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菘專欄】齊白石養生之道:不看報

作者:白菘 發表:2006-10-30 22: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人云:誠乃天地之心。古人多誠實,所言皆真,一針見血,沒有拐彎抹角。被共產黨訓練幾十年的中國人虛偽狡詐,所言愈多愈不實,知識越多,反而越糊塗。《左 傳 》裡說 :「 國 家 之 敗 , 由 官 邪 也 ;官 之 失 德 , 寵 賂 章 也 。」 可謂不打含糊,問題就出在這裡。今天的人則會說:國家不強,是因為歷史上底子薄,人口多,國外殖民者的侵略,人民素質不高,把責任全部推到歷史和老百姓身上。吵吵鬧鬧,講的沒有一句是真話。

我從小就喜歡看古書,古人那種誠實的態度吸引了我。很慶幸的是,到我能讀書識字的時候,可以買到讀到古書了。初中時,在我們鄰近的小鎮上,發現了白文本(沒有註釋和翻譯)的《史記》,儘管看得不大懂,還是買下來,愛讀古書的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而且愈古愈愛看,我的閱讀是從《詩經》、《左傳》開始的,從而養成了好古的習慣,唐宋以下的東西都不太愛看了。

現在想起來,好古的原因大概與時代越古,社會人心越淳厚有關。春秋時的人物,儘管不如以前,但知人論事都以「德」字為先,事情的成功如否,就看德行是否完備,從士人、將帥到醫生、商人都這樣,風俗之美,後世不能相比。他們中的很多人可以和神靈溝通,整個社會都瀰漫重德修身的氣氛之中。唐宋時代是三教的鼎盛時期,很多文人學者自己就是一個修行有成的人。故聽其言,讀其文,從心底裡感到超脫,人們也把這閱讀些文章普遍的當作一種修養的手段。曾國藩讓其子多讀李白、韓愈、杜牧、陶淵明、孟浩然、白居易等人的詩文,這些詩文豁達沖淡,可以開人胸臆,大人襟懷,長人精神。

古人的道德文章甚至拿來治病,蘇東坡身體不舒服時,讀讀陶詩就好了。宋代的魏了翁,小時候身體瘦弱,後來聽了一位道人的話,反覆的熟讀《左傳》上的戰爭描寫,半個月後,身體就強壯起來。宋代的呂東萊,少時脾氣粗暴,後因病中讀《論語》,讀至「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忽然覺得意思,一時心平氣和,終身無暴怒。我小時候無意看到孔子「七十可以從心所欲」那一段話,半晌沒有言語,從此認定人可到此境界,發心要做一個好人。

現在上網瀏覽新聞、論壇帖子,總得給自己種種限制,不超過半小時,不看社會新聞,只看看時政、科技、體育類的新聞。看論壇時,如果沒有自己感興趣的,就隨手關掉。因為根據我的經驗,看這些東西時間長了,看進去了,定會頭昏腦脹,心浮氣動。不由得想起當年有人問起齊白石的養生之道,齊白石答曰:「無他,只是不看報而已。」看來,不看新聞也不失為養生一法。

看中國首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