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兩份78年前出版的《泰東日報》在瀋面世,它記載了1928年奉軍撤回東北始末,實錄張作霖人生最後時刻。記者採訪這些報紙的收藏者,揭秘鮮為人知的往事。
一份進步報紙
《泰東日報》為對開版面,創刊於1908年10月8日,為1905年日本帝國主義侵佔大連後,由日本人最早創辦的中文日報,金子雪齋任社長。
在金子雪齋任社長期間,《泰東日報》發表了一些有益的文章,首次將俄國「十月革命」介紹到大連,歌頌了革命精神;頌揚列寧的卓越功勛及其革命理論;對「五卅慘案」、大連紡織廠罷工等愛國反帝運動,都做過正面報導,並對統治當局予以抨擊,博得社會各界的信譽。金子雪齋去世後,1928年8月16日,編輯長傅立魚被殖民統治當局驅逐出境。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泰東日報》被日本帝國主義控制。1945年10月,《泰東日報》停刊,前後出報37年。
奉軍離京出關
張作霖率領奉軍撤回東北,實出無奈。《泰東日報》1928年6月1日一版頭題報導:「見形式不利,張作霖決意出關」。標題為「馮蔣閻聯名通電/促張速辭職出關/以楊與吉張善後」的報導,披露了當時關內各路軍閥,逼迫張作霖撤回東北的史實:「北京三十日發電:馮、蔣、閻三名聯名有電致奉軍各將領,勸告如左:一、張作霖宜速辭任;二、張作霖宜速退關外;三、楊宇霆、張作相暫時擔任北京善後處置;四、實行以上各項,南軍停止攻擊。」
1928年6月4日的《泰東日報》,在二版以半版篇幅,刊登了張作霖返回瀋陽的相關報導。該版面左上角,刊登了張作霖戎裝半身照片;右上角大字號頭題:「昨朝一點十分/張作霖離京回奉!!!/各國代表均到車站送行/軍樂聲中列車出發。」這篇「北京三日發電」報導十分簡潔:「張作霖今早1時10分乘軍用列車,軍樂隊奏樂裡離京回奉。又電:張作霖從容離京,各國代表均到站送行。」
題為「下令全線總退卻」報導僅僅一句話:「張作霖於二日下令全線奉軍退卻。」而「專車警護森嚴/前後甲車中挂花車」報導,則描述了張作霖離京列車的氣派:「對於張作霖退出北京之警戒,現已完妥,前後以18車輛之衛隊列車,各一警護之。張所乘列車於機關車之次,及最尾聯挂鐵甲車各一輛,頭等車7輛之中央,聯挂軍用花車一輛,警護綦嚴。」
1928年6月4日《泰東日報》報導:「最後召別全體閣員/大模大樣出北京以示整暇/專車直放潘復同行」該「北京二日發電」報導:「張作霖於本日下午,引見引見全體閣員,為大元帥最後謁見禮,定於3日上午2時出京就歸奉之途。」又電:「張作霖觀於北軍大勢已去、無可奈何,遂對於全線北軍下總退卻令。2日下午引見全體閣員,是為最後之引見式,定於3日午前2時,由東車站乘車離京,現在準備妥當,乘車為特別軍用列車,中途不停車,直駛奉天。國務總理潘復亦同車赴奉。隨後奉軍兵車亦源源北下退出關外。」
具有史料價值
收藏家、近現代史學者詹洪閣認為,這兩份分別於1928年6月1日、6月4日出版的《泰東日報》,以第一時間真實記錄了張作霖人生最後旅程。因為1928年6月4日清晨5時30分,張作霖在瀋陽皇姑屯火車站附近的三洞橋被炸罹難。同時,《泰東日報》有關奉軍撤回關外前、撤退途中等報導,均為鮮為人知的秘聞,改寫了以往張作霖被炸前後的一些傳聞和記載。據介紹,這兩份《泰東日報》已成孤本,具有珍貴的文物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