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御醫至少用10年 煎好藥自己要先嘗 講食療常吃八珍糕———
韓國電視劇《大長今》裡,長今成為御膳廚房最高尚宮的理想破滅之後,又把當醫女作為新的目標。雖然也是歷經坎坷,但這次終於成功了。
片中韓國的醫官制度、醫療方法都是從我國的明朝學來的。在中國,太醫自漢代以來就有了,到清代已經有了完整的體系,在故宮中還保留有大量與御醫有關的遺蹟。
太醫起於漢代皇家醫院現已經成民居
太醫在漢代就設立官職。唐、宋時期在太常寺設有太醫署或太醫局,遼也設有太醫局,金朝開始稱太醫院。元代的太醫院已經成為獨立機構,負責醫療、製作御藥。明代太醫院則已經有了分科。
清代太醫院設於順治元年(1644年),在正陽門以東的東交民巷內,地址大約在東交民巷西口的一個大院裡,太醫在這裡辦公、學習。後來由於《辛醜條約》的簽訂,東交民巷被劃歸使館區,因此在地安門外另建了太醫院。
地安門的皇家太醫院,如今就隱沒在地安門東大街111號、113號、117號這3個相鄰門牌背後的尋常宅院中。1904年,太醫院新址在地安門東側建成,共有東、中、西三個院落。今地安門東大街111號是一家餐廳;113號院是當年太醫院的「先醫廟」,供奉醫祖三皇「伏羲、神農、黃帝」的景惠殿保存尚完整,雖然歇山起脊的殿頂沒有使用黃琉璃瓦,但橫樑上的「金龍合璽」彩繪和前廊裡的貼金「正龍天花」都標誌著這是一處皇家規格的殿堂。
清太醫院為五品衙門大長今官品似乎更高
清太醫院為獨立的中央醫療機構,為帝后及宮內人員看病、製藥,也擔負其他醫藥事務。太醫院中的官吏和醫務人員均稱為太醫,而且都是漢人。不過在乾隆時期,曾任命過一名滿人來管理院務。
電視劇中,長今最後被中宗封為正三品堂上官,而中國太醫院中的最高官位院使僅是正五品。下面的圖示可以看出中韓太醫院品階的變化。
長今在學習醫術
銀藥銚
韓國內醫院官階:
使喚醫女→實習醫女→醫女→醫官→主簿→內醫正
清太醫院官階:
醫生→醫員→醫士→吏目→御醫→右院判→左院判→院使
太醫院分科細緻針灸科道光年間被取締
清太醫院分科經過多次改制,順治年間分為大方脈科、小方脈科、痘疹科、傷寒科、婦人科、瘡瘍科、針灸科、眼科、口齒科、咽喉科、正骨科等11科。嘉慶二年(1797年)痘疹科並入小方脈科,口齒咽喉合為一科成為9科。嘉慶六年(1802年)又將正骨科劃歸上駟院,成為8科。
在《大長今》中被重點講述的神奇針灸法,在道光二年(1822年)的中國被取締,皇帝認為針灸袒胸露背,有傷大雅,於是將針灸科去除,變成7科。到同治五年(1866年)又縮減為大方脈科(傷寒科、婦人科並入)、小方脈科、外科(即瘡瘍科)、眼科、口齒咽喉科5科。
清朝妃子用藥底簿
故宮中的藥袋
宮直專診帝后妃嬪外直給太監、嬤嬤看病
順治十年,皇帝設立宮廷藥房「御藥房」,隸屬於內務府,負責藥品的採買、製作及儲備,同時太醫院派來的御醫還要在這裡進行值班,叫做侍直,分為宮直和外直。
「宮直」由院使、院判、御醫、吏目分班侍直,他們主要是為帝后妃嬪們診病。
「外直」也叫「六直」,由御醫、吏目、醫士分班侍直,六直即在寧壽宮、慈寧宮、乾清宮、鐘粹宮、壽康宮、壽安宮六處待命,給宮內太監、嬤嬤等雜差看病。
人員眾多藥房也越來越多
在御藥房之下,又設外藥房和內藥房。外藥房是各宮太監及管事取藥之地。內藥房則專給皇帝、后妃等取藥。後來又因內庭人員眾多,一個內藥房很難滿足需求,於是在壽康宮、儲秀宮以及圓明園等處也設藥房,並任命兩名內務府大臣分別管理藥房事務,對外仍統稱「御藥房」。同治時期,宮廷還設壽藥房。
現在故宮裡面還保存著「壽藥房」匾和一些刻有壽藥房字樣的銀質藥具。這些工具主要用來煎藥和配製膏、散、丸、丹的。壽藥房由太監管理,另設大師傅一名,設置藥生數名,負責煎藥和製作藥品。
進藥有四個渠道宮裡有「美國頭痛膏」
御藥房所需藥材取自太醫院的生藥庫,這些藥購進宮中後再加工成成藥。當時藥材的來源主要有四個渠道:
一是徵收各省出產的藥材。宮中對藥材收購的品質要求很嚴,比如,大黃一定要西寧或者涼州出產的,白芷一定要杭州的,白芍要浙江的等等。
二是同仁堂專為御藥房配製。由於同仁堂用料講究、療效卓著,深受皇宮的青睞。所以不僅供應內廷生藥,其一些配方也被宮中採納。
第三個來源是地方進貢的藥材。凡逢年節、歲壽之日,各省督、撫大吏,就會向皇上進貢。如廣東的橘紅、西部的冬蟲夏草等等。
另外還有就是外國饋贈或者從海外進口來的。在御藥房中至今還留有「美國頭痛藥膏」、「多爾門的那油」、「巴爾撒米油」、「西洋香餅」等西洋藥品。
壽藥房的藥櫃
故宮中收藏的眼科手術器械
學御醫要考級成為御醫至少要花10年
長今在進入宮中成為醫女之前,要經過地方的嚴格選拔。在清代進入宮中給皇上看病,也是一件萬難之事。
要成為醫士,首先要接受教育。清代的醫學教育,設教習來培養醫官人才,由御醫、吏目中選品學兼優者來擔任。而學生通常要經一定級別的官員推薦,並由醫官作保,由首領官面試,合格者方可入學,稱之為醫生。
入院學習後,稱為肄業生。教學內容主要是《內經》、《本草綱目》、《傷寒論》、《金匱要略》以及相關醫書,後來又增習《醫宗金鑒》,並逐漸作為主要教科書。一般肄業生學習3年期滿,由禮部堂官來主持考試,合格者為醫士,不合格者繼續肄業,以待再考。
而僅僅成為醫士還遠遠不夠。因為御醫是要從太醫院內醫術精湛、品行端正的醫士以上人員中層層選拔的。清代設御醫十人,這些御醫在進宮之前需在太醫院供職6年,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與實踐,並經過3或5年一試、二試、三試合格者,才有資格入選,否則寧缺不補。另外,清宮御醫有些是各省官員舉薦之名醫。因此要成為一個御醫,至少也要花上十年的時間。
請脈、叩問、取藥、簽字———御醫負責到底
御藥房給皇宮製藥,御醫給皇室看病,因此各個環節都不能有一絲疏忽。
皇帝、后妃如有病,御醫赴各宮看病,稱之為「請脈」。由御藥房專職帶領前往,診視皇帝時,先行君臣之禮,然後由第一位御醫跪診左手,第二位跪診右手,之後再互換。然後要叩問皇帝身體感覺。診完,要和內臣一起去合藥、取藥,將藥貼聯名封記,並詳細記錄該方藥性及治療之法,最後要在年、月、日之下簽名,以備查考。
給皇帝煎藥的人都要先喝藥
中藥製作過程比較複雜,在製藥過程中,一般要先用竹篩、簸箕、籮筐分選,再用鐵劉刀、切藥刀,根據不同要求,將藥材切成段、條、塊等形狀,最後用石碾、銅杵臼壓碾,僅硃砂一項,就要壓碾上百個小時。丸藥由藥模壓成,有長圓藥模、圓型藥模,有些藥還要用爐子加溫。
宮廷用藥與民間不同,在規格上十分講究。如根莖類的藥地黃、白芍等要用枝條粗壯的,而肉桂則要用肉厚油足的,種子類的藥材如砂仁、蔻仁則須用種仁飽滿的,凡不符合規格的都不能在宮中使用。 根據御醫與內臣合藥藥方,取同樣的藥兩服合為一服,再監視煎熟。煎藥時間、先後及份量,不可絲毫馬虎。民間煎藥,用文火慢煎,宮中則要求快速。煎藥時,將藥材放入煎鍋中,對水三盅,用風箱炭火急煎,煎好時,將藥汁傾倒在銀盤的新布上,大師傅用雙手捧布,一氣將藥擰出,約一盅有餘。
參與煎藥的人,都先嘗一口,再將藥汁傾倒在銀盤中,用時再溫。藥煎好後,分盛於兩碗,一碗由御醫、院判等人先嘗,另一碗蓋上「御藥謹封」之印,進於皇帝。
皇帝病情屬於國家機密
清宮醫藥檔案,均為手抄秘錄,字跡工整,系脈案原件,黃冊內或紅箋上書寫,也有用染色宣紙,還有《進藥底簿》,一般逐日記載,一年一冊。如《皇上進藥底簿》、《皇后進藥底簿》、《老佛爺進藥底簿》等。
御醫雖然常年給皇帝及後宮看病,但絕對不允許對外露出一絲風聲,因為皇帝的身體健康與否,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安定,需要嚴格保密。
若是皇帝患病,御醫治療無效,以致死亡,御醫們就會遭殃。如同治帝死後,太醫院左院判李德立、右院判莊守和,均被立即革職,戴罪當差。
沒病請個平安脈,食療愛用「八珍糕」、「減肥茶」
長今在御膳廚房學到很多食療的方法,給她學醫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食療與藥物的互補關係可見一斑。在清晚期,食療在宮廷醫藥中也佔有很重要地位,帝后嬪妃們都想延年益壽,因此依賴於各種食療。他們沒病的時候也會請太醫來診脈,叫做「請平安脈」。診後,御醫們也會開具一個藥方,只是一些補藥。
清朝比較著名的食療食品叫做「八珍糕」,此藥香甜可口,而藥氣少,餓時可以食用,又可治療疾病。它是由人參、茯苓、蓮子、苡仁、山藥等八種藥物加工製成,有強壯健脾之療效。還有一種仙藥茶,在清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各朝的宮廷內,都廣為採用,它是由紫蘇葉、石菖蒲、山植絲、澤瀉絲等近十種藥物配成,具有降脂減肥之效。
最會保養的當數老佛爺慈禧了,冬季吃鹿肚養胃,補中益氣,吃鹿胎、鹿茸治療婦科病;春夏之交要吃禽類,含有高蛋白,易於消化、吸收,其中兔肉還有美容功效;慈禧還喜食花類,如榆錢、玫瑰、桂花、菊花等,據說可以強身健體、消除疲勞、美容、抗衰老。
皇后嬪妃用的瑪瑙按摩器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