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建築工地的工人們在拆除腳手架。中國官方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光鮮,百姓是否感同身受呢?
中國國家統計局9月7日發布報告稱,中共建政60年經濟取得了輝煌成就。面對官方光鮮的數據與中國失業劇增、內需難振的現實矛盾,如何作解?對此本報採訪了經濟學家簡天倫博士,以下是他的分析。
臺灣25年前的人均收入
中國經濟近30年來發展相當快,截至2008年,經濟總量在世界排名第三,但是,中國仍屬中低收入國家。拿人均收入來說,2008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是2770美元,而最可比的臺灣,早在1983年,這個指標就達到了2880美元。
1949、1950年間,臺灣和中國國內經濟水平基本相當。而2008年,臺灣人均國民收入是17542美元。為什麼曾經相當的中國國內經濟,如今被臺灣遠遠地甩在後面?關鍵是制度不同。因為從中共建政的1949年到改革開放的1979年間,中國國內經濟單一,實行絕對平均化制度,政策是 "國家得大頭,企業得中頭,個人得小頭",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國內生產總值(GDP)很低,人們生活非常貧困。
前後30年冰火兩重天 鬆綁是關鍵
中共建政這60年來,GDP的年均增長速度是8.1%,但是,前30年的增長速度很慢。1949年到1978年間,中國基本沒有私營經濟,個人的任何技能、智慧、市場動力都被壓制,被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框框套牢了。上個世紀70年代,國民經濟頻臨崩潰的邊緣,GDP呈現零增長或負增長。當周恩來看到1975年經濟負增長的報告,讓秘書打電話給統計局,把經濟變成微弱增長。因為計畫經濟的路不通,走到死胡同了,所以中共改變政策,以維持它的統治。
1978年經濟改革後的30年,中國由社會主義所有制變成了公有制、私有制和合資共存,計畫經濟變成了所謂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得以部分發揮,GDP立刻迅速增長。所以說,中共建政前30年經濟的裹足不前證明了共產主義理念的瓦解。後30年經濟的發展,是中共鬆綁中國經濟的結果。
過度依賴出口投資 內需連年下降
中國GDP絕大多數的增長點都是出口和投資提供的。出口收入佔GDP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達到56.7%;投資也是每年大幅增長,持續10多年以超過30%的速度增加。因為真正個人收入增加和GDP增長相符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所以雖然GDP增加了,但是中國國內內需一直不足,而且連年下降。在上個世紀60和70年代,內需佔GDP的50%多,最近只佔到35%左右。以1979年到2008年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為例,在這期間,GDP平均增長9.8%,出口增長了18.1%,而城鎮居民收入只增加7.2%,農村收入增加更低。
尤其從1992年開始,中國官方大力推動出口、引進外資、對沿海城市提供大幅優惠政策,城鄉居民收入比從1985年的1.86倍上升到2000年的2.79倍,並持續上升到2008年的3.31倍。這只是中國統計局的數據,實際貧富差距擴大化更嚴重。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中國4%的人口佔有全國大約80%的財富。
財政得大頭 民眾得小頭
中國官方提到國家財政收入,稱是"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事實上,還是搞中共壟斷。比如,官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率一直是20%到30%,它超過中國GDP年均8%至9%的增長速度,更超過民眾收入的增長。這樣高速的財政收入的增長是以重稅賦、不管百姓的失業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為代價的。
鄧小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富起來的這部分人有太子黨、去當企業老總的黨政軍團幹部,他們把公司上市,通過股票圈錢。而最賺錢的是房地產,因為通過政府批地,所以權力順勢轉化成資本,完全明碼標價,然後分成。
相反,政府應該辦的民生大事,醫保、養老保險等社會福利現在卻非常薄弱,幾乎完全喪失。到2008年底,全國有醫療保險的只有3億1800萬人,有養老保險的只有2億1890萬人,就是說大約11億中國人沒有醫療和養老的保障。
當百姓的房屋被強拆、耕地被強圈,雪上加霜的是,出口出不去,從事加工業的人員失業。據中國官方統計,僅廣東一地就有2000萬人下崗,這還不包括勸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