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則陳年舊聞,於是有了以下感慨。
這則舊聞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儀2003年7月 24日在「第五屆亞歐經濟部長會議」上發表講話說,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將比2000年翻兩番,預計達到4萬億美元。鑒於中國2009年的 GDP就已經接近5萬億美元,吳儀當年這一不算太保守的預測未免顯得滑稽。
我想,就算中國政府的官方智囊機構再無能,吳儀副總理也不至於真的相信到2020年時中國的GDP只折合四萬億美元,因為這一數字完全沒有考慮人民幣升值和通貨膨脹因素,只是把中國2000年折合約1萬億美元的 GDP數字翻上兩番了事。好在外國人關心的是中國是否依然堅持GDP在20年內翻兩番的既定經濟增長目標,至於實現翻兩番後的具體GDP數額應是多少倒沒什麼人去較真了。
表面上看,吳儀把中國經濟增長翻兩番的目標落實到了具體數字上,似乎平添了這一目標的「科學性」,可實際上,這一數字毫無參考價值,應該說也是政府的一種形象工程。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最近提交給美國證監會的持股報告,依然延續著中國政府這種「粗看清楚、細看糊塗」的數字學。報告稱,中投購有摩根士丹利價值17億美元的股份、貝萊德價值7.13億美元的股份和花旗集團價值2,970萬美元的900萬股股份。但中投這份報告沒有說這些投資是何時進行的,也沒有說這些股票是以什麼價格購買的,因此外界難以衡量這些投資的表現如何。當然,美國證監會關心的是中投持有美國哪些公司具體多少股份,至於它這些股權投資具體是賠是賺美國人可能並不關心。
但外國人不較真,中國人卻不能不認真,因為中投是拿中國納稅人的錢去投資的。可看罷中投這份數字充斥的報告,原來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還是不知道。不過話又說回來,許多實際情況即使你事後知道了,也是白知道。中國政府在其《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報告》中說,2007年排入水中的污染物總量為3,030萬噸,比 2008年一份報告中所說的1,380萬噸高出一倍多。政府在2008年這份報告中說,2007年的水污染比2006年下降了3% 。而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在發布普查結果時卻表示,國務院在確定開展這次污染源普查的時候也已經明確,這次普查的結果與「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的考核不掛鉤。也就是說,儘管中國2007年的水污染物總量陡然增加了一倍多,但中國政府2007年將水污染物「減少」3%的政績卻不會被抹殺。
如果政府官員的數字觀總停留在信口開河地報數字,處心積慮地堆砌數字,或是堂而皇之地無視數字,中國政府倡導的「科學發展觀」又如何能得到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