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6-05-30 18:47:00作者:
上幼兒園的時候,在雨後的花園裡看到蝸牛,背著小房子爬啊爬,不知要去哪兒,身後拖著一條銀亮的白線,那是它一路跋涉的痕跡。我興奮地捏起它,碰它軟軟的身子和長長的犄角,它一下子就縮回殼裡,我把它攥在手裡,搖頭擺腦地唱著「水妞兒水妞兒,先出犄角後出頭——哎」唱了至少三遍,它還是不肯露頭,突然想起大孩子告訴的,把蝸牛的殼對著地面磨,它肯定會出來。於是我扭頭對一起玩的小朋友說:「等我把它磨疼了,看它出不出來。」結果那個小朋友立馬皺起眉頭,瞪大黑亮的眼睛,大聲質問:「如果你是那只蝸牛你會怎麼想?」
這句話讓我刻骨銘心。
現在的我可以勉強找出些詞形容那時我的感覺,應該是當頭棒喝、醍醐灌頂吧。當時的我看上去一定是呆了,陷入了「如果我是這隻蝸牛」的沉思當中。雖然當時小小的我們並不能詳盡明瞭這關於蝸牛的一句反詰正是我們至真至純的美好天性的展露,用我成年後的這隻拙筆書寫下來,應當就是:尊重生命,設身處地的為別的生命著想,等於,尊重自己,為自己的生命謀福。如果你是那顆被砍倒的樹你會怎麼想?如果你是那條被截斷的河你會怎麼想?如果你是那些被虐殺的動物你會怎麼想?如果你是那群被殘害的同胞你會怎麼想!每當我要見利忘義、我要只顧自保、我要冷漠麻木,童真的蝸牛句式就會變身出來敲打著我。
很多年過去了,從懵懵懂懂到略經世事,從源於本性到理智醒覺,我艱難地堅定地快樂地幸福地呵護著生命中的小蝸牛。
看中國首發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