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賢冠』也是中華服飾藝術史上重要的冠式,在漢代已頗流行,上自公侯丶下至小吏都戴進賢冠,魏晉南北朝繼之,在唐丶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但其形式也在變化之中,到明朝演變為『梁冠』。
古代禮制講進賢冠,常說它前高 7 寸,後高 3 寸,長 8 寸。這裡的長是指帽梁的長,與前高 7 寸,後高 3 寸的帽緣相接,就成為前高後低的斜勢,形成前方突出一個銳角的斜俎形,稱為「展筒」!展筒的兩側和中間是透空的。
在西漢,這種冠帽只罩套在頭頂的髮髻上,用帽頍繫於頜下以固定之,戴上之後並不牢固。東漢時期在冠帽下面加平上幘,等於在冠下加了帽座。「幘」在古時本是勞動人民,用來紮裹頭髮不使散亂所用,兩端有帶子可以從頭上繫於頜下。秦時武士用赤帕裹頭,從前額向後腦包裹時疊出一條裝飾邊,稱為「顏題」。
西漢時戴幘並不把頭頂全包住,因為幘也常是空頂的。據《續漢書·輿服志》記載,西元前 48 年「劉奭」(shì音是)當皇帝(即漢元帝),因他的額上有壯發,常戴幘以為掩護,群臣仿之。這時的幘質料和做工當然就講究起來。
到西元9年「王莽」篡漢,他頭頂禿髮,故把軟幘襯裱使之硬挺,將頂部升高作成介字形的「帽屋」,這樣可以把禿頂掩住,這種有介字形帽屋的幘就是「介幘」。《續漢書·五行志》說延熹年間(西元158年至166年),【京師幘顏短耳長",就是前低後高的式樣。】《續漢書·輿服志》又說魏孝文帝(西元471年至500年)時,又把顏題增高丶顏題延長到後腦部位時再升高立起,使兩邊縫接處豎立成三角形尖耳狀,稱之為「耳」,在耳的下方即帽圈的後面縫上披幅,名為「收」!
東漢的進賢冠可說是「展筒」與「介幘」結合的冠式!從出土人物雕塑和繪畫資料來看,晉代的進賢冠,冠耳已急劇升高,其高度與展筒的最高點相齊,展筒外廓由原來的 ═ 形變化成 Λ 形,及至唐代,冠耳逐漸擴大並由尖角形變成圓弧形,而展筒則逐漸降低縮小,把介幘的屋與進賢冠的展筒融成一體,形成一種由顏題丶帽屋及帽耳組合的新冠帽,即唐代的「平巾幘」。
来源:山因養鶴多藏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