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5-27 00:58:50作者:
5月19號,前清華大學美院教授林曉應邀在紐約華美協進社演講, 直言不諱的談到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和憂思,認為中國當代藝術談不上成就,缺失人類文明的接收和傳承。下面是本臺特約記者紫荊發自紐約的報導。
林曉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後調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在國內外舉辦過多次個人作品展,在澳大利亞舉辦的世界青年藝術展中獲銀獎。
作為中國當代實力畫家和藝術評論家,林曉談到,中國目前80、90歲的人,1949年的時候20、30歲,人類文明的建設在中國嘎然而止,止了30年,到 60歲才又慢慢恢復接觸;他們那一輩人在藝術上讓人能夠認可的極其罕見。現在60、70歲的人,童年是在喪失人類文明智慧的階段渡過的,30年後被嫁接得很奇怪,比上一輩人還不如。
他又說到像他本人這樣40、50歲年紀的人,"我們出生以後不要說文化了,連吃的都沒有。我們小的時候經常靠偷東西來吃,否則就吃不飽,就得死掉。所以我們養成非常會偷的習慣。敏捷,狡猾,機智,所有東西都集中在我們身上,又不要臉。要臉就吃不著啊,很簡單。" 他們30歲之後當家,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工作,娛樂,各種事務纏身,在文明藝術中接觸點極其少。
而80年代以後出生的這一代,現在20、30歲,是讓極其沒有文化的父母和爺爺輩養大的,時尚,弱智而簡單。這四種人組成的中國當代藝術大軍,共同特點是缺失人類文明的接收和傳承。
中國當代藝術的另一個特點是:藝術被忽略,藝術家成為主體,參與各種完全與藝術無關的活動和宣傳。"他心裏邊特別想炒作,又假裝不炒作。特別希望人家買我的畫,卻說我不賣的。所有這樣的人都把自己標榜成為一種藝術家,他就站在他的繪畫前面。而我認為,一個藝術家,是站在繪畫背後的,人們是認識你這個繪畫,不需要認識你這個人。" 繪畫被各種行為替代了,替代物成為藝術品。人的思維狀態混淆,卻不得不去認同。 "在我們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本科生裡邊是最不會畫畫的人考上了繪畫專業的研究生。在這群研究生裡面,最不會畫畫的人,最愚昧的人考上了博士生。在博士生圈子裡面最傻的人,留下做了助教,而助教裡面最傻的人升的飛快變成教授。我們所有老師就說,哎呀現在美術學院怎麼那麼差。"他認為是當事人自己造成這種美術現狀和教育現狀的每況愈下。
美院的老師經常收到各種請柬,他們斥責為垃圾,但是依然西裝革履的參加,吹捧一番,換取別人對自己同樣的吹捧。"當代藝術的寬泛態度讓所有的人都喪失了判斷事物的精度,卻大大擴展了人們對於自我無知的寬容。也就是說讓所有的人,真誠的認為自己就是藝術家,批評家和世界的主宰。當然這更多的反映在專業人士的身上。"
他說當代藝術成為輕而易舉,標新立異,混淆視聽的手段。藝術活動成為遊樂和消費的場所,為一己之私利藉機廣交朋友。 "我們那兒很多畫家,很著名的畫家,我問他,你對這個有什麼看法。他最後一句話,一言以蔽之,‘我喜歡;我不喜歡。’我說這堆屎是罐頭? ‘我喜歡吃。’ 你沒辦法。那你就吃屎吧。你沒有任何辦法調整他的思路。他和藝術無關。大部分人處於這樣一種狀態下在做中國當代藝術。"
他說,當人們還無法認知當代藝術的時候,當代藝術就產生了,人們只好把無法認知的形狀,統稱為當代藝術。人們只要弄出他人無法認知的形狀就是中國當代藝術。
還有人說當代藝術沒有好的壞的,他認為這是當代話語的遁詞,迴避了對藝術的無知和有知。有一種詭辯性。否定了好壞和差異。一些有錢人作為藝術品的收藏者,也關注中國的當代藝術,但是不知如何判斷。聽說好就買,自己沒有判斷。落得高價買進,低價賣出,使當代藝術的交易成為財富均分的過程。他認為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有通代史的古老國度,有大量的前朝文物,是其他國家沒有的。已有的藝術魅力根基不可撼動。他認為當代藝術家的成就小於等於零。沒有可以與傳統比擬的任何藝術品。繪畫的本質是繪畫,但是中國藝術家要的是名氣,地位,不懂繪畫本質。為自我創作的作品,看不到人類文明智慧的傳承,成為任意加放材料的臘八粥。
當代藝術把人渙散成一盤散沙,這是一個危險的區域,對於認知,建藏,文明,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一種威脅。
這是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記者紫荊發自紐約的報導。
林曉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後調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在國內外舉辦過多次個人作品展,在澳大利亞舉辦的世界青年藝術展中獲銀獎。
作為中國當代實力畫家和藝術評論家,林曉談到,中國目前80、90歲的人,1949年的時候20、30歲,人類文明的建設在中國嘎然而止,止了30年,到 60歲才又慢慢恢復接觸;他們那一輩人在藝術上讓人能夠認可的極其罕見。現在60、70歲的人,童年是在喪失人類文明智慧的階段渡過的,30年後被嫁接得很奇怪,比上一輩人還不如。
他又說到像他本人這樣40、50歲年紀的人,"我們出生以後不要說文化了,連吃的都沒有。我們小的時候經常靠偷東西來吃,否則就吃不飽,就得死掉。所以我們養成非常會偷的習慣。敏捷,狡猾,機智,所有東西都集中在我們身上,又不要臉。要臉就吃不著啊,很簡單。" 他們30歲之後當家,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工作,娛樂,各種事務纏身,在文明藝術中接觸點極其少。
而80年代以後出生的這一代,現在20、30歲,是讓極其沒有文化的父母和爺爺輩養大的,時尚,弱智而簡單。這四種人組成的中國當代藝術大軍,共同特點是缺失人類文明的接收和傳承。
中國當代藝術的另一個特點是:藝術被忽略,藝術家成為主體,參與各種完全與藝術無關的活動和宣傳。"他心裏邊特別想炒作,又假裝不炒作。特別希望人家買我的畫,卻說我不賣的。所有這樣的人都把自己標榜成為一種藝術家,他就站在他的繪畫前面。而我認為,一個藝術家,是站在繪畫背後的,人們是認識你這個繪畫,不需要認識你這個人。" 繪畫被各種行為替代了,替代物成為藝術品。人的思維狀態混淆,卻不得不去認同。 "在我們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本科生裡邊是最不會畫畫的人考上了繪畫專業的研究生。在這群研究生裡面,最不會畫畫的人,最愚昧的人考上了博士生。在博士生圈子裡面最傻的人,留下做了助教,而助教裡面最傻的人升的飛快變成教授。我們所有老師就說,哎呀現在美術學院怎麼那麼差。"他認為是當事人自己造成這種美術現狀和教育現狀的每況愈下。
美院的老師經常收到各種請柬,他們斥責為垃圾,但是依然西裝革履的參加,吹捧一番,換取別人對自己同樣的吹捧。"當代藝術的寬泛態度讓所有的人都喪失了判斷事物的精度,卻大大擴展了人們對於自我無知的寬容。也就是說讓所有的人,真誠的認為自己就是藝術家,批評家和世界的主宰。當然這更多的反映在專業人士的身上。"
他說當代藝術成為輕而易舉,標新立異,混淆視聽的手段。藝術活動成為遊樂和消費的場所,為一己之私利藉機廣交朋友。 "我們那兒很多畫家,很著名的畫家,我問他,你對這個有什麼看法。他最後一句話,一言以蔽之,‘我喜歡;我不喜歡。’我說這堆屎是罐頭? ‘我喜歡吃。’ 你沒辦法。那你就吃屎吧。你沒有任何辦法調整他的思路。他和藝術無關。大部分人處於這樣一種狀態下在做中國當代藝術。"
他說,當人們還無法認知當代藝術的時候,當代藝術就產生了,人們只好把無法認知的形狀,統稱為當代藝術。人們只要弄出他人無法認知的形狀就是中國當代藝術。
還有人說當代藝術沒有好的壞的,他認為這是當代話語的遁詞,迴避了對藝術的無知和有知。有一種詭辯性。否定了好壞和差異。一些有錢人作為藝術品的收藏者,也關注中國的當代藝術,但是不知如何判斷。聽說好就買,自己沒有判斷。落得高價買進,低價賣出,使當代藝術的交易成為財富均分的過程。他認為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有通代史的古老國度,有大量的前朝文物,是其他國家沒有的。已有的藝術魅力根基不可撼動。他認為當代藝術家的成就小於等於零。沒有可以與傳統比擬的任何藝術品。繪畫的本質是繪畫,但是中國藝術家要的是名氣,地位,不懂繪畫本質。為自我創作的作品,看不到人類文明智慧的傳承,成為任意加放材料的臘八粥。
當代藝術把人渙散成一盤散沙,這是一個危險的區域,對於認知,建藏,文明,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一種威脅。
這是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記者紫荊發自紐約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