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9-11-01 01:19:47作者:李文海
人們在倡廉肅貪的過程中,察覺到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那就是奢儉和貪廉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聯。侈靡風行之處往往也是貪風熾盛之地,競尚揮霍之徒也常常是貪贓枉法之輩。康熙時擔任過文淵閣大學士的陳廷敬曾說:"貪廉者,治理之大關;奢儉者,貪廉之根柢。"(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傳》)意思是說:官吏之貪墨或清廉,是事關政治大局的事情;而決定官員或貪或廉的根基,則在於其追求奢侈還是謹守儉約。既然人們對貪官污吏深惡痛絕,崇儉鄙侈也自然成為政治倫理的一個重要價值取向。
康熙皇帝在《庭訓格言》中曾這樣說:"若夫為官者儉,則可以養廉。居官居鄉,只緣不儉,宅舍欲美,妻妾欲奉,僕隸欲多,交遊欲廣,不貪何以給之?與其寡廉,孰若寡慾?語雲:‘儉以成廉,侈以成貪'。此乃理之必然者。"(《康熙政要》,卷十三)
為什麼儉可以養廉,侈足以成貪呢?康熙帝所說"此乃理之必然"的"理",又究竟何在呢?關於這方面的議論,清代的"官箴"書中反映得十分充分。
覺羅烏爾通阿的《居官日省錄》中有這樣兩段話: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喬立君主編:《官箴》,第549頁)
"蓋國家廉俸有常,人念奢侈無度。金樽玉餎,器必精工;細葛輕裘,服必華麗;脂車秣馬,壯我觀瞻;食美飲甘,遂我哺啜;甚至嬌婢孌童,一呼百喏。窮奢極欲,取給無門,由是百計搜求,貪得無厭。勢不能不籍下民之脂膏,以供驕奢淫逸之念,其流毒可勝言耶?"(同上,第548頁)
《平平言》的作者方大湜用不同的語言表達了幾乎同樣的意思:
"儉以養廉,老生常談也。其理,卻至當不易。""若習為奢華,飲食、衣服、車馬、器皿、玩好等項,件件講究,所出之數浮於所入,勢必缺用。缺用不已,勢必借債。借債不已,勢必貪贓。"(同上,第598頁)
封建君主也常常用這個道理告誡大小官員們。嘉慶皇帝在一道諭旨中指出,那些因貪瀆而"身罹重罪"的高官,"如蛾投火,實堪悲悼。推原其故,總由恣情糜 費,日事奢華,以致廉俸所入,不足供其揮霍,因而敗儉踰閑,多方婪索。伊等豈不知得受贓款,律有明條,而利令智昏,遂自蹈重譴而不顧。"(《清仁宗實錄》,卷75)
可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清代官場的侈靡之風,不說愈演愈烈,至少也是經久不衰。這種狀況的出現,其社會根源便在於傳統中國社會缺乏有效的制約和監督機 制。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原本就沒有什麼"治國平天下"政治抱負,一心只想陞官發財,以攫取政治權力作為個人飛黃騰達手段的人,一旦頭戴烏紗,手握重權,就 立即安富尊榮,窮奢極侈,整日裡錦衣玉食,聲色犬馬,驕奢淫逸,紙醉金迷,"以官場為享福之地,借臨民為行樂之方。"而為了滿足這些無休止的慾念,就必定 要巧取豪奪,苛征暴斂,賄賂公行,殘民以逞。
常言道:"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對侈靡的追求是難有止境的。一旦身涉浮華,就會得隴望蜀,貪多務得,久而久之,則沉溺其中而不可自拔。如有人所生動描述的:"侈靡之為害也,取之百姓不已,必至侵及官帑。其始偶然,繼乃常然,久且習為固然,而忘其所以然。"(汪祖輝:《學治臆說》)到那個時候,"利徑一開,萬難再窒。情移勢逼,欲罷不能"。明知長此以往,終不免身敗名裂,但慾壑難填,利令智昏,自然也就不惜以身試法了。
官場上的一些陋習,也常常成為助長侈靡之風的溫床。例如講排場的風氣,就是如此:"仕途中有種習氣,俗謂排場,亦曰講款。如衣服合時,進退中度,僕從都秀,飲饌佳良,器皿精工,轎傘齊整,應對便給,書札慇勤,皆所謂排場也。"(徐棟、丁日昌:《牧令書輯要•屏惡》)在這種風氣下,不講排場,似乎就有失身份,反而成了官員中的另類;而競尚奢華,也就成了官場的一種潛規則。從這裡我們看到,一旦某種陋習形成了風氣,往往能夠造成積非成是、以醜為美的怪現象。
侈靡之風的氾濫,促使社會更加增強了宣揚"以儉養廉"觀念的緊迫性。這種觀念的提倡,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對侈靡與貪瀆現象起到遏製作用,其實是大可存疑 的。但無論如何,作為一種政治榮辱觀,鮮明地提出"儉以成廉,侈以成貪",使崇儉鄙侈成為社會的一種主流意識,是有重要的積極意義的,它也可以成為古代政 治文明中的一份有價值的歷史遺產。
人們總是把儉與廉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所謂"惟儉足以養廉",所謂"居官之所恃者在廉,其所以能廉者在儉",所謂"欲教以廉,先使之儉",都是講勤儉是廉 潔的根本。從政治上來說,只有經得起財色等物慾誘惑的人,才能身正行端,真正做到"無慾則剛"。從生活上來說,只有清心寡慾,淡泊自甘,才能無覬覦之心, 杜貪婪之念。有人總結儉有四大好處:"儉則安分,儉則潔己,儉則愛民,儉則惜福。故曰:儉,美德也,官箴也。"能儉則"不至侵用官項,朘削民膏。身心俱泰,寢食皆安。"(《官箴》,第544頁)
應該指出,這裡所說的儉,同吝嗇完全是兩碼事。"可省則省,謂之儉;不可省而省,謂之吝嗇。"(方大湜:《平平言》)儉 不是指需要用而硬不用,而是指應該用而用之不過分。提倡儉約,也不是要取消一切正當的物質需求,更不是要裝腔作勢,矯情作秀。人們常常拿西漢時"以宰相封 候"的公孫弘為例,他標榜自己"布被,食不重肉",但大家認為這只是"矯情干譽","飾詐以釣名",並不合乎儉的本義。其實,所謂儉,只是不要縱情聲色, 耽於逸樂,暴殄天物,勞民傷財而已。下面的一段話,也許對侈儉之辯講得比較切實明白:
"凡宮室、飲食、衣服、器用,受用得有數,樸素些、簡淡些,有何不好?人心但從欲如流,往而不返耳!轉念之間,每日當省不省者甚多。日減一日,豈不安靜快活?不但治生,即是寡慾清心之要。力持此法,更加一勤字,終身不取一毫非分之財,泰然自得,衾影無慚,不勝貪穢之富千萬倍耶?"(《官箴》,第549頁)
康熙皇帝在《庭訓格言》中曾這樣說:"若夫為官者儉,則可以養廉。居官居鄉,只緣不儉,宅舍欲美,妻妾欲奉,僕隸欲多,交遊欲廣,不貪何以給之?與其寡廉,孰若寡慾?語雲:‘儉以成廉,侈以成貪'。此乃理之必然者。"(《康熙政要》,卷十三)
為什麼儉可以養廉,侈足以成貪呢?康熙帝所說"此乃理之必然"的"理",又究竟何在呢?關於這方面的議論,清代的"官箴"書中反映得十分充分。
覺羅烏爾通阿的《居官日省錄》中有這樣兩段話: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喬立君主編:《官箴》,第549頁)
"蓋國家廉俸有常,人念奢侈無度。金樽玉餎,器必精工;細葛輕裘,服必華麗;脂車秣馬,壯我觀瞻;食美飲甘,遂我哺啜;甚至嬌婢孌童,一呼百喏。窮奢極欲,取給無門,由是百計搜求,貪得無厭。勢不能不籍下民之脂膏,以供驕奢淫逸之念,其流毒可勝言耶?"(同上,第548頁)
《平平言》的作者方大湜用不同的語言表達了幾乎同樣的意思:
"儉以養廉,老生常談也。其理,卻至當不易。""若習為奢華,飲食、衣服、車馬、器皿、玩好等項,件件講究,所出之數浮於所入,勢必缺用。缺用不已,勢必借債。借債不已,勢必貪贓。"(同上,第598頁)
封建君主也常常用這個道理告誡大小官員們。嘉慶皇帝在一道諭旨中指出,那些因貪瀆而"身罹重罪"的高官,"如蛾投火,實堪悲悼。推原其故,總由恣情糜 費,日事奢華,以致廉俸所入,不足供其揮霍,因而敗儉踰閑,多方婪索。伊等豈不知得受贓款,律有明條,而利令智昏,遂自蹈重譴而不顧。"(《清仁宗實錄》,卷75)
可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清代官場的侈靡之風,不說愈演愈烈,至少也是經久不衰。這種狀況的出現,其社會根源便在於傳統中國社會缺乏有效的制約和監督機 制。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原本就沒有什麼"治國平天下"政治抱負,一心只想陞官發財,以攫取政治權力作為個人飛黃騰達手段的人,一旦頭戴烏紗,手握重權,就 立即安富尊榮,窮奢極侈,整日裡錦衣玉食,聲色犬馬,驕奢淫逸,紙醉金迷,"以官場為享福之地,借臨民為行樂之方。"而為了滿足這些無休止的慾念,就必定 要巧取豪奪,苛征暴斂,賄賂公行,殘民以逞。
常言道:"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對侈靡的追求是難有止境的。一旦身涉浮華,就會得隴望蜀,貪多務得,久而久之,則沉溺其中而不可自拔。如有人所生動描述的:"侈靡之為害也,取之百姓不已,必至侵及官帑。其始偶然,繼乃常然,久且習為固然,而忘其所以然。"(汪祖輝:《學治臆說》)到那個時候,"利徑一開,萬難再窒。情移勢逼,欲罷不能"。明知長此以往,終不免身敗名裂,但慾壑難填,利令智昏,自然也就不惜以身試法了。
官場上的一些陋習,也常常成為助長侈靡之風的溫床。例如講排場的風氣,就是如此:"仕途中有種習氣,俗謂排場,亦曰講款。如衣服合時,進退中度,僕從都秀,飲饌佳良,器皿精工,轎傘齊整,應對便給,書札慇勤,皆所謂排場也。"(徐棟、丁日昌:《牧令書輯要•屏惡》)在這種風氣下,不講排場,似乎就有失身份,反而成了官員中的另類;而競尚奢華,也就成了官場的一種潛規則。從這裡我們看到,一旦某種陋習形成了風氣,往往能夠造成積非成是、以醜為美的怪現象。
侈靡之風的氾濫,促使社會更加增強了宣揚"以儉養廉"觀念的緊迫性。這種觀念的提倡,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對侈靡與貪瀆現象起到遏製作用,其實是大可存疑 的。但無論如何,作為一種政治榮辱觀,鮮明地提出"儉以成廉,侈以成貪",使崇儉鄙侈成為社會的一種主流意識,是有重要的積極意義的,它也可以成為古代政 治文明中的一份有價值的歷史遺產。
人們總是把儉與廉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所謂"惟儉足以養廉",所謂"居官之所恃者在廉,其所以能廉者在儉",所謂"欲教以廉,先使之儉",都是講勤儉是廉 潔的根本。從政治上來說,只有經得起財色等物慾誘惑的人,才能身正行端,真正做到"無慾則剛"。從生活上來說,只有清心寡慾,淡泊自甘,才能無覬覦之心, 杜貪婪之念。有人總結儉有四大好處:"儉則安分,儉則潔己,儉則愛民,儉則惜福。故曰:儉,美德也,官箴也。"能儉則"不至侵用官項,朘削民膏。身心俱泰,寢食皆安。"(《官箴》,第544頁)
應該指出,這裡所說的儉,同吝嗇完全是兩碼事。"可省則省,謂之儉;不可省而省,謂之吝嗇。"(方大湜:《平平言》)儉 不是指需要用而硬不用,而是指應該用而用之不過分。提倡儉約,也不是要取消一切正當的物質需求,更不是要裝腔作勢,矯情作秀。人們常常拿西漢時"以宰相封 候"的公孫弘為例,他標榜自己"布被,食不重肉",但大家認為這只是"矯情干譽","飾詐以釣名",並不合乎儉的本義。其實,所謂儉,只是不要縱情聲色, 耽於逸樂,暴殄天物,勞民傷財而已。下面的一段話,也許對侈儉之辯講得比較切實明白:
"凡宮室、飲食、衣服、器用,受用得有數,樸素些、簡淡些,有何不好?人心但從欲如流,往而不返耳!轉念之間,每日當省不省者甚多。日減一日,豈不安靜快活?不但治生,即是寡慾清心之要。力持此法,更加一勤字,終身不取一毫非分之財,泰然自得,衾影無慚,不勝貪穢之富千萬倍耶?"(《官箴》,第5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