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攀升加上震災 中國貨幣政策左右為難

作者:郭萍英 發表:2008-05-30 23:2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居高不下的物價加上百年罕見的大地震所造成的慘重災情,中國大陸宏觀經濟調控難上加難,貨幣政策是否因而出現變化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維持經濟穩定的發展顯然已是北京當前施政重中之重。

四川省汶川縣五月十二日發生規模八的大地震,造成六萬多人不幸喪生以及兩萬餘人失蹤的慘劇,因地震而受傷的人員更高達三十多萬,光是房屋倒塌或毀壞的數目就超過百萬間,至於對經濟的直接或間接損失各方說法不一,保守估計將超過人民幣兩千億元。

在川震之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明顯出現過熱的情形,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上漲率節節攀高,根據中國統計局的資料,今年以來的CPI 上漲率平均高達百分之八,遠超過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訂下的全年控制在百分之四點八水準,通貨膨脹陰影不僅如影隨形,而且有變本加劇的趨勢。

北京為了緩和消費者物價上漲,進一步消除通貨膨脹問題,積極進行經濟宏調,透過貨幣政策及其工具的運行,除了多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加息之外,並不時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票據等方式,回收市場過剩的流動性。

在人民銀行、中國財政部、中國銀監會等相關財金單位的協調與配合下,中國大陸一路走揚的物價上漲情形雖然仍是"居高不下",但至少不再向上躍升;中國統計局以及分布各省市的地方統計局傳回的統計均顯示,過去引發物價大幅上漲的一些農產品價格已持穩,有些食品類價格甚至有回軟的現象,一般預料,下半年的CPI 上漲率可望明顯回落,通貨膨脹問題應可有效獲得紓緩。

不過,一場百年罕見的特大地震,慘重的災情打亂了北京的經濟宏觀調控腳步,愈來愈多的數據顯示,這次震災遠遠超過當初的估計,相關的人員、財物以及各項經濟損失等等不斷向上攀升。而因地震所造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到底對經濟的影響有多大,至今尚無確切的數據,至於因地震損失可能對物價的衝擊仍有待進一步評估。

摩根大通五月二十六日公布的兩岸三地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四川大地震比很多人最初預計的要嚴重,據估計單是直接經濟損失將達到人民幣二千億元,超過今年年初雪災所造成的一千五百一十億元的損失額。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穆虹二十九日在國務院的記者會中表示,預計這次地震造成的損失將成倍於今年春天雪災造成的損失,估計要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災後重建的主要任務。至於災情的具體損失仍在統計中,權威部門會在一定時候拿出一個相對準確數字。

他認為,儘管這次地震特別嚴重,損失特別巨大,尤其是給災區、特別是重災區的存量資產和生產設施造成極大的破壞,但四川在中國大陸 GDP總量中所佔的比重大概是百分之四左右,重災區所佔比重大概只佔千分之幾,所以這次災害的確會對中國大陸 GDP造成一些影響,只是影響有限,也不會對CPI 上漲率形成很大的影響。

然而,中國大陸媒體刊出花旗集團最新的研究報告認為,由於預期中國在四川地震後將加緊災後重建投資,增加物價壓力,花旗大幅調高中國二零零八年和二零零九年的CPI 上漲率的預測,分別由原來的百分之五點八和百分之三,調高到百分之七點四和百分之五點七。花旗同時相信,北京會採取更多干預措施以保證物價的穩定。

儘管如此,也有人認為中國大陸五月份的 CPI上漲率可能不增反降,中國證券報引述興業銀行的分析指出,得益於蔬菜、水果價格繼續明顯回落等因素影響,五月份 CPI可能大幅低於市場預期,預料在百分之七點四左右。

面對CPI 居高不下以及如影隨形的通貨膨脹陰影,加上大地震所帶來的經濟衝擊,北京的貨幣政策似乎面臨左右為難的困局,一方面要嚴格控制流動性,避免物價的再度走揚,另一方面,災區的重建在在需要資金的挹注,且重建時日既久,所需的資金也相當龐大,兩者如何調和,取其利而避其害,考驗中國領導人的智慧,而讓中國大陸經濟持續保持平穩的發展無疑已是北京當前的最重要課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