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和陳賡的關係,複雜且有戲劇性,精彩曲折,煞是好看,從中可以看出點世道人心。
左起彭德懷、賀龍、陳賡、王震
當初,蔣是黃埔軍校校長,陳是其最寵愛學生,是黃埔"三傑"之一,也有人說是"三陳"之一(其餘二陳分別為陳誠、陳明仁)。陳炯明叛變,黃埔軍校學生東征平叛,蔣親往第三師督戰,結果該師被林虎部擊潰,蔣急火攻心當場便要"殺身成仁",幸虧陳眼明手快下了校長的武器,背著他一路小跑衝出了包圍圈。
這一回合,陳對蔣有大恩,雖說學生救老師,天經地義,古即有"單騎救主"的美談,但畢竟是救命之恩,蔣欠了陳一個大人情。
誰知此事沒過幾天,一份黃埔軍校學生花名冊和共產黨員的名單擺上蔣的辦公桌上時,他頓時就傻了眼:陳賡竟然是共產黨。這下他吃驚不少,但是只批了個 "此人不宜帶兵"幾個字,也沒做其他處理。隨後,這份花名冊被陳看到,於是,他以母親病重為由請假回家。蔣明知他發現了自己的秘密,但因為他的"救命之恩 ",不僅准假,還送來船票、路費,外加一張委任狀:"茲委任陳賡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中校隊長"。
第二回合,蔣沒有因為陳與自己政見不同而對陳有其他舉動,算是一報還一報,二人扯平。
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陳立即公開宣布退出國民黨,毅然參加反對蔣的南昌起義。蔣聞知此事後,不止一次地對人說:"陳是個人才,救過我的命,我非常器重他,可他政治上糊塗,跟著共產黨跑了。"言語間不勝唏噓。
1933年3月,陳率部和蔣的手下在鄂豫皖打了兩年的仗,戰鬥負傷後在上海醫治時,又被蔣的手下特務"捉"了回來,蔣特意在南昌行營接見了陳,表示:"你是校長的好學生,雖然政治上犯了錯誤,我可以原諒你。"陳冷冷地回答:"我不需你原諒。"蔣又說:"只要你願意,我可以隨便讓你指揮任何一個師。 "陳堅決地表示,決不背叛共產黨,也決不參加國民黨。蔣念陳昔日的救命之恩,沒有殺他,指示部下放鬆了對陳的監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讓他逃了出去,眼睜睜地讓他繼續帶兵與自己作對,在戰場上與自己的手下兵戈相見。
這是蔣陳交往的第三個回合,此一回合,蔣對陳恩莫大焉,陳則負蔣太甚。蔣不殺陳,頗有古君子遺風。
陳於1961年英年早逝。談及此事,陳的女兒陳知進用了"慶幸"二字。陳知進說:"父親不早死,以他的經歷和性格,‘文革'肯定會受到大的衝擊。母親因為父親,被定為特務,下放到長葛五七干校,一直到林彪事發,才回到北京。"
比照蔣對陳的做法,我們除了唏噓感慨之外,亦無話可言。
中國古人,最講君子小人之分,最重君子之交。君子絕交,不出惡語。故小白不記前仇用管仲而霸齊國,曹操不食前言放關羽而走華容。此四人者,皆君子大丈夫也。相反,鴻門宴上,項羽不顧范增數次示意放走劉邦,最終有垓下之圍,烏江之戰,上演了一出"霸王別姬"的千古悲劇,劉邦也以一個流氓皇帝的形象定格在中國歷史上。
君子往往難勝小人,正人往往不敵流氓,千古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