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10-14 04:23:58作者:
花生通常被認為是十六世紀才從南美洲傳到中國。不過,近日經專家確認,從距今兩千一百多年的西漢景帝葬坑出土的農作物裡已經有花生。
陝西漢陽陵博物館副館長王保平指出,漢陽陵至今探明一百九十三座各類從葬坑,二十多座已挖掘或試掘,其中兩座內有糧倉;而帝陵東側的十五號坑,有導官令印(導官為漢官名,掌御用和祭祀的米食)、大量侍從生活用具和豬狗羊等陶俑,以及稻、麥、谷等大量糧食出土。
一九九一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這項一九九零年的挖掘結果,引起美國奧勒岡大學一名從事玉米研究的專家的注意,他研究照片中的穀物後,認為其中含有玉米。
根據他的說法,考古人員從中提取一些穀物樣本研究,但沒有發現玉米,反而發現二十多粒類似花生的植物種子。這些種子保留完整的外形,與現今的花生極為相似,但因為年代久遠已經碳化,一時難以證實是不是花生。
後來,考古人員將這些種子交給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鑑定,有生物、地質、化學等方面的專家參與鑑定,但鑑定過程十分艱難,直到最近,這些種子才被確認是花生。
報導說,東亞農業史研討會近日召開,這項發現引起專家關注。
王保平說,由於漢代事死如事生,隨葬品多依照現實生活的式樣入葬,在高級別墓葬中經常發現碳化的糧食作物,但這是首度發現漢代就有花生。
漢陽陵是西漢第四個皇帝─漢景帝劉啟與皇后的合葬墓園,面積達十二平方公里,是目前發現最完整的西漢帝王陵園,相當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長安城的三分之一。
陝西漢陽陵博物館副館長王保平指出,漢陽陵至今探明一百九十三座各類從葬坑,二十多座已挖掘或試掘,其中兩座內有糧倉;而帝陵東側的十五號坑,有導官令印(導官為漢官名,掌御用和祭祀的米食)、大量侍從生活用具和豬狗羊等陶俑,以及稻、麥、谷等大量糧食出土。
一九九一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這項一九九零年的挖掘結果,引起美國奧勒岡大學一名從事玉米研究的專家的注意,他研究照片中的穀物後,認為其中含有玉米。
根據他的說法,考古人員從中提取一些穀物樣本研究,但沒有發現玉米,反而發現二十多粒類似花生的植物種子。這些種子保留完整的外形,與現今的花生極為相似,但因為年代久遠已經碳化,一時難以證實是不是花生。
後來,考古人員將這些種子交給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鑑定,有生物、地質、化學等方面的專家參與鑑定,但鑑定過程十分艱難,直到最近,這些種子才被確認是花生。
報導說,東亞農業史研討會近日召開,這項發現引起專家關注。
王保平說,由於漢代事死如事生,隨葬品多依照現實生活的式樣入葬,在高級別墓葬中經常發現碳化的糧食作物,但這是首度發現漢代就有花生。
漢陽陵是西漢第四個皇帝─漢景帝劉啟與皇后的合葬墓園,面積達十二平方公里,是目前發現最完整的西漢帝王陵園,相當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長安城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