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地說,自國際油價猛跌兩成以來,中國油價儘管至今仍然「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但是卻日益面臨著民眾日益強烈的下調期待,其「跟漲不跟跌」的做法備受質疑,處於極為難堪的境地。
幾年以來,中國油價連續多次上調,一路升高,僅以九十三號汽油為例,幾年時間價格已經上漲了一倍半以上,這些漲價的理由是:國內市場上的石油大量是靠引進國外原油加工而成,遇到國際油價上漲,國內油價上調是順理成章的。
因此,民眾對此還是一直抱著寬容、理解甚至支持的態度,儘管期間難得見到幾次降價。但是,遇到國際油價下跌之時,國內油價怎麼辦?正常的理解是:「下調啊」!可是且慢,有關方面或人士又有新說法了:
為了與國際油價接軌,還要等待國際油價上漲,所以不能下調油價;目前國內市場油價還低於外國市場油價,所以不能下調油價;為了保持能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不能下調油價; 現在國際油價並不穩定,須等國際油價平穩後再做舉措,所以不能下調油價;國內石油企業需要大的利潤空間來進行技術研發,提高煉油能力,實現節能降耗,提高規避國際市場風險的能力,所以不能下調油價等等。
這種漲價有理、漲價之後堅挺不降也有理的「跟漲不跟跌」做法,在民間激起懷疑和不滿的聲浪,上述種種「不能降價」的理由,幾乎都遭到批駁。河南一家媒體刊登文章說,在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水漲船高,說變就變;在國際石油價格下跌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巋然不動,呆若木雞,這種做法存在明顯的漏洞,是沒有說服力的;海外上市企業,想依靠政府定價之手,來提高煉油、規避國際市場風險能力,這簡直太可笑了。
北京一家媒體刊登文章說:國內石油企業就該暴利?石油企業本身已經是夠暴利的,各種經濟榜單都可為這一判斷作證———單就與國際石油價格只接漲不接跌而言,此類「政策性暴利」就非一般國外石油企業可以享受。天津一家媒體刊登文章說,據報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商今年上半年至少賺了一千一百六十億元———這還是在油價上漲的宏觀背景下實現的,那麼,今次國際油價大跳水下相關的賬單怎不見有人來清算呢?
山東一家媒體刊登文章說,國際油價三個月跌了近四分之一,國內油價至今按兵不動,「跟漲不跟跌」就是與國際接軌?中國石油進口量大,專家目光如炬地看到了價格缺口,但不知能否解釋在明顯賠錢的情況下,為什麼上半年國內三大石油商僅「暴利稅」就要繳一百六十億元?廣東一家媒體刊登文章說,油價問題上,現在是寰球同此涼熱,但中國卻獨獨例外,看來,下次油價上漲時,再拿要與國際接軌——而且只是拿與自己有利的數據做辯護,可能就顯得很無力了。
上海一家媒體的文章說,國內油價從表面上看雖然低於國際油價,但是,一旦考慮到稅費等因素,國內油價並不低。早有專家指出,美國汽油零售價已經包括所有稅費,中國的汽油零售價格如果算上養路費等各種稅費,其實比美國還高。國際油價有漲有落,國內油價也應該有漲有落,這才是真正的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態度,如果價格只漲不落,算什麼與國際接軌呢?「國內油價沒必要下調」的論調,讓我們再次看到了建立國內油價與國際接軌機制的重要性,否則的話,有關利益主體是不可能放棄自己的利益訴求的,他們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公眾的利益必然被忽略。
一家中央級媒體網站發表的文章說,油價接軌不能漲得靈敏、降得遲鈍 。國內石油行業的根本問題在於壟斷,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是改革的唯一出路。如果迴避根本問題,甚至還要在壟斷基礎上維持不合理的高價格,對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社會公平都是不利的。
但是,儘管國內油價「跟漲不跟跌」備受社會輿論質疑,有人還是透過媒體放言:國內油價十年內還將「跟漲不跟跌」,國內油價不會隨國際油價下降。那麼,中國油價「跟漲不跟跌」到底是耶?非耶?難道真的成了「霧裡看花」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