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遵信先生1989年學生運動期間在北京大學演講。左下角戴眼鏡手執麥克風者為學生領袖封從德,背向鏡頭者為王丹。(俞梅蓀提供)
二OO七年十月二十八日十六時,包遵信先生因突發大面積腦溢血,醫治無效,於北京逝世。一個月前,我和之虹去協和醫院看望老包,恰遇張顯揚先生也去看望老包,我們還在一起對中共十七大作了預測。幾天前,曉波通知我,老包從協和醫院出院的次日,就因突然摔倒而昏迷不醒,再次送到醫院搶救。我們感到非常的意外,同時祈盼他能夠像上一次腦幹出血那樣死裡逃生。然而,噩耗傳來,老包就這樣匆匆離開了我們。
早在一九八O年代中期,我就讀過老包有關思想史的文章,但給我以更大啟示的,是他以行動來書寫歷史的創造性實踐。秦暉在「實踐自由:再祭李慎之」中說,自由主義當然不能說不需要自己的「神學家」,但更需要「聖徒」。聖徒主要不是信仰的論證者,而是信仰的實踐者,但在基督教歷史上聖徒的貢獻決不亞於神學家,而聖徒之難得則遠過於神學家。中國的自由主義需要「理論原創性」,但更需要「實踐原創性」。
走向未來叢書破土而出
由老包擔任主編的《走向未來》叢書,是改革開放以來由民間組織編輯的第一套叢書,也是公民社會在中國重新萌生的一個重要標誌。在《走向未來》破土而出之後,數以百計的由民間編委會組織編輯的叢書隨之跟進,一九八○年代後期的中國出版界出現了幾十年未見的繁榮景象。我和楊百揆、李盛平等人所撰寫的《西方文官系統》,曾有幸成為《走向未來》叢書的一種。此後,我們又以老包為榜樣,編輯出版了《二十世紀文庫》、《外國著名思想家譯叢》、《現代化與政治發展叢書》等十幾套叢書、幾百種圖書。
一九八八年,我所在的北京社會經濟科學研究所在蛇口舉辦了一次小型的「京滬港現代化理論學術沙龍」,出席的學者有北京的包遵信、張顯揚、陳子明、王軍濤、劉衛華、劉力群、楊百揆,上海的陳奎德、黃萬盛、許紀霖、陳峰,香港的程翔、鄭宇碩等人。在這次會議上,我和軍濤與老包有過多次促膝長談。我們雖然在年齡上相差一二十歲,但思想和心靈是息息相通的。我們一致認為,中共的極權專制統治,是延誤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主要原因,而出路是以民主憲政來取代一黨專政。
站出來支持學生的知識界領袖
一九八九年五月中旬,天安門廣場的學生絕食活動已經持續多日,各方麵人士通過各種管道找到我和軍濤,要求我們以四五運動、民主牆運動、高校競選運動過來人的身份,勸說學生停止絕食,把民主運動引向更加理性的途徑。我和軍濤認為,由我們來做這件事,份量是不夠的,需要有更具威望的知識界領袖出面。在當時的知識界領袖人物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老包,把這個想法和他一說,他欣然表示同意。我們都認為,要想說服學生,首先要和學生站在一起。因此,我們請了學生領袖到薊門飯店參加籌備會,大家共同商議有沒有必要成立聯席會議。當局宣布戒嚴後,五月二十二日晚上,我和老包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臺基上發表了講話,表示對學生運動的支持,並建議成立首都各界愛國維憲聯席會議。
同在秦城作囚徒
一九九一年四月,當局把我和軍濤、任畹町、老包和王丹從秦城監獄轉往北京市第二監獄關押。獄方為了強制改造我們,一進監獄就把我們關在懲罰犯人的緊閉室裡。當時,緊閉室的二十幾個小號全部騰空,只關我們五個人,隔幾個小號關一個人。他們沒有想到,這樣一來,反而給了我們一個互通資訊的機會。我們彼此見不到面,卻可以聽到每個人的喊話。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稀聽到了老包的聲音,心裏就有一股暖流在湧動。從禁閉室下到大隊後,我們幾個人一個人分到一個大隊(一座樓),每個人接見家屬的時間都不在同一天,我曾經在窗戶裡遠遠地見到老包的身影,卻無法和他說話。
一九九五年,老包已經刑滿釋放,我也處於第一次保外就醫期間。我參與了由老包領銜,有王若水、徐文立、陳小平、劉曉波、周舵、吳學燦、閔琦、沙裕光、廖亦武、金橙等十二名知識份子連署的兩封致八屆人大三次全會的政治反對派公開信。一封是「反腐敗建議書」,另一封是「廢除收容審查保障人身自由建議書」。此後,我被再次收監和軟禁,直到二○○二年十月,才有機會與老包見面暢談。
為知識界的萎縮而悲傷
二○○三年,老包在為《浴火重生》所寫的序中指出: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人們普遍讚許英雄,而且也確實湧現了許多英雄。可是到了九十年代,就再也聽不到這種呼喚與讚許了。最讓人心寒的還是知識界,他們中不少人不但隨風轉向,而且還以「反思」的名義,清算起八十年代的思想啟蒙與文化批判,認為那只是「浮躁」,是「激進」。於是紛紛躲進了書齋去作學問,據說那才是真學問、純學問,最終成果如何不清楚,只知道一時知識界「精神狀態普遍不良,人格的萎縮,趣味的粗劣,想像力的匱乏和思想、學術的失語」,正是其矚目的表現。老包為此而感到悲傷。他寫道:「歷史處於這樣的關鍵時刻,也正是民主志士、當代英雄此伏彼起,成千成萬地湧現與成長的時代。我們為這些英雄的湧現與成長感到鼓舞,有了無數這樣的英雄,中國憲政民主的希望就有可能實現。」在我看來,從一九八○年代率先開拓公民社會的空間,到在八九民運中成為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的領軍人物,再到近十幾年來始終不渝地推動民主運動和維權運動,包遵信先生正是我們這個轉型時代最需要的「憲政英雄」。
包遵信生平
生於一九三九年九月安徽巢縣。一九六四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就職於中華書局、國家出版局研究室、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曾任《讀書》副主編、《中國哲學》主編、《走向未來叢書》主編、顧問,《文化哲學叢書》副主編。一九八九年參加天安門民主運動,被指控為「黑手」,判刑五年。出獄後從事學術研究、寫作,一直參與人權活動。曾發表百萬餘字的中國思想史方面論文。一九九七年臺灣出版著作《六四的內情》。
来源:開放雜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