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寶馬只是傳說嗎?(圖)

作者:歐洋 發表:2009-08-04 20:4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唐代名畫《照夜白圖》

從漢代開始,一直流傳著西域汗血寶馬的神話,宛如一段傳奇,在無數文學著作中演繹著,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就寫有《天馬歌》:"天馬出來月氏窟,背為虎紋龍翼骨,嘶青雲,振綠髮,蘭筋權奇走滅沒。"宋代司馬光的《天馬歌》則寫道:"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龍種骨更奇,網絲舊畫昔嘗見,不意人間今見之。"那麼,汗血寶馬是傳說還是真有其事?

傳言中,汗血寶馬前脖部位流出的汗呈血色,故得名。在古時,先人曾將汗血寶馬稱為天馬、大宛馬(大宛為古西域國名,在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史記》曾經記載,大宛馬"其先天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後,肩膀位置慢慢鼓起,並流出像鮮血一樣的汗水。而據《漢書》記載,大宛國貳師城附近有一座高山,山上生有野馬,奔躍如飛,無法捕捉。大宛國人春天晚上把五色母馬放在山下。野馬與母馬交配了,生下來就是汗血寶馬,肩上出汗時殷紅如血,脅如插翅,日行千里。

汗血寶馬在我國古代具有尊崇地位,傳言為了爭奪汗血馬種,在漢代甚至曾經為之引發了兩次戰爭。據說漢武帝曾派遣一百餘人的使團,帶著一具用黃金做的馬模型前去大宛國,希望以重禮換回大宛馬。一行人經過4000多公里的陸地行軍,方才到達大宛國首府貳師城(今土庫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誰料大宛國王因為愛馬心切,不願意用大宛馬換取漢朝的金馬。更意外的是,漢朝使臣在歸國途中遭遇劫匪,不但金馬在大宛國境內被劫,使臣也被殺害。漢武帝聞知消息怒髮衝冠,遂派遣大將李廣利率大軍遠征大宛國,最終迫使大宛國同意向漢朝提供良馬。

經過血戰得勝而歸的漢朝軍隊一共挑選了3000匹良馬運回中原,但經跋涉之後,抵達玉門關時僅餘1000多匹。終於得到汗血寶馬的漢武帝賜名汗血寶馬為"天馬",並讓汗血寶馬等西域良馬與蒙古馬雜交,培育出山丹軍馬。從此,中原的馬種得到改良,漢代的生產力和軍隊的裝備也因此大幅增強。

由此,進入中原的汗血寶馬名聲大振,在許多朝代與許多歷史事件中都有聲名傳播。例如在唐朝,唐玄宗與寧遠(大宛)國王和親,寧遠國王則向玄宗獻了兩匹汗血寶馬,玄宗為兩馬取名為"玉花驄"和"照夜白",它們還被畫進了唐代名畫《照夜白圖》。

汗血寶馬從漢朝進入我國一直到元朝,繁衍生息上千年,但近代以來,史料中已很難見到汗血寶馬的名字,汗血寶馬在我國幾近絕跡。不過,據專家介紹,汗血寶馬並沒有消失,而是一直存在的。土庫曼斯坦和俄羅斯現在還有上千匹汗血寶馬,只不過在當地汗血馬被稱為阿哈馬。

關於汗血寶馬流汗如血的傳言,專家分析,馬在高速奔跑時體內血液溫度可以達到45℃到46℃,但它頭部溫度卻恆定在與平時一樣的40℃左右。據此,有關動物專家猜測:汗血馬毛細而密,這表明它的毛細血管非常發達,在高速奔跑之後,隨著血液增加5℃左右,少量紅色血漿從細小的毛孔中滲出也是極有可能的。也有人認為,"汗血"現象是受到寄生蟲的影響。清朝人德效騫也在《班固所修前漢書》中表示,汗血現象為馬病所致,即一種鑽入馬皮內的寄生蟲,這種寄生蟲尤其喜歡寄生於馬的臀部和背部,馬皮在兩個小時之內就會出現往外滲血的小包。



来源:北京晨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