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閑著也是閑著,乾脆一起算算這筆糊塗帳好了。
我們先把一億人按年齡分成老中青少四個階段,就算平均每階段2500萬人好了。因為少年是中國足球梯級選拔的主力軍,就從這2500萬說起。2500萬少年中,按小學初中高中再分3份吧,初中833萬,高中只算每年的應屆高考生就是833除以3277萬。
先說初中生,我得重點提這軲轆。找個典型,我所在的初中共有25個班1500人,每年大概有10人左右進入中專制專業足球學校深造,按這個比例,全國大概有5萬5千多初中生進入水平不一的專業足球學校。
這些初中生大多在學校裡成績並非十分優異型,因為按照中國教育的特有模式和家長們根深蒂固的思想,使得那些也許很有足球天賦可是成績也十分優異的孩子無法選擇從事足球的道路,因為從少年時開始從事專業足球對人生有巨大的風險,或著出頭成星或著就此一事無成,來自學校家長和個人三方的慎重考慮就大大削減了進入專業足球學校的孩子的數量。而這些早期並在沒有受完系統教育就進入足球學校的孩子,此後接受的就是訓練加文化課的教育體系,視個人身邊的朋友作論斷,他們的文化水平從此就停滯進展,這也從根本上造成中國球員學歷,思想和文化水平都不高的現狀。
因為僧多粥少,這些孩子在足球學校裡要接受嚴格的訓練和激烈的同齡間競爭,然後會有近半的孩子半途而廢,就算還剩30000好了。
很多足球學校為了提高戰績和知名度,一般會用道上的黑招:改骨齡,把球員骨齡通過各種手段改小。這一招短期內提高了比賽成績,但是長遠上戕害了一大批好苗子。簡單講,若是讓一個15歲的孩子接受13歲水平的訓練和比賽,不但淹沒了正常年齡球員的潛質,他們自己的發展前途也十分灰暗。據國外專家研究表明,17歲以下球員改小1歲,將失去30%的成功機會;改小3歲,將失去90%的成功機會。因為青少年階段的訓練,每個年齡段完全不同。
他們面對著激烈而又時刻充斥著不公平的競爭,面對著過早被封閉成人化訓練對天賦的抹殺,這樣還有機會露頭被各省市重點俱樂部2,3線隊選走的學生少之又少,約佔5%不到。30000人就只出頭了1500人。
再回過頭來說高中生。上到高中再參加專業足球選拔的學生已經是末路黃花,一般以高考報考足球專業為主要途徑,附加每年各俱樂部面向社會公開招考等參選方式。每屆高考足球特長生約佔考生的3%不到,就是每年相當於83100人……算到這裡發現,其實無論最後如願的學生有多少,他們中的大多數隻是利用這種足球特長為手段以能夠升入高等學府。每年的大學生聯賽雖然火火熱熱,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見到哪一人被一線球隊從大聯賽事裡挑走轉為職業運動員,所以可以說,這些高考特長生最終由大學轉入專業足球領域人數基本為零。
至於上學中途參選俱樂部公開招人的學生必須有三項「專長」:一,要有相當高的實力和競技水準;二,這些有相當高的水準的人身體素質要合格;三,這些有實力身體狀況又符合要求的佼佼者家裡必須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硬實的門路,因為俱樂部要人不是無條件的,要支付一大筆球隊建設費和進隊費……所以這條途徑的成功概率也偏近於零了。那寥寥幾人用不著加進這麼粗略的數據。
我們現在只剩了1500人左右進入了各省市俱樂部梯級線隊。
他們在各自線隊中基本上要面對如下的情況:俱樂部買進的外來球員和各省市間流動球員互相之間的競爭,同一位置上人數過剩的競爭,和常年單一枯燥訓練帶來的職業懈怠以及訓練比賽中留下的職業傷病。以各大俱樂部二三線隊的實際人數做參考,常年穩定留隊的大概在850人左右,二線隊只有350人。
隨後他們面對的就是適齡期內一線隊的選拔,各俱樂部一線隊為了保穩聯賽排名和戰績又多用聯賽初的各隊間球員摘牌式流動和買進內外援的手段來補充新鮮血液,而處在退役狀態的球員只佔不到8%,這樣被補入和選拔入一線隊的二線球員每年只有30到40人,其他的人只能等待轉行,轉隊,來年的選拔以及適齡期的錯過。
這約40人在一線隊中就開始了他們正式的職業比賽生涯,或被雪藏或被重用,或打替補或鋒芒畢露。然後努力奮鬥並等待著披國字號戰衣。
國家隊的集訓名單下來了,保守點吧就把老中青結構比例設為3:6:2來說,56人的大名單新生代球員就可以獲得10個名額。
就算這10個新人都來自我們的幸運兒們吧。他們都有機會被留下披上夢寐以求的戰衣。
可是他們中的2個人夜不歸宿被開除出隊。
2個人因為年輕氣盛頂撞主教練不好好服從全隊打法被棄用。
2個人酒後駕車傷了隊友又或傷了自己從此一蹶不振自甘墮落了。
還剩4個人,表現十分出色。可是又有2個不小心被媒體和輿論「捧殺」了。
最後的兩個人,雖然最終被正式留在20人名單內隨訓,但是因為經驗不足,比賽中被擱置冷板凳,沒有首發甚至沒有上場機會。
所以,一億人裡就是這樣連一個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