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南方冰雪災害、四川地震、豆腐渣工程、西藏鎮壓、抗議奧火、奧運假唱、三聚氰胺和楊佳案等亂象叢生中過去。很少有人注意到,這一年中國有一個重大的地質學發現在國際上引起重視。這就是發表在11月7日出版的世界頂級學術刊物《科學》上的一篇論文,題目是《A Test of Climate, Sun, and Culture Relationships from an 1810-Year Chinese Cave Record》 (從1,810年中國岩洞記錄看氣候、太陽和文化的關係)。
事情是從甘肅隴南開始的,就是今年數萬民眾抗暴的地方。不過這一次是在一個遠離鬧市的地方。隴南有個溶岩地貌的萬象洞。2003年,研究人員在洞內採集到了一支相信是從公元190年開始生長的石筍。石筍的生長受季節的變化,就像樹木的年輪。分析其化學成分可以重建氣候變化模式,特別是帶來農業生產必不可少的雨水的亞洲季風。蘭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將1,800年間的季風和朝代的變更作了比較併發現其中的相關性。
研究人員發現,亞洲季風在公元860年突然降到最低點,然後保持穩定在低水平,之後又在910年到930年之間突然下降。這段時間正好對應唐王朝衰落。研究人員將910年到930年這一時間段稱為"唐末弱季風期"。類似的情況發生在元和明這兩個朝代的衰落時期,如1350年到1380年的"元末弱季風期"和1580年到1640年的"明末弱季風期"。而北宋開始的幾十年,人口和稻米產量都大量增加,正好對應了公元960年到1020年的"宋代強季風期"。
蘭州大學的研究並不是第一次發現這個規律。2007年,德國研究人員通過對取自廣東省湛江市西南部的湖光岩瑪珥湖的岩芯樣品的分析,同樣得出了唐朝滅亡和季風減弱有關的結論。更早的時間,中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於1973年發表了《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該文章揭示了中國歷史上氣候冷暖約400年至800年的週期循環和其中週期為50至100年的小循環。人們發現,這個週期和歷史上國家離合興衰有密切的相關性。
信奉馬列主義階級鬥爭學說的也許會對此嗤之以鼻。我們曾經被教導說,農民起義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動力。農民和地主階級之間的鬥爭是秦以後、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鴉片戰爭以後又增加了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而地主階級則被叫作封建主義,合稱三座大山)。要知道,中國共產黨進行革命進而奪取政權的全部理論基礎就建立在這個說法之上。中共沒有統治的合法性。其統治不是建立在民授的選票上,也不是建立在神授的天意上,而是建立在其奪取政權的"合理性"之上的。不過這個"合理性"的基礎階級鬥爭學說很可能是個徹底的謊言和幻像。即使改朝換代是由農民起義引發的,引發起義的卻不是階級鬥爭而是寒冷或乾旱引起的飢荒。
現代科學的發展,使人們忘記了人類發展進程是多麼容易被看不見的力量左右或改變。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既不是武器,也不是毒氣,卻很可能是在參戰各方軍營內同樣肆虐的西班牙流感。那場現在證明就是禽流感的流行病最終造成了幾千萬人的死亡,並使各國政府無法再把年輕人徵召到流感偏愛攻擊的軍營。
改朝換代這樣重大的事件,只要調節一下季風的強弱或者氣溫的高低就可以完成了。誰在控制調節器呢?
看中國首發 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