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11-28 14:31:00作者:編譯俞智敏
NASA科學家表示,針對一顆被命名為艾倫丘84001的火星隕石進行的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分析顯示,這顆隕石表面類似蟲子般的結構確實為微生物化石,為火星上有生命存在提供了有力證據。圖為這顆引發爭議的火星隕石。(取自NASA網站)
NASA科學家表示,針對一顆被命名為艾倫丘84001的火星隕石進行的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分析顯示,這顆隕石表面類似蟲子般的結構確實為微生物化石,為火星上有生命存在提供了有力證據。圖為電子顯微鏡下顯示的隕石表面微生物化石。(取自NASA網站)
美國航太總署(NASA)科學家表示,在使用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研究一顆火星隕石後發現,隕石表面類似蟲子般的結構幾乎可確定是微生物化石,意味著火星上的確有微生物存在。NASA打算在下週正式公布這項研究結果。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這顆被命名為"艾倫丘84001"的火星隕石,是在一萬三千年前掉落在南極的艾倫丘,於一九八四年被科學家發現。科學家認為,這顆隕石是在火星遭小行星撞擊後脫離火星地表,在太空中漂浮了一千六百萬年後才掉落地球。由於隕石的化學成分與維京號太空船一九七○年代在火星大氣層中觀測到的各種氣體相符,因此研判隕石來自火星。
一九九六年,科學家對這顆隕石進行研究,發現隕石表層底部嵌有一些生物形態,因而判定這些微生物化石是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證據。當時,美國總統柯林頓還曾在演說中提及這項研究成果,認為這項發現若經證實,將是人類對宇宙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但懷疑論者主張,這些類似生物的結構未必是生物,甚至可能是受到地球上的細菌污染所致。
在此次最新研究中,NASA科學家利用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對隕石表層的微小磁感結晶展開進一步分析。這些磁感結晶的形狀類似簡單細菌,且位於隕石表層底部。結果發現,這些結晶不太可能是碳酸鹽在隕石撞擊地球的高熱中分解後所產生,同時有二十五%的結晶化學結構與細菌相符,因此這些結晶應是早在隕石掉落地球前即已存在。
據最早參與研究這顆隕石的NASA資深科學家麥凱表示,新的研究證明其他解釋並不正確,因此為火星上確有生命存在提供強有力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