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卡普蘭是美國著名國際關係學者,其在美國影響之大鮮有異議,但他的這篇文章卻並未獲得好評,反而被人稱為是「散佈恐懼」。
美中將陷於「冷戰」
在6月號的《大西洋月刊》封面,讀者能看到一幅海藍色的圖畫,一排身著白衣的中國海軍士兵巍然立正,一位面容剛毅的海軍士兵堅定地看著遠方。這就是著名的保守派評論家羅伯特.卡普蘭所撰寫的文章《我們應如何與中國作戰》的壓題圖片。
在這篇文章中,卡普蘭認為,很長時間以來,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的海軍或是空軍能對美國產生直接威脅,美國軍隊如果有真正的對手的話,那就是其陸軍部隊。但由於對手無法登陸美國,所以美國軍隊基本上應屬於沒有對手的。但這種情況很快就會發生改變,因為中國海軍進入太平洋將勢不可擋,而中國海軍一旦真正開始這個行動,勢必會很快與駐紮在一些亞洲國家的美國海軍和空軍產生摩擦。
卡普蘭認為,結果很容易想像,那就是「冷戰」的重演,不過這次重心不在歐洲,而會是在太平洋的環礁群中。卡普蘭稱,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中國會在太平洋海域與美國展開一場「來來回回」的「遊戲」,而中國的優勢在於她有綿長的海岸線、深入中亞地區的戰略縱深,從那裡,中國可以用導彈精確地擊中太平洋上任何一艘行進中的船艦。
中國有自己的優勢
卡普蘭在文章中指出,雖然中國可能缺乏加強軍事威力的技術,但兩種因素決定中國可以在與美國的任何衝突中擁有明顯的優勢。其一,軍事上,中國的軍隊就如同渴望競爭的學生,而且學得很快;其二,中國擁有「柔軟」的力量。在美國正忙著打擊跨國恐怖份子之際,中國憑藉商務和外交「前哨」,談下一樁樁工程合同和貿易合約,在亞洲、中美洲和非洲發揮著間接的影響力。
卡普蘭把中國的這種崛起比作「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的斯巴達人,在長達27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斯巴達人沒有海軍,與雅典人相比遠處於劣勢,但斯巴達人卻成了最終的勝利者。
由此,卡普蘭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成為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上的首要對手,比前蘇聯更難對付,美國將再次捲入類似「冷戰」一樣的對峙。因此,美國的軍隊需要將其重點從中東移到太平洋,並且要做好準備,構建與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的新型盟友關係,以制衡中國的強大。
別再散佈恐懼了
一些《大西洋月刊》的讀者就《我們應如何與中國作戰》一文發表評論,對卡普蘭的文章深表遺憾。
讀者阿特金斯表示,他對本期《大西洋月刊》的封面感到非常震驚。中國是美國的一個重要貿易夥伴,並且這種關係一直在增長。一些經驗豐富的美國人在中國工作,幫助中國的改革開放,同時也為美國公司開拓業務尋找機遇。而《我們應如何與中國作戰》建立在「與中國作戰」的前提上,只不過是散佈恐懼而已,這只會讓原本理智和平衡的美國思想更為狹隘。
一位名叫艾瑞克的讀者說,他每次看到「美國需要保持霸權」和「中國將失敗」此類的報導時就非常擔憂。艾瑞克說,持這些觀點的人,往往都沒離開過他們所住的都市或郊區50英里遠的地方。他建議卡普蘭親自去中國看看,仔細查查文章援引的論據。
讀者戴維表示,卡普蘭的影響力非常大,他的這篇文章只會讓人們真的認為中國是美國的下一個敵人。他認為,美國應該從長遠考慮,與中國合作,建立牢固的關係,共同應對未來。他說,保持霸權並不是答案,當美國不再是超級強國時,美國人應該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