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8-28 00:23:12作者:
襄樊貧困大學生被終止資助事件再起波瀾,一名叫楊敏的受助女大學生的父親竟是樊城區城管局副局長,每月工資1200多元,還有每月1000元左右的津貼;母親解芬然是環衛所合同工,每月工資加津貼八九百元。然而,楊敏申請受助的表格上卻寫著:「母親月收入200元,家庭月總收入600元,夫妻下崗無住房……生活較困難!」
所謂貧困生知恩不感帶給筆者的震撼,遠不如這則「節外生枝」的新聞。本為殷實的中產家庭,為「瓜分」捐款,不惜降格為貧困之家,這是什麼行為?是瞞和騙,是與民爭利,是權力自肥。面對這種赤裸裸的弄虛作假,為何有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想想看,一張漏洞百出的申請表,竟然能暢通無阻。如今,襄樊市"總工會"已表示,部分基層工會審核資格太隨意,將徹查造假事件。「太隨意」三個字能說明問題嗎?以往的媒體報導中,冒名領取善款事件並不少見,浙江大學裡不是出現過「貧困生」家長開寶馬的怪事嗎?
「中國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李書福也曾遭遇過助學之困。由於缺乏相應的助學審核和監督制度,他的扶貧資金流到了並不貧困的學生手中。為了找到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為了監督資金的使用,李書福不辭勞苦,花費10萬元親自千里尋訪貧困生,最後確認42人。誰該為這不該花的10萬元買單?
其實,「貧困生」是領導之女沒什麼好奇怪的。君不見,經濟適用房本來是賙濟低收入者的,為何有些地方的某些官員和富人卻能大搖大擺入住?一些地方發放扶貧資金,和領導沾親帶故的家庭為何能多分?一言以蔽之,不受約束的權力能通吃一切,權力持有者能最大限度地佔有資源,享有諸多好處,有時為了肥私不惜損公,不惜侵吞弱勢群體的利益。
如果沒有媒體的追蹤,這起冒名頂替的鬧劇也許將永遠沉沒。如今,當事人已將1000元善款退回,筆者認為,善款不能一退了之,應該有人為此買單。此外,面對這起悲劇,我們必須對權力濫用和權力通吃的現象和現有承辦慈善事業的體制進行反思。
所謂貧困生知恩不感帶給筆者的震撼,遠不如這則「節外生枝」的新聞。本為殷實的中產家庭,為「瓜分」捐款,不惜降格為貧困之家,這是什麼行為?是瞞和騙,是與民爭利,是權力自肥。面對這種赤裸裸的弄虛作假,為何有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想想看,一張漏洞百出的申請表,竟然能暢通無阻。如今,襄樊市"總工會"已表示,部分基層工會審核資格太隨意,將徹查造假事件。「太隨意」三個字能說明問題嗎?以往的媒體報導中,冒名領取善款事件並不少見,浙江大學裡不是出現過「貧困生」家長開寶馬的怪事嗎?
「中國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李書福也曾遭遇過助學之困。由於缺乏相應的助學審核和監督制度,他的扶貧資金流到了並不貧困的學生手中。為了找到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為了監督資金的使用,李書福不辭勞苦,花費10萬元親自千里尋訪貧困生,最後確認42人。誰該為這不該花的10萬元買單?
其實,「貧困生」是領導之女沒什麼好奇怪的。君不見,經濟適用房本來是賙濟低收入者的,為何有些地方的某些官員和富人卻能大搖大擺入住?一些地方發放扶貧資金,和領導沾親帶故的家庭為何能多分?一言以蔽之,不受約束的權力能通吃一切,權力持有者能最大限度地佔有資源,享有諸多好處,有時為了肥私不惜損公,不惜侵吞弱勢群體的利益。
如果沒有媒體的追蹤,這起冒名頂替的鬧劇也許將永遠沉沒。如今,當事人已將1000元善款退回,筆者認為,善款不能一退了之,應該有人為此買單。此外,面對這起悲劇,我們必須對權力濫用和權力通吃的現象和現有承辦慈善事業的體制進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