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證實:家庭排行決定智商與性格(圖)

發表:2010-06-01 17: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告訴別人我在研究排行是否會影響人的性格時,我通常會遭遇白眼:這聽起來就像是研究為什麼天空呈現藍色一樣--這不就是常識嗎?暢銷書經常把排行運用到自我發現、人際關係忠告、商業建議以及育兒指南中,這些書都有著類似《排行:你之所以成為你的原因》(The Birth Order:Why You Are The Way You Are)這樣的名字。報紙和早間新聞一邊津津樂道有趣的軼聞(「你知道首批進入太空的23名宇航員中有21人是長子嗎?」),一邊又為最新科學發現(「家中排行較小的孩子可能更熱衷於冒險,家長該怎麼辦?」)的重要性爭論不休。

但是當科學家仔細斟酌相關數據時,卻發現這些證據根本站不住腳。直到最近才出現了比較有說服力的證據,證實排行會影響我們的性格和行為。通常,我們傾向於記住並接受支持我們鍾愛理論的證據,而習慣性地忘記或者忽視那些不利的證據,所以我們認為排行能夠影響性格和行為的常識也就不能成為證據了。然而過去三年裡的兩項研究最終找到了可測量的影響: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確實影響著我們的智商和性格。或許是時候該重新認識排行對我們成長過程的真正影響了。

家庭規模的影響

在討論這些新發現之前,我們有必要解釋一下為什麼幾十年來似乎證實排行的確影響性格和行為的研究,實際上都是有缺陷的。簡單地說,排行與家庭規模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如果一個孩子只有一個兄弟姐妹,那麼他在家中排行老大的機率就是 50%;但如果他有 4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大的機率就只有20%。所以,宇航員中絕大多數人都是長子的這個事實,或許僅僅因為他們的家庭規模都比較小--而不是說第一個出生的孩子就具有宇航員的潛質。(當然,第一個出生的孩子或許真的具有宇航員的潛質,但是單從這些數據中我們並不能得出這個結論。)

家庭規模會影響孩子的偏好和個性是有多種原因的。家裡孩子越多,每個孩子從父母獲得的資源(金錢、時間以及關注)就越少。或許更重要的是,家庭規模與許多重要的社會因素(如種族、教育以及財富)有關。例如,富有且受過良好教育的父母傾向於要更少的孩子。如果宇航員的父母受過良好教育且生活富足,那麼他們的家庭規模很可能就很小,因而他們是家中長子的機率也就更高。

通過「谷歌學術」搜索出來的65000多篇有關排行的學術文章中,絕大多數都存在這一問題,所以研究結果也難以解釋。餘下的少數研究中,大多也都沒有發現排行有什麼顯著影響。1983年,瑞士蘇黎世大學的精神病學家塞西爾·恩斯特(Cecile Ernst)和朱爾斯·昂斯特(Jules Angst)在回顧了所有相關文獻之後得出結論:當時的證據並不足以支持排行影響個體性格和行為的說法。

1998年,心理學家朱迪思·里奇·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在他的新書《教養的迷思》(The Nurture Assumption)中也全面地駁斥了這一觀點。2003年,哈佛大學認知科學家史蒂文·平克(Steven Pinker)發現,他用439頁討論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對孩子影響的書《白紙一張》(The Blank Slate),其實只需兩頁就足夠了,因為排行是沒有影響的。

新的證據

即使是這樣,2003年不支持排行對性格有影響的這項研究,主要也只是說明證實排行有影響的證據不足,而不能說明這種影響不存在。實際上,過去幾年裡,已經出現了一些支持這一理論的證據。2007年,挪威流行病學家彼得·克里斯滕森(Petter Kristensen)和托爾·比耶克達爾(Tor Bjerkedal)發表著作顯示,智商與排行之間存在著微弱但真實可靠的負相關性:一個人的哥哥和姐姐越多,他 /她的智商就越低。自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有關排行是否會影響智商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而且始終也沒有一個定論。不過這項研究的規模龐大(大約有 250000位挪威人參與研究),並且嚴格控制了受試者家庭的規模,所以研究結果尤其令人信服。

2009年,我和同事發表文章證實,排行影響人們對朋友和配偶的選擇。家裡排行老大的傾向於找排行老大的,排行中間的傾向於找排行中間的,排行最小的傾向於找排行最小的,獨生子女傾向於找獨生子女。由於我們能夠證明這種相關性與家庭規模無關,所以這一發現不大可能是階層和種族造成的假象。如果排行確實能夠影響性格,那麼這一結論與我們的假設正好相符。俗話說,不同之處更能相互吸引,但是人們選擇配偶時還是傾向於選擇與自己性格相似的人。如果配偶選擇與性格有關,性格與排行有關,那麼配偶選擇就應該與排行有關。

至此,證據似乎又轉過頭來支持我們通常的看法,那就是在家中的排行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未來。只是,具體細節還不清楚。挪威研究顯示排行對智商有輕微的影響。關係學研究顯示,家裡排行最大的、中間的、最小的,以及獨生子女,在某些方面確有不同,究竟怎麼不同卻沒有給出任何線索。而且,儘管這些影響建立在一定標準的研究之上,但它們的效果還是太微弱了。大學入學考試或者相親是不會將排行考慮在內的,更別說 NASA選拔宇航員了。

我希望人們--也包括我自己--能從排行的視角不斷地加深對世界的認識。科學家可以說「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是我們不能再等了,我們現在就面臨著尋找真愛,瞭解自我,以及撫養下一代的重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通過閱讀書架上那些有關排行與自我認識的書籍,或許我們可以詳細瞭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是怎樣進行思考的--就算這些書的內容還沒有,甚至永遠也不可能被實驗證實。



来源:環球科學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