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在美國待的時間長了,就體會到什麼是民主、自由、人權和平等。想說什麼就可以說什麼,決不會因為說了「黨和政府」不想聽的話被抓進監牢。我發現,在美國你只要能夠勤儉辛勞,肯踏踏實實地工作,就可以真正過上小康的日子,就會有住房,有車子。
我們中國人有個很不好的缺點:妒嫉心重,由此造成不團結,「窩裡斗 」。中國人的窩裡斗可以說舉世聞名:有種說法,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就成了條蟲;因為三個中國人在一起就會互相鬥得不可開交,在內耗中喪失了起碼的戰鬥力,成了蟲。還有俗語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扛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講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原來認為,美國人直爽,崇尚平等競爭,可能不會有或者很少有妒嫉心。後來,在美國多住了幾年,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美國人照樣有妒嫉心,而且表現得更直截了當、更不加遮掩。
《同明星跳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
美國電視臺有兩檔收視率非常高的舞蹈比賽節目,很受人歡迎:一個是《同明星跳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由一個專業舞蹈家同一個文藝、體育......甚至政界的明星搭配成一個「對子」來參加跳舞比賽。專業舞蹈家要負責對明星的舞蹈培訓,共同練習、共同參賽。賽事由兩方面給與評判:在比賽現場,由專職裁判〔一般為三個〕給於評分〔最高為10分〕;同時,電視機前的觀眾可以打電話選擇自已喜歡的「對子」,而且觀眾的電話選票具有跟裁判差不多相等的決定權,每星期要根據觀眾的電話選票和裁判的評分淘汰一對得分最低的「對子」。
另一個節目是《你想你能跳舞嗎?〔S0 you think you can dance?〕》,也是由專業裁判和觀眾共同評判耒決定取捨的,裁判和觀眾的權力基本相等,但決賽的前四名完全由觀眾的選票決定。這個比賽沒有專業舞蹈家來搭配,雙人舞是由男女參賽者互相搭配。
這兩個此賽也體現了美國的民主精神,觀眾的選擇權基本與專業評判相等,比如淘汰對象必須是出自觀眾選票最低的幾個人中,決賽中的前幾名必須是出自觀眾選票最高的幾個人中。也就是說,一個參賽者如果專業裁判評分很高,舞跳得的確很出色,有水平;但觀眾不喜歡,他跳得再好,由於電話得票低,就可能被淘汰,甚至很早就被淘汰出局,無法進入決賽圈。向題是,觀眾的喜歡不喜歡並不是依據參賽者的舞藝高低而定,往往是依據參賽者外貌舉止:女的參賽者如果長得美麗動人的話,儘管舞跳得很好,但觀眾選票會出人意料的低。男的參賽者如果長得英俊瀟灑,加上舞姿出色,專業評判出分高,但觀眾選票會沒有道理的少。這個現象讓我這個新移民感到了驚詫不已,在我印象中,音樂舞蹈在美國社會上還是很普及的,我不相信美國人民的舞蹈欣嘗水平會這麼差,連起碼的好壞也分不清。後來,比賽看多了,我才恍然大悟,這是妒嫉心在作怪。女觀眾不喜歡美女參賽者,而男觀眾討厭俊男參賽者,都會產生妒嫉心。是妒嫉心讓男女觀眾不投所妒嫉的男女參賽者的票,造成才貌雙全的參賽者早早「出局」被淘汰。
這種妒嫉現象不但在觀眾中有,在專業評判中也有。我的孩子上班的公司女老闆是個所謂的「正宗」白人,她也喜愛看舞蹈比賽電視節目《同明星跳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她說,你看那個女的裁判員,她見到漂亮的美女參賽者,就會把評分壓低;如果看到她喜歡的俊男參賽者,就會眉開眼笑,把評分抬高。這種妒嫉心和愛慕心是表觀得如此的坦堂直率、毫無遮掩,有時倒會令人產生一絲欽佩。
在有一屆《你想你能跳舞嗎?〔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的舞蹈賽中,有一個俄裔男青年,人長得英俊,舞姿也優美,專業裁判的評價很高,的確是一個才貌雙全舞藝人才。可是正因為他是美男子,還在跳躍揮灑之間把上衣紐扣全部拉開,作了個裸露健美胸肌的「亮相」,刺激了小夥子觀眾,被電話選票拉下了馬,早早地被淘汰,連決賽圈都沒能進去。這個例子讓我充分地領教了美國人的妒嫉心是多麼厲害!
同樣在另一屆這個節目中, 還有一個前美國搖擺舞冠軍的女兒,在比賽中非常活潑柔美,裁判們一致評價很高,說她跳什麼舞都是最好最美的,但是可能她的稚氣未消天真美貌讓姑娘觀眾不喜歡,最後落得個「季軍」--「小三子」。其他還有不少類似的例子。
再看看美國當前大名鼎鼎的歌唱比賽《美國偶像〔America Idol〕》,看其名稱叫美國偶像,既然叫「偶像」,是叫人崇拜的,不但歌要唱得好,外貌上也不能太差勁。我連看了幾屆,發現那些得冠軍的「美國偶像」,除了一個後來得葛來美獎的唱鄉村歌曲的女歌手是才貌雙全配得上偶像稱號外,其他的「偶像」們不但唱得不能算是參賽者中最好的,而且其外貌實在令人不敢恭維:不要說讓人崇拜,有的簡直讓人目不忍睹。這些人似乎就是為了在比賽場上稱個第一,能為主辦人創造財富,此外似乎並沒有更高的存在價值,只是會讓人想起躲在民主後面的投票者們的妒嫉之心而已。
大約一兩年後,我在新的一屆《同明星跳舞〔Dancing with the Stars〕》電視節目中,發觀了在以前的跳舞比賽《你想你能跳舞嗎?〔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中被觀眾的妒嫉心淘汰的我上面提到的俄裔男青年和另一個同樣原因被淘汰的金髮小美人,還有那位應該排名第一,也是由於觀眾的妒嫉心被貶到第三名的前搖擺舞王的女兒,都被這檔節目聘請為專業舞蹈家,培訓並陪同明星跳舞。這個節目的主辦人可謂「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了並重用人才,可稱為是個美國式的伯樂。這個節目由於專業舞蹈家陪同各行各業明星的出色表演,艷麗亮眼、性感巧妙的服裝設計和充滿刺激懸念的緊張又滑稽的競爭氣氛,越來越受人歡迎,已從每年一屆壇為每年兩屆。
相似的情況在《美國偶像〔America Idol〕》中也有:沒有得第一的,頻頻在慶典、演唱會、電視廣告、頒獎儀式等場合歌唱,挺受人歡迎;而得第一的,在當年「餘威」未盡時出現過一、二次,以後就好像從觀眾的記了臆中消失了。
由此可以看出,同樣是妒嫉心,在中國的殺傷力〔根據在中國大陸幾十年的生活經歷〕可以大到至人於絕境死地,小的也會由於窮追猛打,死咬不放,對受害人在身心雙方造成極大的傷害。而妒嫉心在美國卻沒有那麼大的威力了,可以害人於一時,造成暫時的打擊,卻沒法至人於死地,傷人於一世。
日本人阿部次郎在《人格主義》一書中說:「什麼是嫉妒?那就是對於別人的價值伴隨著憎惡的羨慕。」
羨慕--並不是壞事,可以成為追求的動力,可以鼓厲自己發奮向上,把自己所羨慕的變成自已所擁有的。可是伴隨著的「憎惡」就不好了,憎惡就是恨,「此種恨使人對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對他人的災殃感到快樂」〔斯賓諾莎〕。這就是妒嫉的可怕之處:自已得病了,就希望別人病得更重,最好生癌;別人長得美,就想人家臉上被潑硫酸,讓人成《夜半歌聲》中的男主角;人家中彩票發財了,但願人一出門就被車撞死......
所以說,妒嫉中含有兩個因素:「羨慕」和「憎惡」。美國人長期受民主社會的影響,他們的妒嫉中,羨慕的成份佔的多 ,妒嫉往往會轉化為羨慕,轉化為對目標的追求。而中國人受儒家思想影響大,性格內含,深藏不露,到了末世時期,道德淪喪,人心敗壞,長期壓抑在心中的妒嫉就會變成赤裸裸的憎恨,變成吃人的惡魔,這才是真正可怕的殺人的妒嫉!
看更多平民的文章,參閱: 【星韻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