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認為,人的舌體與整體的健康有著密切關係。人體的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變化,均可從舌體上反映出來。中醫常通過舌診,以候臟腑之虛實,氣血之盛衰。故常運舌體,能使邪火不生、五臟平安、氣血順暢,有利於祛病健身。
舌是口腔中重要器官之一,附著於口腔底、下頜和舌骨。它是由很多縱橫交錯的橫紋肌組成的一個肌性器官。正如《靈樞》所說:「唇舌者,肌肉之本也。」中醫一般將整個舌體分為四個部位:舌尖、舌中、舌根和舌邊(舌的兩邊),它的主要功能是感受味覺,調節聲音、攪拌食物、協助吞嚥等。同時,舌的不同部位分別對應著不同臟腑。舌尖屬心,反映心、肺病變,舌中屬脾,反映脾胃病變,舌根屬腎,反映腎、膀胱病變,舌邊屬肝膽,反映肝、膽病變。
正常的舌象,應該是淡紅色,苔薄白,舌體柔軟,運動靈活自如,胖瘦大小適中。舌和苔的變化是內臟病變的反映。
常練「舌功」能卻病強身延年,對人體的臟腑、經絡、氣血、津液有益。舌功能的鍛練可通過咀嚼、唱歌及有意識的運動來進行。
細嚼慢咽
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以利舌在攪拌食物中更好運動。醫學專家研究發現,舌在攪拌食物中,能增強大腦記憶力。細嚼慢咽和舌的攪拌運動,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止胃腸疾病。
唱歌健身
經常歌唱有利於舌的活動。舌有調節聲音的功能。唱歌可增加舌的運動,從而防治疾病。研究表明,唱歌對身體健康有益,唱歌練習的主要肌肉群在上半身,是提高心血管效率的有氧運動,唱歌能使更多氧氣輸入身體,可以提高神經靈敏度,呼吸的改善可以減少感冒的發生。
功能鍛練
赤龍攪海:先平心靜氣,然後將舌在口中不停地攪動(此謂赤龍攪海),使口中唾液不斷增生,待唾液滿口時,分三口隨氣徐徐嚥下。明代著名醫家龔居中在他所著的《紅爐點雪》中附有《卻病延年十六法》,其中第一要法就是「水潮除後患」。「水潮」指津液,晨起凝神端坐,舌舔齶,津液如水潮般而出,常吞嚥津液能卻病強身。龔居中說:「津既嚥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養神,在肺助氣,在腎生精,自然百骸調暢。」
舌抵齶縮肛:《元關真諦》曰:「每臥時,舌抵齶,目視頂,提縮谷道,即咽津一口,行數次然後臥,可癒頻溺。」其意是說,每晚睡覺之前,舌抵上齶,目內視頭頂百會穴,提縮肛門,即嚥唾液一口,行數次後再臥床休息,此法可治療尿頻。
叩齒咽津:冷謙的《修齡要旨》說:「齒之有疾,乃脾胃之火熏蒸。每晨睡醒時,叩齒三十六遍,以舌攪牙齦之上,不論遍數,津液滿口方可嚥下。每作三次乃止。」此法持之以恆,永無齒疾。
舌挂齒聚津:宋代養生家蒲虔貫在《保生要錄·調肢體門》中說:「常以舌挂口齒,聚清津而咽之,潤五臟,悅肌膚,令人長壽不老。」中醫認為,保得一分陰津,便得一分生機。並有「舌如風乾荔枝者死」的說法。常練舌功,則有利於生津、聚津,唾液充盈,有利於健身。津液不足則常常引起口乾、無汗、皮膚乾燥,也可使面部失去潤澤、大便秘結,或者導致舌上無苔及耳鳴等症。所以,常以舌挂齒聚清津而咽之,能潤五臟,悅肌膚,有利於健康長壽。
来源:39健康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