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白雀鄉小梅口,是太湖邊的一個漁民聚集區。記者順著剛鋪好的沙子路走向湖邊,遠遠就望見一片綠色。走近後發現,在肉眼所及的範圍內,湖面上儘是綠油油的藍藻,囂張地漂浮在水面上,隨波蕩漾。
去年藍藻大暴發引起無錫自來水危機,太湖一度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然而,記憶還未退去,"綠魔"又再次悄無聲息地襲來。據新華社報導,太湖西南部的部分水域再度出現大面積藍藻。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太湖仍有藍藻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
藍藻又來了,它對江浙兩地沿太湖群眾的生活有何影響?人們對此又抱有怎樣的心態?記者為此展開了沿湖調查。
"雙手入水:好像塗了一層綠漆"記者目擊湖面藍藻氾濫
從小梅口沿太湖岸邊,近20分鐘的車程內,向太湖裡望去,記者看到大片的藍藻,濃度不一,薄如膜,厚如漆。隨著波浪起伏,緩慢地向岸邊漂來。
最誇張的一處,由於一艘廢棄漁船擋住了風浪,大片藍藻密集聚攏在一塊,似綠色濃漿一般,微風吹來,紋絲不動。把一根灰褐色樹枝浸下去,拿上來猶如從染缸中取出,整根都成了綠色。岸邊的石頭也染成了綠色,上面還堆積了一層有近3厘米厚的藍藻。記者抓了一把,竟像泥漿一般粘稠。把雙手插入水中,再提起時,就好像塗了一層綠漆。
在長興夾浦鎮太湖大堤上,我們碰到一位姓楊的青年農民,他身著皮衣,背著電瓶,正到大堤內側的小河溝裡去捕魚。他告訴我們,十多年前,湖邊有好多魚蝦好抓,吃起來味道也很鮮美。現在湖水太髒了,沒什麼魚好抓,即使抓到一些,味道也沒有小河溝裡好。
得知記者專程來看藍藻,他有些不以為然地說,每年這個季節就會出現藍藻,大家都習慣了。現在還好,是活的,到七八月份,水溫一高,就會死亡腐爛,"南風一起,臭味四處瀰漫,那個味道很嗆人!"
"一般來說,五六月份太湖藍藻開始較大面積暴發,不過就目前情況看來,今年似乎是稍稍提早了些。"在採訪中,湖州市水質監測站有關工作人員態度比較謹慎:"作為一種自然生物,太湖藍藻年年都有。今年情況會怎麼樣目前還不好說。我們也在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