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印是秦始皇的玉璽,八個大字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玉璽是古代帝王用以署名的印章,玉字的由來是秦始皇以和氏璧製造玉璽,璽為印記之意。其中秦始皇以和氏璧製造的玉璽又名傳國璽。秦、漢、魏、西晉、前趙、東晉、宋、南齊、梁、陳、隋、唐、後梁、後唐各朝沿用秦始皇之傳國玉璽,上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以和氏璧製造,其中在王莽篡漢時,曾向當時的太皇太后王政君索取傳國玉璽,王政君感到非常憤怒,便將玉璽取出摔砸於地,為此傳國璽還碎了一角,雖然日後以黃金補上缺角,卻仍看的出摔碎的痕跡。傳國玉璽是在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之時失蹤。在宋朝時,有農民在田地中掘出「傳國玉璽」,被宋廷認為是秦始皇所制的那個,但時人有認為其為偽造。後金國奪去此傳國玉璽,傳至元朝。元亡時被攜往北方,明軍多次出兵亦無法取回。自此明、清兩朝即大量製作玉璽以減輕傳國玉璽的重要性。
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獲得和氏璧,秦始皇將其琢為傳國玉璽,命李斯丞相在和氏璧上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由玉工孫壽刻到上面。秦二世死後,由子嬰把傳世玉璽獻給漢高祖劉邦,授為「漢傳國玉璽」,但此時,璽上的文字卻記為「受命於天,既壽且康」(見《應氏漢官》、《皇甫世紀》)。王莽篡權後,向孝元皇太后逼索玉璽,皇太后大怒,把國璽狠狠砸在地上,摔崩了一個角,王莽讓人用黃金鑲補,儘管手藝精巧,但寶璽終究留下缺角之痕。
東漢末年各路諸侯討伐董卓時,爆發董卓討伐戰,率先攻入洛陽城的是孫堅。在《吳書》及《山陽公載記》有記載孫堅在入洛陽後,於南甄官井裡找到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更私自收藏起來,後來袁術劫持孫策母親,奪取了玉璽。不過,史學家裴松之引用了《江表傳》案《漢獻帝起居注》、《虞喜志林》,指出當時漢室有六個玉璽,分別是「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但漢獻帝由河上歸還宮殿時,六個玉璽仍然在宮殿,沒有外流。
另一方面,裴松之指出「漢傳國玉璽」中刻為「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但《吳書》卻寫成「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又《三國誌袁術傳》沒有記載袁術擁有傳國玉璽,所以玉璽一直都是在孫家,但到了東吳向西晉投降時,卻只有獻上金璽,而沒有玉製。所以裴松之不同意這說法,而陳壽、司馬光亦不將此記入《三國誌》及《資治通鑑》中。但無論如何,傳國玉璽的確在漢室手中,最後傳給曹魏。之後玉璽經過西晉、前趙、東晉、宋、南齊、梁、北齊、周、隋,傳到唐朝,至五代十國時失去蹤影。
有關玉璽的失蹤之說,現時有三種說法:
1.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之時,玉璽便失蹤。
2.公元946年後晉出帝被遼太宗捕獲之時丟失。
3.傳國璽是在元順帝手上再度失蹤的,元朝皇室曾有玉璽之記錄。明軍攻入元大都,「俘獲諸王子6人,玉璽兩枚,元成宗玉璽一枚,元朝共11個皇帝,其它皇帝玉璽均沒有繳獲。」 據《二十五史綱鑒》載:公元1370年5月,明軍橫掃漠北直搗應昌之時,繳獲元順帝出逃所帶到漠北的一批珠寶。其中既沒有元朝的諸帝之玉璽,又沒有傳國璽。由於傳國璽的下落不明,明、清兩朝均沒有傳國璽。是故明朝開國時,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少傳國之璽」。
明末遼東女真多爾袞出兵蒙古林丹汗部,粟玉太后持此玉璽出迎並投降,次年皇太極據此登極,但該玉璽的真偽長期為人質疑。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二千餘年。然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輒令人扼腕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