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官為政,本是關乎國計民生的事體,可是古代中國的官員卻不得不考慮更多的問題,那就是如何保全自己。可惜的是,能善始善終的為數不多,范蠡可說是其中的佼佼者,進能助人興國,退能發家致富,進退之間游刃有餘,更為千古罕見,因而有關范蠡的故事不免有一些神秘的色彩,其實不妨看作是後人對其智慧的嚮往。
春秋晚期的吳越爭霸,由於其出人意料的峰迴路轉的結局,深為後人所津津樂道,更由於充斥其中的陰謀與陽謀的變幻,使得整段歷史頗有跌宕起伏的戲劇性,在這個舞台上出場的人物,比如闔閭、夫差、勾踐、西施等等,都值得去細細考察一番。在所有的角色當中,范蠡無疑是最為出彩的英雄之一,由於他的巨大成功,更被後人譽之為三謀聖手,流傳的他的故事頗多,成為後世士人追慕的對象。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國宛人,年輕時師從奇人計然。越國大夫文種很賞識他的才學,便把他推薦給越王勾踐。勾踐和他縱論天下大事,深契於心,於是封他為大夫,成為勾踐的主要謀士。
越王原是大禹的後代,周天王把他封到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奉守大禹的祭祀。當時會稽還是荒涼而沒有開發的地方,越王便"文身斷發,披草萊而邑焉。"如同野人一樣。過了二十多代,逐步開始強大起來。到了勾踐的父親允常時,便常常和鄰國吳國開戰,爭雄於江淮之間。
公元前491年,允常去世,兒子勾踐即位為越王,吳王闔閭聽說允常死了,便想趁越國人心不穩之際滅掉越國,便發兵攻打越國。兩軍對陣,勾踐卻派了一些犯了死罪的囚犯到吳軍陣前挑戰,這些死士在陣前大聲呼叫著,然後便抹脖子自殺了。吳國將士看著這幕鬧劇,不明所以,人心卻浮動起來,越軍趁此機會發起攻擊,原本強大的吳國軍隊竟然潰不成軍,被打的一敗塗地,吳王闔閭也受了重傷,回到都城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後,便因傷重而死。臨死前,對兒子夫差說:"你一定不要忘了滅掉越國!"從此,吳國和越國便成了不可化解的殺父世仇。
夫差果然時刻不忘父仇,整軍練兵,準備消滅越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想要趁吳國尚未準備妥當時,先發制人,不能坐以待斃。他召集群臣商量破吳之策,范蠡卻認為吳軍復仇心切,士氣高昂,此時冒然出擊,不會有好的結果,便規勸道:臣聽說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殘酷的戰爭是違背道德的,而爭強好勝不過是事情的末節,現今違背道德,動用凶器,卻又是用在了事情的末節上,這是上天所禁止的,此行不會有利。勾踐看了看范蠡,面有慍色,一言未發。范蠡見勾踐不語,便進一步分析敵我雙方的形勢:"吳王夫差因其父闔閭為我所殺,既恥辱又憤恨,三年來矢志復仇,秣馬厲兵,同仇敵愾,其志憤,其力齊,兵精將勇,實力雄厚。我們出擊硬拚,肯定不力。明智的選擇只能以逸待勞,堅固城防,等待時機再戰。"
然而勾踐不聽,調動全國精兵3萬人,北上攻吳,吳兵夫差也出動所有精兵與越國大戰於夫椒。果然不出范蠡所料,越軍大敗,勾踐只剩下5000殘兵,退守會稽山(今浙江中部,主峰在嵊縣西北),又被吳軍團團圍住。勾踐身陷絕境,眼望敗鱗殘甲,亡國之憂,縈繞於懷。他淒然對范蠡說:"我不聽先生之言,到了這個地步,現在怎麼辦哪?"
范蠡倒是遇敗不亂,冷靜地說:"持滿而不溢,則與天同道,上天是會保佑的;地能生萬物,人應該節用。這樣才會受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為今之計,只有卑詞厚禮,賄賂吳國君臣;倘若不許,可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這是危難之時不得已之計。"勾踐無奈,只好派大夫文種前往吳軍大營請求議和。文種到了吳軍,"膝行頓首"對吳王說:亡國之臣勾踐自知罪不可赦,情願做君王的賤臣,而妻子做您的賤妾。吳王夫差聽他說的如此可憐,便想答應下來。大將伍子胥卻說:"上天把越國賜給了您,不要答應他們的請求。"伍子胥是幫助闔閭奪取王位的有功之臣,夫差得以立為太子也是他拚死在闔閭面前爭來的,吳國東征西討,稱霸於諸侯,全賴他和孫武之力,所以是夫差父子兩代的功臣,吳王對他一向是言聽計從,聽他這樣講,便沒有接受勾踐的投降。勾踐得到文種的回報,心中絕望,便要殺掉妻子兒女,毀掉越國的寶器,然後率領5000殘兵與吳王決一死戰。范蠡、文種勸阻了他。文種說:吳國的權臣太宰嚭貪財好貨,可以以利引誘他。勾踐便讓文種帶著美女和寶器悄悄地去見伯嚭,伯嚭收受了賄賂後,便帶著文種去見吳王,文種對吳王說:如果大王能赦免勾踐的罪過,肯受降,就能得到越國歷代的所有寶器,如果不肯受降,勾踐就要殺掉老婆孩子,毀掉所有的寶器,帶領5000人和您決一死戰,您的軍隊也是會有相當的損失。伯嚭在旁邊說:越國既然已經誠心降服,要做您的臣妾,如您赦免勾踐,這是對吳國大有利的事啊。吳王夫差被說動了心,便要許和。這時,伍子胥勸諫說:"大王不滅掉越國,怎能報先王之仇?吳越兩國水上相連,同處東南,又已結下世仇,勢必不能並存,如果您放過了越國,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將來肯定會成為吳國的大患。"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的伯嚭從旁反駁道:"越王夫婦願作臣妾,親身入吳侍奉大王,這也算是報了先王的仇了。當初楚國害了您的父兄,您不也沒滅掉楚國,反而答應了楚國的求和嗎?難道您自己要做忠厚君子,卻要讓大王做刻薄小人嗎?"伍子胥明知不可,偏偏無法反駁伯嚭的話,吳王已聽信了伯嚭的話,又聽他說的在理,便第一次沒有聽從伍子胥的話,還是與越國講和,罷兵而歸。
越王勾踐經此一事,越發信服范蠡,原想讓他主持越國的國政,自己要到吳國去侍奉吳王。范蠡卻說:"行軍打仗的事,文種不如臣,管理國家,親附百姓,臣不如文種。"勾踐便讓文種全權處理越國的事務,自己帶著夫人、孩子和范蠡以及三百官吏到了吳國。他帶了大批的寶物和美女敬獻給吳王,當然也沒忘了分一份給太宰伯嚭。吳王並未把殺父之仇忘乾淨,他讓勾踐夫婦住在闔閭墓前的一間石室裡,給他養馬,這當然是一種羞辱和懲罰。每當夫差出行時,便讓勾踐在前面給他牽馬,街道兩旁的人都聚觀取笑,指指點點。勾踐把這一切都忍受下來,夫婦兩人每日蓬頭垢面,出入石室,很盡心的餵養馬匹,對夫差更是奴顏婢膝,極盡討好之能事,似乎心甘情願的作夫差的奴隸。夫差怒氣出過後,反而覺得這對夫婦很可憐,便有了放他們回去的念頭,卻因遭到伍子胥的強烈反對而作罷。這期間,伯嚭不斷替勾踐夫婦說好話,夫差對伍子胥還是很敬畏,沒有一意孤行。三年後,有一次夫差生病,勾踐在他身邊服侍,范蠡知道吳王的病很平常,便教給勾踐一計,勾踐心頭一狠,居然嘗了夫差的糞便,告訴夫差說:"大王的病不久就會好了。臣嘗了大王的糞便,味酸而苦,與谷味相同,所以大王盡可放寬心。"吳王夫差這次被徹底感動了,決定釋放勾踐回國。並命人在文臺置辦酒席,隆重地歡送勾踐還越。伍子胥大怒,對夫差說:"勾踐嘗大王糞便,是吃大王之心。"夫差不顧伍子胥的反對,放勾踐君臣回越國了。
大約在勾踐七年(公元前490年),勾踐回到了越國。勾踐不忘會稽之恥,準備將國都從諸暨遷往會稽,命范蠡建造新都城。范蠡觀測天文、察看地形,筑造新城,將會稽山包括在內。外筑城牆並修城門,還特在西北方向增修一座城門。范蠡等人宣揚說:"如今越已臣服於吳,不能阻塞通往吳國進貢納獻的道路。"吳國正在會稽城的西北方向,吳王聽說,甚為快慰。實際上,越人是為了不忘恥辱,是為出兵伐吳進取之便。
勾踐向范蠡請教振興越國之道。范蠡作了精闢的論述。他認為:"天時、人事都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制定方針、政策要因時和事而定。萬物生於地上,地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的,它總攝萬物,是一個整體,禽獸、莊稼等始終不能離開大地。萬物不論美惡,地都一視同仁,使之生長,人類也依賴大地以養生。然而萬物生長又各有定時,不到一定的時機,是不可能勉強生長;人事的變化也一樣,不到最後的轉折點,是不可能勉強成功的。因此,應該順乎自然以處當世,等到機會到來的時候,就會把不利於己的局面扭轉過來。"范蠡接著說到了對復興越國內政方面的建議。他強調要調動、保護老百姓的積極性,大力發展生產,積蓄力量,富國強兵。他規勸越王本人應拿出時間來與老百姓做同樣的工作,越王夫人也應從事一些紡織等具體勞動。不要使百姓曠時廢業,而應讓他們勤於耕作,生活就會日益富足,國家的財政和糧食也就會充實起來。范蠡主張要禮待弱小國家,對於強國,表面上應該採取柔順的態度,但骨子裡不能屈服。至於吳國,要等待或促使他走向衰落,等到時機成熟了,才可一舉而滅之。范蠡最後說:"但願大王時時勿忘石室之苦,則越國可興,而吳仇可報矣!"
勾踐聽了,連連稱善。他立刻命文種主持國政,范蠡治理軍旅。勾踐也苦身勞心,發憤圖強,不用床褥,積薪而臥。又懸苦膽在坐臥之處,飲食起居,必先取而嘗之。夜裡常常暗自流淚,恨恨地喃喃自語:"你忘了會稽之恥嗎?"同時,他尊賢禮士,敬老恤貧,以求得百姓擁護。他還獎勵生育,積聚財物,演練士卒,修甲厲兵,始終不敢怠懈。對吳國表面仍極盡奉承之事。范蠡親到民間選了美女西施、鄭旦,遣香車送給吳王。同時引誘吳王大興土木,建造樓臺館所,沉湎於酒色犬馬之中。另一方面,暗中親楚,結齊,附晉,最大限度地孤立吳國。
勾踐十二年(公元前485年),勾踐歸越5年了。這時越國國庫充實,土地墾闢,人民樂為所用。於是勾踐便要報復吳國,一雪會稽之恥。范蠡認為時機尚未成熟,諫阻說:"我國雖然盡心人事,但時機不成熟,勉強去求成功,對已不利。"大夫逢同也勸阻伐吳。勾踐接受群臣的意見,只得依舊隱忍不發。
這期間,范蠡的另一條計策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美人計。吳王見到西施後,立刻被她的絕世容貌所迷住,為她大修宮室,對她的話也是言聽計從。夫差自得到西施後,日夜陪侍在她身旁,寸步也不捨得離開,這雖然荒廢了一些朝政,但還不是范蠡所希望的。於是西施便巧言勸夫差不要總守在女人身旁,要出去建功立業。夫差自然樂於在心愛的女人面前顯示自己的英雄氣概。恰好齊國和魯國發生糾紛,齊國請求吳王出兵相助,夫差一口答應下來。吳、齊聯軍到了中途,魯國知道無法抵禦,便向齊國賠禮求情,齊國便不想攻打魯國了,叫吳王退兵。夫差出來一次,怎能兩手空空的回去見西施,齊國的出爾反爾也激怒了他,他掉過頭來去攻打齊國了。魯國聽說吳國要打齊國,忙給吳國送禮,願意出兵和吳王一起攻打齊國。吳國和魯國聯合攻打齊國,齊國上下一片混亂,齊國大臣們殺了惹事的齊悼公,向吳國求和,願意年年納貢。夫差見稍一出手便收服了兩個大國,好不得意,對西施的話更加信服了。可他沒注意到的卻是,吳國的年輕精壯的士兵卻有很多死於戰爭之中,而且也樹敵甚多。
第一條計策得逞後,范蠡又實施第二條計策:掏空吳國的府庫。他假借越國遇到災荒,向吳國要求借貸十萬石糧食。伍子胥堅決反對,太宰伯嚭卻極力贊成,夫差一時也猶豫不決。他回到後宮跟西施說了這事,西施嬌嗔道:"虧你每日裡以英雄自許,這點事都決定不下來。諸侯國之間本來就有相互援助的傳統,當年秦穆公還賣糧食給敵國晉國呢,說:"晉的君王有罪,晉的百姓何辜?現在越國是大王的屬國,越國的百姓就是您的臣民,難道您要讓自己的臣民活活餓死嗎?"一番話說的夫差面紅耳赤,第二天便下令借給越國十萬石糧食。第二年,越國大豐收,便如數還給吳國糧食。吳王見越國還的糧食粒大飽滿,便下令用這批糧食作糧種。吳國人種下去一年後,卻是顆粒無收。吳國人還以為是越國的糧種在吳國水土不服,只埋怨吳王不瞭解情況便作決定。其實這是文種的一條毒計:十萬石糧食都是用水蒸過的。
此時吳國府庫空虛,軍隊的戰鬥力也大為減弱,可是還有一道障礙,那就是吳國骨鯁剛正之臣伍子胥。此人不除,吳國難滅。伍子胥屢次在夫差面前和太宰伯嚭爭論對越國的政策,夫差雖然不聽,倒還知道伍子胥也是一番忠心,只是不願意聽到他的逆耳的話而已。
過了一年,齊國和魯國又發生戰事,吳王夫差準備發兵攻打齊國。越王正希望吳國勞師費餉,便推波助瀾,極力促成其事,親率官員前去朝賀,贈送大批禮物,還願意派出三千甲兵隨吳王出征。伍子胥又勸諫道:"齊國的問題不過是一個人皮膚上的毛病,越國才是吳國的腹心之疾。大王不應該伐齊,而應該滅越。"夫差聽夠了他的這種論調,默然無語。伍子胥嘆道:"大王不聽我的話,再過三年,吳國就變成廢墟了。"夫差聽他口出怨言,很不高興,回後宮後又跟西施說起這事。西施順勢撒嬌作潑起來:"大王應該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伍子胥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是楚國人,卻攻打楚國,還把故主楚平王從墳墓裡挖出來,鞭屍三百,這是何等殘忍毒辣的人,您重用這樣的人在身邊,不覺得危險嗎?他要滅越,我就是越國人,您要聽他的,就先殺了我吧。"夫差正被西施鬧的不可開交,伍子胥的死對頭太宰伯嚭又來報告:伍子胥要反。而且提出有力的證據。原來伍子胥屢次諫阻吳王無效,知道吳國遲早要亡,自己雖然隨時準備殉國,卻愛子心切,借出使齊國的機會把兒子寄養在齊國的一個大夫家裡,而齊國正是吳國的敵國。夫差還不敢相信,派人去調查,情況屬實,夫差大怒道:他真的要反了!便派人賜給伍子胥一把寶劍,命他自盡。伍子胥對著使者,慨嘆道:"我輔佐你父親成為霸主,我又讓你當上吳王,你當年許諾要把吳國分一半給我,我當然不敢指望,可你卻讓我自殺?"說完便橫劍自殺了。
伍子胥死後。吳王寵信太宰伯嚭,朝政更加腐敗昏暗。這時,勾踐召見范蠡,問道:"吳王已殺伍子胥,阿諛之徒日眾。可否伐吳?"范蠡說:"反常的跡象雖然已經萌芽,但從天地的整體看,吳國滅亡的徵兆尚不十分明顯,現在還不可伐吳。"越王勾踐十四年(公元前483年),吳國遇到天災,沒有糧食,民不聊生。勾踐又欲乘機伐吳。范蠡說:"天時已至,人事未盡,大王姑且等待。"勾踐聞言大怒:"我與你談人事,你以天時應付我;現今天時已至,你又藉口人事來推諉。這究竟是什麼意思?"范蠡回答說:"大王勿怪。人事必須與天時、地利互相參會。方可大功告成。現在吳國遭災,人民恐慌,君臣上下反而會同心協力,來抵禦內憂外患。大王宜照舊馳騁遊獵,歌舞歡飲。吳國見此,必然不修德政,待其百姓財枯力竭,心灰意懶,便可一舉成功了。"勾踐強壓復仇怒火,依然等待時機。
勾踐十五年(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帶上全部的精兵北上,到衛國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會諸侯,爭奪中原霸主的地位,當時的霸主是晉定公,夫差便想以武力迫使晉定公讓出霸主的寶座來,而國中僅留下太子友及老弱殘疾留守。勾踐和范蠡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了,勾踐便派范蠡為大將,率兵攻打吳國。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一朝出手,威勢可想而知,范蠡率兵攻佔了吳國都城姑蘇,俘獲了吳太子友。夫差在黃池聞此惡訊後,不敢張揚,暗派使臣,一如越國當年兵敗椒山一樣,卑詞厚禮,請求勾踐赦免吳國。范蠡認為現在還不能一舉將吳國滅掉,便同意了吳國的求和。
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踐再次北進伐吳。吳軍全力迎戰,可惜吳國的精銳早已損失在往日的東征西討中了,越國卻儘是蓄養多年的精兵,兩軍交鋒,吳軍慘敗於笠澤(今太湖附近)。越軍繼續進軍,將吳都姑蘇團團圍住。按著范蠡的戰略,高筑營壘,圍而不殲,竟達三年之久。吳王夫差身處絕境,幾番遣使求和。越王勾踐一度猶豫不決。這時,范蠡進諫說:"大王想得到的是吳國的宗廟社稷和整個國家,如果不慎在郊外失手,那怎麼可以呢?故暫且不可決戰。我聽說,得到時機,不要疏忽大意,因為時機失去就不會重來;上天給予的卻不獲取,反而會成為災禍。如果不能沉著應付,冒然進軍,則取捨之間,變化莫測,可能前功盡棄。天道本來如此,我們的策略已經定妥,就不要隨便變動了。"范蠡繼續對勾踐闡述他的戰術思想說:"用兵之道,有一定的規律,不能違犯上天的準則。太陽走到盡頭,第二天會週而復始;月亮到了盈滿之時,就開始一點點虧缺。打仗作戰居於被動地位時,固然可以用陰柔之術,但也不宜過於退縮不前,以致屈居人下,無法還手;佔上風時,固然可以用陽剛之術,但也不可過於顯露,以致被敵人窺破虛實。當採取守勢一方的潛在力量尚未耗盡時,看去雖似柔弱。也不可冒然進逼,與之發生正面衝突,以免做無謂的犧牲,付出慘重代價。用兵之道固然沒有一成不變的定法,但總是要謹嚴周密、從容沉著才能穩操勝券,無懈可擊。"勾踐採納了范蠡的意見,依據雙方形勢,以我為主,打打停停,久圍不懈。
勾踐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吳王夫差日暮窮途,不戰而自敗。吳王派使臣跪行至越軍大營,乞求罷兵言和。勾踐欲許和議。范蠡勸諫道:"當年大王兵敗會稽,上天把越國賜給吳國,吳國不取,致有今日。現在上天又把吳國賜給越國,越國怎麼可以逆天行事?況且,大王早朝晚罷,全是為了一個吳國。難道忘記會稽的恥辱了嗎?謀劃22年,一旦捐棄前功,伐柯者就在眼前!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勾踐嘆道:"我知道你說的對,我只是不忍面對吳國的使者。"范蠡出去對吳使說:"越王已把軍權交給我了,你如果不盡快離開,我就要得罪了。"說著擊鼓傳令,大軍進軍,吳國使者見議和無望,只得大哭離去。不久,越軍盡佔吳國。勾踐到了最後關頭,竟然不忍心處死夫差,封夫差於甬東(會稽以東的海中小島)一隅之地,給他留下一百戶人家,作為他的衣食之資。夫差對勾踐的使者說:"我老了,不能侍奉越王了。"他以麻布蒙面,說是無顏在地下見伍子胥,便橫劍自刎了。勾踐對一直幫助自己的吳太宰伯嚭卻是毫不留情,立行誅殺。勾踐平定吳國後,率軍北上渡過淮河,大會齊、晉等諸侯,並向周天子進貢,周王封他為伯。從此越國橫行江、淮之間,各國諸侯都來進貢,號稱"霸王"。
滅吳之後,勾踐封范蠡為上將軍,范蠡給勾踐上書說:我聽說主憂臣勞、主辱臣死。當年大王受辱於會稽,我之所以沒死,只是為了今日。現在是我該為會稽之辱死的時候了。勾踐對他說:我剛要把越國分一部分給你來酬答你的功勞,你如果不服從,我就殺了你。范蠡知道是急流勇退的時候了,他喟然嘆息說:我從計然那裡學到的本領,已經讓越國富強了,我再用在我自己的家上吧。於是在一個深夜,范蠡攜帶金銀細軟、帶領家屬和手下,駕一葉扁舟泛於江湖,開始了經商致富之路。後來,他輾轉來到齊國。范蠡跳出是非之地,又想到風雨同舟的同僚文種曾有知遇之恩,遂投書一封,勸說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富貴,你為何還不離去?"文種看到書信後,便稱病不上朝。後來有人誣告文種要造反,勾踐便賜劍一把,令其引頸自殺。勾踐賜死的命令也堪稱經典,他給文種下令說:當年你獻給我七條計策,我只用了三條便滅掉了強吳,還有四條在你那裡,你到地下我先王那裡去試試那四條吧。文種便自殺了。
范蠡在齊,改姓換名,親自率領兒子們耕作於海邊,齊心合力,同治產業。由於經營有方,沒有多久,產業竟然達數千萬錢。齊國人聽說范蠡的賢明,要請他作齊相。范蠡卻喟然嘆道:"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這都是布衣百姓能達到的極致了;久受尊名,終不是什麼好事!"於是,他把家財都分給親友鄉鄰,只帶著最值錢的珠寶,從小道離開了齊國,來到了陶,變易姓名為陶朱公。由於陶的地理位置很好,往來貿易非常發達,范蠡便做起了買賣,沒有幾年,又置下了千金的產業。天下人都稱讚陶朱公是最會作買賣的人。
由於范蠡的出色智慧造就了春秋晚期吳越爭霸的傳奇色彩,而范蠡本人也憑藉自己的才能,適度掌握著進退之間的步伐,後人曾經有評論說:"文種善圖始,范蠡能慮終",相比起來,文種的結局就有些悲淒,如此更顯示出范蠡的迷人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