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記者王亦笑/陳錦緣報導】11月19日,來自紐約的陳永明從眾多高手中脫穎而出,在新唐人電視臺首屆"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魯菜系的決賽中獲得金獎。獲獎後,陳永明在欣喜"十年磨一劍"的苦功,終於迎來大家的認同之餘,不忘與我們一起分享他的成功之道。
遵循傳統,菜亦有"道"
在這次大賽中,我基本遵循傳統的烹飪技法,因為傳統的烹飪技法,不管是魯菜、粵菜,或者是川菜,都有十種、二十種、甚至三十種以上的烹調技法,這些技法是先人們留下來的。他們留下來的一切東西,都有"自然道理",他是根據這些生物和植物不同的生長週期和特點來決定烹飪方式的,取用的都是它最好吃的地方、最嫩的地方,並且根據季節的變化研究出來的烹調方法,裡面都有很深的學問和文化傳統,這不是我們現代人所能想像的。
我們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的文化歷史,這是我們民族的瑰寶,我們後人需要慢慢的去挖掘、去繼承,然後去發揚光大。在佛教裡,蓮花代表著一種祥和之氣,在中國古代的許多宮廷中都種著蓮花,因為它代表了出淤泥而不染。我的這道菜其實是宋徽宗時宮廷中發明的一道菜。
我知道新唐人舉辦這次大賽是希望恢復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我也選擇了非常復古的方式。我也就遵循著這樣的理念在做,也許我做的菜不是很富麗堂皇,不是很華麗,但是那裡面有我的心,那是對吃菜的人的一種愛心、一種關心,這樣做出的菜,味道才是最好、最美味的。
現在的菜餚普遍比較花俏,但是往往只"重其表而不重其裡"。尤其在美國,所有的菜餚都好像要隨著時間、潮流去變化,不能形成傳統,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這就要遜色很多了。當然,與時俱進是一種好現象,但是凡事都要保留他的"根",不管是做菜也好,還是做哪行哪業也好,"根"要正,基礎要牢,做事要紮紮實實,那就會有所成就,這就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
心態平和,不重得失
這次參加新唐人大賽的經歷非常奇妙,我進了比賽場地"萬壽宮"之後,就發現我自己處於一種非常祥和的心境之中,就感覺進到了另外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就像一團霧,又像一團棉花,總之,就是一種看不到、摸不著的感覺。然後,我就覺得我的心一下子很平穩,很平和了。當我看到電視直播的時候,我就想:拿不拿名次不重要,為發揚傳統文化,貴在參與。然後就像在家裡的感覺一樣,一點都沒有慌。
其實不管做什麼事情,想要做好,保持平和的心態是很重要的。有很多事情,退一步和進一步的結果是一樣的,就是說,學會包容,學會平和,看待得失時,學會自己吃一點虧。我在想,如果每個人都會退一步,吃點虧,那這個世界會變得非常美好。慢慢的,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做什麼事情,就讓人家先來吧。
苦練根基,水到渠成
我今天的成就,也是一點一點積累和磨練出來的。我練刀功的時候,手裡拿一把刀,刀上系一塊磚,下面是一盤水,如果手力不支,磚碰到水,就會被師父罵。大概練了幾個月後,感覺拿刀比較穩了,然後師父開始教我切薑絲,就像達芬奇畫蛋一樣,我也得不停的切薑絲,不停的切,後來終於有一天我切過之後,薑絲細的可以穿針了,我師傅說你的刀工差不多了。
可是我都養成習慣了,站那沒事的時候就忍不住就拿著姜切,然後我就繼續切,切到最後忽然間我又發現我切的姜可以看到字了,就是薑片薄到透明的程度了,這不是傳說中講的,真的可以做得到。這樣的苦練之後,我就具備了紮實的基本功,切東西會比別人穩,走刀的速度也快,像刨花機一樣,但又很均勻。做菜的火候也同樣是經過了漫長的時間磨練出來的。
文化尋根,夢迴宋朝
我的自選菜"牽手紅蓮"是取自《東京夢華錄》。《東京夢華錄》是北宋一種飲食的膳食譜和北宋的歷史的人文記載。這道菜是宋朝宮廷裡的御廚根據宋徽宗的兩句詩研究出來的,詩文叫做"天碧銀河欲下來,牽手紅蓮映樓臺。"後來成就兩道菜,就是"天碧銀河"和"牽手紅蓮"。
我的"牽手紅蓮"的作法,就是追尋古人的作法,包括蓮花是先烤後炸,而不是直接炸出來,所以感覺上像是蓮蓬上面灑了一層奶油似的,味道很好。我做的那個雞也是同樣的道理,整個的搭配我也是用古人方法,沒有加特別的佐料,就是五種香料醃製出來的,所以它的口味是非常純正的,假如你閉上眼睛品嚐這道菜,就像是回到了千年前的宋朝一樣。
做菜在我心目中是一種藝術,藝術是無界的,是超層次的,藝術的升華是不分種族、不分膚色、不分信仰、不分所有的東西,然後總的融合在一起才會是一個偉大的藝術。新唐人電視臺遵循了這樣一種理念,並且在系列大賽中開創了我們"文化尋根"的里程碑,這在我心理是最高興的事,作為炎黃子孫,我覺得我有責任去發揚我們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