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4月8日公布的報告指出,雖然中國最近提高了扶貧標準,但是新的貧困線依然難以達到國際標準。
貧困線與世行標準差距懸殊
根據世行的這份報告,按照2005年的美元購買力計算,中國仍然有2.54億人每天的花費少於國際最新貧困線,這個數字遠高於中國官方估計的農村1500萬貧困人口。
世行指出,在2008年底之前,中國官方確定的貧困線為人均年收入785元人民幣,與世行推薦的每天人均1.25美元的貧困線相比,差距極為懸殊。儘管中國官方剛剛將貧困線提高到人均年收入1196元人民幣,但世行認為,這一新劃定的貧困線依然偏低。
毫無疑問,中國的貧困線標準遠遠低於現實的生活需求。按人均年收入1196元人民幣計算,相當於每天不到4元。這點錢在百物騰貴的中國,連柴米油鹽等基本生活費都不夠,維持生活相當困難。
中國的兩極分化嚴重
在現階段,中國社會呈倒T型結構:整個最底層的普通勞動階層在社會結構中所佔的比例為90%左右,中產階層佔7%左右,政府行政機構中高層公務員佔 2.1%,富豪佔0.3%以內。 波士頓諮詢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發布的「2006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中國0.4% 的人口掌握了70%的財富,中國也因此成為全球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家。
2006年4月初,中國國務院研究室和社科院合作完成的一份調查報告披露:至2006年3月底,內地私人擁有財產 (不包括在境外、外國的財產) 超過1 億元以上的有3220人,其中的2932人,即大約91%是高幹子女。該報告還指出:中共的黨政幹部已經成為社會特權有產階層,官僚特權階層的年收入是當地城市人均收入的8∼25倍,是當地農民年均收入的25∼85倍。
中國經濟學家仲大軍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世界銀行的這份報告只能說明中國在進入90年代後期後,進入了一個追求少數人致富的歷史時期,使中國的社會發展出現了極大的不均衡。少數人成了暴富群體,但是還有大批農村的、城鎮的勞動群體,仍然處在一個貧困狀態。所以說近十幾年來,出現了嚴重的貧富分化。"
按照世行的貧困線標準,中國的農村貧困人口依然佔全國貧困人口的90%,城市居民中的貧困人口僅佔全國總貧困人口的1%到3%。世行還指出,儘管中國的農村地區更為貧困,但整個國家的財政體制卻繼續偏向城市。
世行還建議,中國應該再增加扶貧投資1546億元人民幣,而這個金額大約只佔中國2007年中央和地方總稅收的3.1%,佔2007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0.6%。
雙重標準:"中國特色"和"與國際接軌"
有社會評論人士指出,中國官方之所以堅持貧困線劃分的中國特色,主要是為了彰顯政績。貧困線愈低,貧困人數愈少,政府的政績就愈大,所以,當局以所謂的中國特色為由,人為地壓低貧困線標準,使中國貧困人口一直徘徊在1500萬左右。這個看上去很美的數字,實際上是一捅就破。
評論人士還表示,貧困線之爭反映了政府在制訂政策的時候手裡的兩套標準,一套是「中國特色」,一套是「與國際接軌」。中國設定的貧困標準並沒有與國際接軌,實際上是政府選擇性地要"中國特色",而不要"與國際接軌"的真實寫照。正如公眾所詬病的,漲價接軌,降價不接軌,對政府面子有益的就接軌,有損政府面子的就不接軌。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官字兩個口,愛怎麽說就怎麽說,怎麽說就怎麽有理,但老百姓卻遭了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