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休閑產業 帶動觀光
喝咖啡、品酒、泡湯...,創意無限
歸去做農 掀起返鄉潮
一對好朋友,辭掉銀行的金飯碗工作,從臺北市到新竹尖石鄉開設一家田園咖啡廳,種滿薰衣草的花園餐廳中,每天迎接著遠從都市前來享受田園之樂的遊客;家中原來靠休耕補助過活的南投老農民,跟著從都市返鄉的兒子,共同打造一座新酒莊,有民宿和餐點…。地活過來,人也活過來,創新的田園產業也在這當中逐漸崛起。
各式各樣的理由,讓都市人重回農村,接近荒廢的農田,並逐漸興起一股熱潮,從宜蘭、花蓮、臺東到西部的鄉鎮,從深山到海邊,一家家農莊重新改裝上場,成了田園景致的一部分,望海小屋轉成追逐海浪的浪漫咖啡屋,也是當地旅遊的重點。這些新型農民的工作重點,從下田到接待客人、從捕魚到洗手做餐點…,甚至成為導覽的旅遊領隊,給來訪的遊客,溫馨的知性及感性之旅。
精緻農業 結合文化創意
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系系主任陳明竺說,新型態的農業經濟,透過精緻農業及文化創意產業的結合,正逐漸改變農村生活與經濟型態。
這些新型態的莊園經濟正在崛起,陳明竺分析,臺灣鄉野有很高的潛力,但過去一直缺乏有系統、有創意的開發,將所有的資源透過整合及串聯,讓點成為線,連線成面,就能全面躍升文化、生活品質及環境品質,從生活與文化中,帶出新的產業能量。陳明竺認為,甚至可以深度規劃出屬於臺灣資深國民的住宅,將活力與新生活帶進這個領域中。
酒莊知多少?全臺四百家
陳明竺在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全臺興起的酒莊各具特色,休閑酒莊的規劃,讓附近的民宿、餐飲、觀光採果等農村休閑產業相對獲得幫助,不僅提高農民收益,也讓民眾多了個休閑旅遊的好去處;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目前已設立九個酒莊,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開放民間釀酒,目前已有約四百家農村酒莊,從傳統的梅酒、李子酒、葡萄酒、玫瑰酒,到創新的草莓酒,還開發出酒類香腸、酒蛋、果醬等周邊商品,產品以內銷為主,希望能帶動當地觀光產業。
臺灣鄉野及接近荒廢的農田、漁獲量銳減的漁村有相當潛力,開發的創意正在萌芽,但缺少有系統的整理及多樣化的串聯,陳明竺強調,結合生活、文化與產業的新型態經濟,可為臺灣再發展出一條光明的大路。
草莓園 轉型成功 人氣旺
相信許多人都有到苗栗大湖採草莓的經驗,不過,大湖的魅力不僅於此,在九十一年底對外開放營運的大湖酒莊,早已成為當地最具特色的景點,也讓大湖從觀光農業地區,成功轉型為兼具休閑、文化、知識及服務特色的休閑產業園區。
大湖農會股員張玉青表示,過去在大湖酒莊成立前,大湖地區只有草莓季活動,遊客大老遠來這裡採完草莓後,就沒有其他的節目了,短暫停留的遊客不但無法對大湖有更深入的認識,也無法帶動當地更多的就業商機,十分可惜。
大湖酒莊成立後,由於擁有制酒中心、品酒中心(農特產品販售區)與草莓文化館等設施,延伸了觀光廣度和深度,遊客駐留的時間變長了,而且遊客屬性從以往的散客,逐漸以遊覽車團隊為主。
對遊覽車司機和遊客而言,大湖酒莊周遭成為一處重要的休憩據點,不再只是短暫停留的地方。
故事性 田園味 最有吸引力
臺灣的農業,正從純粹的農產品生產轉進休閑體驗的經濟。臺中縣新社鄉的田園咖啡之所以興盛,就是提供都會人到鄉村的咖啡館,體驗有別於都市的風土人情。但複製及都會化的結果,失去地方產業特色,也讓新社的田園產業陷入危機。業者指出,如果田園咖啡館和都市一樣,都市人又何必來此一遊。
園藝起家的「千樺」,以自家園藝場所兼做咖啡館,大型庭園的花花草草,讓在密閉冷氣室喝咖啡的都會人,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帶動了所謂的田園咖啡,接下來的「薰衣草森林」,是由兩個都會女子回歸田園開設咖啡館,兩個女子到「深山林內」開咖啡館,本身就有故事性,加上兩人有都市居住的經驗及女人天生的細膩,在經營的氛圍上,頗能契合及滿足都會人對田園的嚮往、好奇。
而後政府實施周休二日,更帶動了田園休閑產業,新社鄉的田園咖啡在短短的幾年間如雨後春筍,竟超過六十家,現在更有佔地數百公頃的「新社莊園」,移植全套歐洲古堡風情。
業者王村煌指出,休閑產業的客層以十八到四十歲最多,低於十八歲者喜歡刺激的活動,高於四十歲的則注重養生。這個年齡層可說是社會中堅主力生產層,接受的資訊最豐富,承受的工作壓力也最重,因此基本上,田園咖啡或民宿都要有減壓功能,並給予他們不同於都會的生活體驗。但目前一窩蜂及模仿複製,失去了地方產業的特色,過度的開發,也使山林美景被破壞,反而嚇走顧客。
目前田園咖啡經營失敗的,幾乎都是沒有都會的生活經驗,或是把田園咖啡經營得太像都會咖啡館了。只有塑造唯一性、故事性及保持它的原味性,才能不斷吸引都會人來消費。
南部深度旅遊 桃源 六龜 好範例
高雄縣政府與觀光局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推廣桃源鄉的新田園產業,四年前開始辦理賞梅季系列活動,並結合玉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使本活動成為臺灣賞梅重要活動之一。
系列活動包含健行、部落遊學、「畫梅」繪畫比賽,也結合民宿、生態導覽、梅花餐、原住民手工藝、桃源鄉農特產、梅枝筆製作、梅枝手工藝品及梅花皂,將桃源鄉的產業與觀光活動相結合。
另外,高縣六龜鄉寶來村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休閑遊憩設施完善,其中寶來、不老溫泉區,泉質源取於地底天然湧出碳酸氫鈉溫泉,沒有刺鼻硫磺味,泡湯後肌膚光滑,因此有「美人湯」之稱。
高雄縣政府為推廣六龜鄉溫泉,特別規劃「山城.花語.溫泉季」泡湯、賞梅活動,並結合桃源鄉制梅觀光產業及天然景觀,將溫泉與制梅產業結合觀光旅遊,推動地方產業轉型,成為南部新田園經濟崛起的代表範例。
深山咖啡館 香傳中臺灣
雲林縣古坑鄉因為位在北緯二十三點五度、七百公尺左右的海拔,適合種植咖啡,從日據時代就是咖啡重點栽培區。在日據時代,雲林縣古坑鄉、嘉義農場、南投的惠蓀林場都是著名咖啡種植區,主要是提供日本天皇飲用,但日本戰敗後,當時臺灣人以喝茶為主,咖啡乏人問津,這些咖啡園多數荒廢,改種竹子。
荷苞山的咖啡農張來恩從祖父時代就種植咖啡,雖然張家咖啡園也大都改種竹子等作物,但留下約兩、三甲咖啡園,初時收成的豆子,張來恩都是自晒、自炒、自用,記者十幾年前拜訪他時,他還用大茶壺泡咖啡請人喝,臺灣咖啡飲後的餘香,令人印象深刻,兩年後他在荷苞山地母廟對面的自宅開了「巴登咖啡」,四處向人請教及自研咖啡的泡法,這處位於偏遠「深山」的咖啡館,竟逐漸打響知名度,張來恩也成為咖啡達人。
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古坑走山,華山、草嶺一帶尤其嚴重,加上連著幾年竹筍價格不好,張來恩的成功經驗,開始影響鄰近農家改種咖啡,並以華山登山步道、桂林一帶的優美風景沿線,開設山林咖啡館,今天的古坑咖啡種植面積已接近一百五十公頃,田園咖啡館更是有二、三十家。
有業者分析,古坑田園咖啡館能夠成功,除了抓對臺灣喝咖啡人口大增的時間點,在喝慣外來咖啡後,臺灣咖啡有其新鮮感,另外,古坑劍湖山遊樂區也發揮了母雞帶小雞的功能,遊樂區常辦活動,來遊樂區的人,也順便會到田園咖啡館走走。
浮浮瀋瀋20載 梅子絕處再逢生
有「梅子故鄉」之稱的南投信義鄉,二十年前是臺灣梅外銷日本最大的供應區,但十五年前中國、越南梅廉價傾銷日本後,一度讓梅農幾乎無以為繼。但今天信義鄉結合賞梅、採梅、嘗梅及梅子酒莊的觀光休閑產業,讓信義梅起死回生,為地方帶來可觀的收入。
信義鄉農會總幹事黃志輝指出,危機就是轉機,二十幾年前信義鄉梅子外銷日本的市場,因為利潤不錯,有台商將種梅技術移轉到工資便宜的中國、越南,幾年後開始生產,臺灣梅的外銷市場,就被這些「自己人」的台商打敗,臺灣梅子產業陷入空前危機。十五年前,政府開始將日本梅子是健康食物的觀念推廣,並研發梅子新的吃法。過去臺灣梅子就是做成梅子干,但今天有紫蘇梅、脆梅、Q梅、梅子醋、梅子酒等多種吃法,加上精緻包裝的行銷手法,讓臺灣梅子以新面貌重新回到日本的市場。
黃志輝指出,好不容易信義的梅子產業有了新契機,這幾年又有台商把中國加工梅廉價傾銷臺灣,打擊本土產業,為了迎戰大陸廉價梅,臺灣以CAS標準,提升加工技術及生產環境的衛生,區隔中國最被詬病的衛生觀念。並因應周休二日,而發展休閑產業,信義農會也在政府開放民間釀酒後取得全國第一張民間釀酒執照,而成立了「酒莊」,信義地區目前共有四家酒莊。
黃志輝指出,休閑產業興起,帶動體驗經濟的活絡,因此信義鄉不再只有行銷梅子這個產品,從十二月到翌年元月梅開季節,就推動賞梅觀光季,並開放酒莊、酒窖、梅廠供參觀,從認識梅、採梅到醃梅、釀梅、嘗梅、品梅酒,讓消費者有一趟知性、感性的梅之旅。由信義農會每年向梅農收購的梅子,從十幾年前的五、六萬公斤,到去年五十萬公斤,這種結合地方產業的休閑農業,也讓農會收入增加了十倍。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