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與林黛玉(圖)

發表:2010-07-20 19: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芺蓉原是荷花(蓮花)的別稱。但《紅樓夢》中的「芙蓉」均為木芙蓉。

芙蓉有兩種,生於木中的叫草芙蓉,即荷花(水蓮),生於陸地的叫木芙蓉。木芙蓉八、九月間開花,花冠白色或淺紅色與荷花一樣鮮艷,《群芳圖譜》中稱此花「清姿雅質,獨殿眾芳。秋江寂寞,不怨東風,可稱俟命之君子矣。」

關於芺蓉的典故,不能不提到《歸田錄》中記載石曼卿死後當芙蓉城主和《石林燕語》中記載丁度死後當芙蓉館主的趣聞,使人聯想到當曹雪芹的《芙蓉女兒誄》以及編造晴雯死後做了芺蓉花神的章節,就是從這些典故中演化而來的。

《紅樓夢》中寫芙蓉的地方並不多,可是《芙蓉女兒誄》卻是一篇璀璨綺麗的力作。在這篇誄文中,作者把芙蓉和芙蓉女兒合二而一,給予至高至美的評價。「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及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可見,在曹雪芹的心目中,芙蓉是不同凡俗的奇葩。

「芺蓉女兒」指的是誰?看似指晴雯,實際上指的是林黛玉。小說中寫到寶玉斟酌「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二句時,「黛玉聽了,忡然變色」,這就是一種暗示,說明晴雯實際上是林黛玉的影子。

林黛玉是一位具有悲劇性格的薄命佳人。她聰明美麗,多愁善感,孤標傲世,卻又纖弱多病,活像一朵在秋風中不勝哀愁而搖搖的木芙蓉。在那種重權勢、重錢財、重封建禮教的宗法社會裏,她這個孤苦伶仃的弱女子來到賈府,寄人籬下,身不由己,雖有「老祖宗」賈母的愛撫慰藉和賈寶玉的情投意合,但前途末卜,人生渺茫,精神上有瀋重壓力。所以她很早就哀嘆:「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後來病情漸重,處境更加艱難,她預感到壽命不久,發出了「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拾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的悲吟。總之,實為對睛雯的迫害,也是對黛玉的打擊:《芙蓉女兒誄》的字字句句,都可以當作用血淚寫成的給黛玉的祭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