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6-13 04:25:10作者:記者黃貞貞倫敦十二日專電
六月底即將卸任的英國首相布萊爾今天重炮批評英國媒體,「如野獸般追逐新聞,撕裂採訪人物及他們的名譽」,他主政十年來不論是電視或報紙的新聞報導品質都明顯嚴重倒退,他指控媒體是社會混亂的根源,妨害社會進步的腳步。
布萊爾今天在路透社發表演講指出,英國媒體報導夾議夾敘,立場不客觀,在政治新聞特別嚴重,「這不僅削弱國家的信心與自信,並傷害評估的能力,新聞機構降低了我們在面臨未來的正確精神下做出正確的決定」。他堅信社會大眾仍希望有客觀公正的報導。
布萊爾表示,資深政治人物的士氣遭不平衡的新聞報導嚴重打擊,媒體與政治人物雙邊的關係已經損害,需要修復。
面對網路新聞的興起與普及,加上電視新聞臺二十四小時全天候播放新聞,布萊爾認為,新聞報導的競爭更趨激烈,記者競逐「新聞影響力」,但是新聞與評論的界限應該明確區分。
另一方面,隨著愈來愈多報紙將新聞刊登在網路上搶時效,科技模糊了報紙與電視的界限,原本分開監督報紙與電視的主管單位,他認為也需要調整,他並說,非傳統媒體的改變,事實上使情況惡化而非當初預期的改善。
布萊爾坦承,一九九七年工黨大選勝利初期,為了改善在野十八年與部分媒體的不友善關係,政府的確給予媒體不尋常的關注,試圖消減媒體的敵意,甚至說服媒體接受工黨,「但是這樣的態度助長了媒體聳動報導的趨勢,這也是我要質疑的」。
被詢及如果可以重新再來一次經營媒體關係,布萊爾明確表示「我想我可能會和媒體保持距離,同時以更務實的方式處理」。
布萊爾今天在路透社發表演講指出,英國媒體報導夾議夾敘,立場不客觀,在政治新聞特別嚴重,「這不僅削弱國家的信心與自信,並傷害評估的能力,新聞機構降低了我們在面臨未來的正確精神下做出正確的決定」。他堅信社會大眾仍希望有客觀公正的報導。
布萊爾表示,資深政治人物的士氣遭不平衡的新聞報導嚴重打擊,媒體與政治人物雙邊的關係已經損害,需要修復。
面對網路新聞的興起與普及,加上電視新聞臺二十四小時全天候播放新聞,布萊爾認為,新聞報導的競爭更趨激烈,記者競逐「新聞影響力」,但是新聞與評論的界限應該明確區分。
另一方面,隨著愈來愈多報紙將新聞刊登在網路上搶時效,科技模糊了報紙與電視的界限,原本分開監督報紙與電視的主管單位,他認為也需要調整,他並說,非傳統媒體的改變,事實上使情況惡化而非當初預期的改善。
布萊爾坦承,一九九七年工黨大選勝利初期,為了改善在野十八年與部分媒體的不友善關係,政府的確給予媒體不尋常的關注,試圖消減媒體的敵意,甚至說服媒體接受工黨,「但是這樣的態度助長了媒體聳動報導的趨勢,這也是我要質疑的」。
被詢及如果可以重新再來一次經營媒體關係,布萊爾明確表示「我想我可能會和媒體保持距離,同時以更務實的方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