010 年,日本的中國留學生有逾8.6萬人,較上一年增長了9%。
儘管如此,日本長達42年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終結是值得反思的一個時刻。
謝志海說,據說日本總體在走下坡路,所以我認為中國人中存在一些微妙的情緒。我們知道,中日關係非常敏感,我們的印象是日本經濟非常強大,中國經濟弱、不發達。不過,我認為,經濟實力的轉變無疑在人們的心中產生了一些反響。
經濟實力的轉變令中日敏感的關係成為關注焦點,此前不久去年9月在爭議海域發生的撞船事件引發了外交爭端。撞船事件在兩國都引起了民族主義怒火,令雙邊關係陷入多年來的最低谷。在日本轉向中國通過商業合作和吸引富余的中國高端遊客來進一步擴大自身經濟利益之間,這類敏感事件令中日雙邊關係變得更複雜。
謝志海說,很多日本人都認為中國是一個危險的地方,是獨裁統治,缺乏國際成熟度。
李燕銘說,我希望留學日本的原因之一是為更好地瞭解中國,瞭解日本人為什麼不理解中國的思維方式。她希望今後可以在一所中國大學教授日本政治。她說,或許第一步是要更認真地聽一聽日本為什麼覺得受到了中國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