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有家最出名的海鮮中餐館,門庭若市,一開二十多年,天天如此。店裡的老闆、老闆娘甚至是打工的侍應都是老面孔,據那些侍應講,他們的收入比當一個工程師還高,當然最讓他們滿意的就是老闆與老闆娘,這對夫妻過去就是打工的,老闆是廚師,老闆娘是招待,現在仍然是老闆主廚,老闆娘管理大堂,待底下的夥計很厚道。
我很少看到老闆,因為他在後面的廚房,老闆娘我沒有一次去餐館見不到她,她從來都是最忙的人,什麼工作都一馬當先,招呼客人,端盤子,打掃桌面,收銀,像一隻蜜蜂,永遠都是忙出忙進,一刻都不停歇。不僅如此,他們夫妻幾十年都是每天第一個進店,最後一個離開。常年累月,就像是機器一樣在轉動。
有時我看到老闆娘,在堂裡,又像是一隻旋轉的螺陀,旋轉,旋轉,因為旋轉而樂此不疲,因為樂此不疲而旋轉,再旋轉。
好了,再說說當今的風雲人物,世界第二大富豪、投資家沃倫·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宣布將捐出個人的85%的財產,約370億美元給慈善基金,創美國有史以來個人慈善的款額之最。而且他將在身後捐出全數的個人資產。
巴菲特是一家擁有千億資產的投資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董事長。巴菲特白手起家,過去幾十年的投資使之成為僅次於比爾蓋茨的世界第二大富翁。
有關巴菲特不尋常的故事非常多,比如他一直住在奧馬哈50年前他花3萬美元買下的一幢房子裡,以折扣卷親自購買可口可樂,用優惠券去買打折的麵包,大雪紛飛的晚上為了節省停車費用,找到免費停車的位置後步行好幾個街區參加為他舉行的晚宴等。
他的投資公司至今只有十多個工作人員,而且在一所奧馬哈非常不起眼的辦公樓。他每天的工作主要是思考與閱讀,很少使用所謂現代化的辦公用具,也不顯得疲憊與繁忙。這與那些在華爾街光鮮筆挺,緊張忙碌用老命或青春換鈔票的金錢一族有著天淵之別。如果你上網查詢他的公司網站,你將發現那個網站樸實得像一張白紙。
巴菲特的成就與捐獻足以讓人們津津樂道好一段時間,而那位像螺陀般旋轉的餐館老闆娘也會讓人嘆息不已。如果細細的考察一下他們的生命,都有一個共同點,錢主動會去找他們,像流水般湧入他們的帳號,但錢似乎又與他們沒有多大關係,生命像一臺不倦的機器,銀行數錢的機器,只是容量不同。
其實生命的特點都是因為其來源,這個世界有多麼豐富,生命就有多麼豐富,或者說,這個世界的生命是那麼豐富,才讓世界姿彩陸漓。這個世界有機器,那麼有些生命對應的就是一臺機器的表現形式,所以不必羨慕別的生命有多麼光彩奪目,那是生命的來源決定的。 (未完待續)
(看中國首發 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