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八大城市的調查報告:百姓眼中的社會

作者:陳友華 發表:2005-05-11 21: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二十一世紀》網路版二○○四年七月號總第28期2004年7月31日

  一、調查背景

  (一)調查目的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濟增長與社會的全面進步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時社會發展中的某些問題也凸顯出來,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妥善的處理,必將對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甚至社會穩定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為了及時地瞭解與掌握全國城市居民的生活現狀與關注焦點,廣泛聽取普通市民對政府各項工作的看法、意見與建議,以便對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執行情況與政府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及其成效進行科學的評估,努力改進政府工作作風,使政府的各項工作更加貼近百姓實際,從而更廣泛地贏得全國廣大城鄉居民對黨和政府各項工作的理解、支援與配合,進一步提高政府各項工作的成效。南京大學社會學繫於2004年2月21日─22日對全國八大城市的居民進行了主題為「中國城市社會發展的現狀與問題」的電話調查。

  (二)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重點是想瞭解城市各階層居民的生活現狀、煩惱與關注焦點,對當前普遍存在的失業、貧富差距等突出社會問題的看法,以及對政府各項工作所表現出來的基本態度與效果等的評價等。從而為政府決策提供這方面的參考資料。

  (三)抽樣方法與調查物件

  本次調查所使用的具體抽樣方法為:首先從上述八個城市的黃頁電話號碼簿中獲得各城市的電話局號,然後按照各城市電話號碼位數(n )與電話局號位數(m )之差(n-m ),由電腦生成0-10n-m 之間的亂數,最後由局號×10m +亂數即組成電話號碼樣本。

  本次電話問卷調查的對象為居住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南京、瀋陽、西安、武漢八座城市的城區居民。

  (四)調查時間、地點與人員

  本次調查由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周曉虹教授主持,南京大學社會學系陳友華與朱虹具體負責進行。南京大學社會學系2002與2003級的二十六名碩士研究生承擔了電話問卷調查工作,電話問卷調查於2004年2月21-22日在南京大學社會調查中心進行。

  (五)對電話問卷調查結果的評價

  本次調查由電腦隨機生成的電話號碼組成樣本,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南京、瀋陽、西安與武漢八大城市共成功訪問了1,223戶家庭,樣本分布如下:北京152戶、上海153戶、廣州153戶、重慶152戶、南京154戶、瀋陽153戶、西安154戶與武漢152戶。在整個電話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被訪問家庭對本次電話問卷調查非常理解,並積極給予支援與配合,從而使我們順利與圓滿地完成了這次電話問卷調查任務。

  二、樣本分析

  在本次電話訪問的1,223戶家庭中,被訪問者的性別分布為:男性648人,佔53.0%;女性575人,佔47.0%.

  被訪者中年齡最大的86歲,最小的15歲,平均年齡為40.65歲。樣本中20歲以上人口的年齡分布與實際人口的年齡分布比較接近。

  調查對象的職業分布分別為:黨政機關公務員佔2.9%、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佔12.2%、經理人員佔1.2%、私營企業主佔1.9%、企業管理技術人員佔 12.3%、個體工商戶佔7.0%、企業工人/商業服務業人員佔27.6%、下崗失業人員佔7.0%、學生佔13.6%、農林牧漁勞動者佔2.0%,其他佔7.4%,拒絕回答佔2.7%.

  調查對象的文化程度分布分別為:不識字或很少識字佔2.3%、小學佔5.6%、初中佔17.7%、高中佔33.4%、大專佔17.4%、本科及以上佔21.4%,另有2.0%拒絕回答。

  從被調查對象的民族來源看:漢族佔96.6%,少數民族佔3.4%.

  從被訪者的婚姻狀況看:已婚有偶與未婚兩者佔絕大多數,其中未婚佔27.7%、已婚有偶佔68.0%、離婚佔1.6%、喪偶佔2.2%、同居佔0.2%,拒絕回答佔0.3%.

  從被訪者的家庭規模看,3人戶所佔比例超過一半(51.8%),以下依次是4人戶(15.8%)、5人及以上戶(15.6%)、2人戶(11.9%)與1人戶(3.8%),此外,還有13戶(佔1.1%)拒絕回答,平均家庭規模為3.38人。

  八城市家庭人均月收入為1,091.54元。從收入分布看,低收入戶佔近四成(39.1%),其中不足300元與300─599元的分別佔13.9%與 25.2%.中等收入者不足50%(49.4%),其中600-999元、1,500-1,999元、2,000-2,999元分別佔20.9%、 21.6%與6.9%.高收入者超過10%,其中2,000-2,999元與3,000元及以上分別佔6.9%與4.6%.

  分地區考察,北京市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最高,而廣州的受教育程度最低。從居民收入情況看,北京居民的收入最高,重慶居民的收入最低。從家庭規模看,北京家庭人口規模最小(3.18人),而西安家庭人口規模最大(3.68人)。本次調查所得到的上述結果與這八座城市的實際情況基本吻合。以上樣本分析表明本次電話問卷調查抽樣科學、資料準確,從而為報告的分析和研究結論提供了詳實、客觀、可靠的實證資料。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失業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儘管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千方百計增加百姓就業。但與以往相比,只有30.1%的被訪者認為失業形勢有所好轉,37.6%的被訪者認為失業形勢與以往差不多,另有32.3%的被訪者認為失業比以往更加嚴峻。如果用3級量表的賦值方法求取結果,即1分表示「有所好轉」,2分表示「與以往差不多」,3分表示「比以往更加嚴峻」,排除回答「不知道」後求取均值,則被訪者給城市失業形勢的平均分值為2.02分,這說明失業形勢與往常差不多。

  (二)教育

  1師德

  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育與教師的師德成為目前比較關注的問題。本次調查對目前有孩子在上學的家庭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詢問。調查結果表明:被訪者對教師的工作總體上持比較肯定的態度,認為老師盡責和比較盡責的分別佔20.2%與67.1%,而認為不盡責的僅佔12.8%.總體得分為1.93分,介於「盡責」與「比較盡責」之間,靠近「較盡責」一方。

  2教育亂收費

  教育亂收費是近年來社會普遍比較關注的問題。本次調查專門就該問題對有孩子正在上學的家庭進行了詢問。調查結果顯示:明確表示遇到過教育亂收費的佔28.7%,而未遇到過的佔62.5%,另有8.8%的人表示不清楚/記不起來。

  在目前有孩子正在上學、而又遇到過教育亂收費的被訪者中,有29.0%的被訪者認為教育亂收費的情況有所好轉,37.6%的被訪者認為與往年差不多,另有21.9%的被訪者認為教育亂收費情況比以往更嚴重了,另有11.4%的被訪者認為不好評價。

  3教育費的承受力

  當對有子女上學的家庭詢問是否能承擔得起子女的教育費時,有38.7%的被訪者表示家庭能承擔,另有53.0%的被訪者表示家庭基本能承擔,但值得注意的是有8.2%的被訪者表示家庭已無力承擔子女的教育費用。總體得分為1.70分,介於「能」與「基本能」之間,偏向「基本能」一方。

  (三)百姓權益保護

  1房價

  房價是近年來百姓普遍關心的話題。本次調查結果表明:有高達77.39%的被訪者認為在過去的一年中,房價上漲過快或較快,而認為房價上漲速度適中或較慢的僅佔被訪者的22.6%.總體得分為1.86分,介於「太快」與「較快」之間,偏向「較快」一方。這說明從總體上看,去年房價上漲速度還是較快的。

  認為在過去的一年中房價上漲過快或較快的被訪者中,認為政府在抑制房價上漲方面措施有力或較有力的佔18.0%,而認為措施不力的佔58.6%,另有23.4%的人認為不好評價。

  2民工工資拖欠

  最近這些年,每到春節將近,民工工資遭拖欠始終是各大媒體的關注焦點,2003年甚至驚動總理親自過問此事,問題的嚴重性由此可見一斑。這一方面表現出本屆政府「執政為民」的執政目標;另一方面,雖然百姓之事無大小,但要總理花費大量的時間親自處理民工工資被拖欠問題,可見這背後折射出的一系列問題已嚴重到何種程度。

  在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的強力干預下,在清理民工工資被拖欠問題上已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分別有 17.1%與65.7%的被訪者認為在過去的一年裡,政府在清理民工工資被拖欠方面的成效顯著或較為顯著,而只有17.3%的被訪者認為政府清理民工工資被拖欠的工作沒有甚麼成效。總體得分為2.00分,處在「較顯著」狀態。

  3房屋拆遷

  在最近幾年,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的大面積改造與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房屋拆遷過程中的百姓權益受損情況日益突出,部分城市甚至為此而引發了嚴重的惡性事件,並成為城市居民關注的焦點是一。中央政府發現並採取了措施,使得這一問題有所好轉。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54.9%)的被訪者認為在過去的一年裡,百姓在房屋拆遷過程中的權益受損情況有所好轉,28.1%的被訪者認為情況未發生甚麼變化,而認為情況比以往更加嚴重的僅佔17.0%.總體得分為1.62分,介於「有所好轉」與「與往年差不多」之間,略偏向「與往年差不多」一方。這說明從總體上看,去年在房屋拆遷中百姓權益受損情況略有好轉。

  (四)對困難群體的社會關注

  1對困難群體數量的估計

  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與社會的急劇轉型,以失業與部分民工為主體的城市新的貧困群體已經形成,並且其隊伍有逐漸擴大之勢。本次調查資料表明:有近半數(49.3%)的被訪者認為在過去的一年裡,城市困難群體增加了,而認為持平的佔不足四分之一(23.7%),認為減少的佔四分之一強(27.0%)。總體得分為1.78分,介於「增加」與「持平」之間,偏向「持平」一方,也即被訪者認為城市困難群體數量還是比以往有所增加。

  2關注度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近70%的被訪者認為社會對城市困難群體還是關心與比較關心的,相比較而言,只有30%強的被訪者認為社會對困難群體不很關注或不關注。總體得分為2.27分,介於「比較關注」與「不很關注」之間,偏向「比較關注」一方,也即從總體上來說,社會對城市困難群體還是比較關注的。

  (五)對生活費上漲的看法

  1百姓眼中的農產品價格上漲

  糧油副食品等農產品價格的高低必然牽涉到社會的每一個家庭與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2003年9月以來農產品價格上漲對城鄉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至於這次農產品價格上漲是否合理,百姓自有自己的想法。本次調查結果表明:三分之二(67.7%)的被訪者認為2003年下半年以來農產品價格上漲是合理或比較合理的,而只有三分之一(32.3%)的被訪者認為是不很合理或不合理的。總體得分為2.35分,介於「較合理」與「不很合理」之間,偏向「較合理」一方,這說明城市居民對這次農產品價格上漲還是比較能夠理解與接受的。

  2百姓眼中的水電氣價格上漲

  水電氣價格的高低也牽涉到社會的每一個家庭與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因而受到普遍的關注。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覺得近年來水電氣價格上漲合理或比較合理的被訪者約佔一半(51.0%),明顯低於近幾個月來對農產品價格上漲的理解,而認為近年來水電氣價格上漲不很合理或不合理的也佔近一半(49.0%)。總體得分為 2.63分,介於「較合理」與「不很合理」之間,偏向「不很合理」一方,這說明城市居民對近年來水電氣價格上漲還是有點微詞的。

  3百姓的生活承受力

  目前農產品與水電氣價格上漲是否對百姓生活帶來了較大的影響?普通百姓對農產品與水電氣價格上漲的承受能力如何?這是由農產品與水電氣上漲而自然引伸出來的一個問題。本次調查資料顯示:90%的被訪者表示對農產品與水電氣價格上漲能夠或基本能夠承受,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有10%的被訪者明確表示農產品與水電氣價格上漲已超過了其家庭的承受能力。總體得分為1.74分,介於「能」與「基本能」之間,偏向「基本能」一方,這說明城市居民對目前農產品與水電氣等價格上漲還是能夠或基本能夠承受的。

  (六)百姓的煩心事

  1家庭境遇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家庭成員中有下列情形的家庭佔35.90%,這些情形是:沒有養老保險、沒有醫療保險、工資被拖欠、求職中被騙、權益受到執法者或老闆的侵害與創業失敗,其中家庭成員中沒有養老金的家庭佔18.15%,家中有「沒有醫療保險」的長病號家庭佔15.70%,而權益受到侵害的佔12.34%.而上述七種情形都沒有的家庭佔64.10%.

  2百姓的煩心事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只有三分之一(32.87%)的被訪者或其家庭中沒有甚麼煩心事,三分之二(67.13%)的被訪者或其家庭多多少少都受到一些煩心事的侵擾。位列百姓煩心事之首的是收入少,這在退休工人家庭中比較普遍,佔被訪者家庭總數的四分之一多(26.41%)。其次是就業難,佔被訪者家庭的近四分之一(23.71%),其中本人/配偶就業難的家庭佔13.16%,子女就業難的家庭佔10.22%,而父母就業難的家庭佔1.80%.位列百姓煩心事第三位的是子女的學習,佔被訪者家庭的10.79%.百姓第四至第十位的煩心事依次是:沒有社會保障(9.81%)、沒有住房或住房太小(9.32%)、生活費高(7.77%,某種意義上也是收入少所致)、家人身體不好(5.64%)、子女就業難(5.64%,主要是民工子女的就業難)、沒有安全感(4.50%)與教育亂收費(3.35%)。

  (七)社會問題

  1百姓眼中的暴利行業

  由於房地產業牽涉到許多百姓、特別是中低收入階層百姓的切身利益,同時近兩三年時間內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多,因而使百姓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房地產業是一個暴利行業。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房地產業位列百姓眼中的暴利行業之首,有一半多(54.37%)的被訪者中將房地產列為暴利行業,其次是電信,佔被訪者的 31.30%,位列第三位的是醫藥,佔被訪者的30.18%.百姓眼中的第四至第十位暴利行業依次是:電力(15.96%)、娛樂業(14.53%)、 IT產業(12.80%)、教育(11.59%)、金融保險業(11.59%)、手機業(7.93%)與汽車行業(7.52%)。

  2百姓眼中的突出社會問題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百姓眼中的突出社會問題首推失業問題嚴重,有三分之一多(35.1%)的被訪者認為當前突出的社會問題是失業問題嚴重,其次是貧富差距過大(30.9%),百姓眼中第三至第十位突出的社會問題依次為貪污腐敗嚴重(28.6%)、社會治安差(18.6%)、大學生就業難(13.3%)、社會保障不健全(11.3%)、房價上漲太快(10.9%)、教育亂收費(8.4%)、環境污染嚴重(8.2%)與生活費上漲(7.2%)。

  (八)對媒體的看法

  媒體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愈益突出。但本次調查結果表明,百姓對媒體宣傳的信任度較低。如對媒體的宣傳明確表示相信與比較相信的分別僅佔被訪者的9.2% 與29.5%,兩者合計僅為38.8%,而表示不太相信與不相信的被訪者比例分別為42.9%與10.6%,兩者合計超過50%(53.6%),另有 7.7%的被訪者認為「不好說」,這實際上也是不太相信的意思。因此,如何避免假大空與如何做到取信於民,是今後媒體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

  (九)對改革成效的評價

  1改革成效

  近年來中國改革進程加快,而百姓對改革的評價又如何呢?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當問及被訪者所在的城市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較明顯的進展時,有超過一半(53.56%)的被訪者認為在交通建設方面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展,以下依次為城市改造(48.00%)、環境整治(32.79%)、住房條件(21.59%)與經濟建設(20.93%)等。

  從總體上講,被訪者對近年來改革所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大約有90%的被訪者認為中國近年來的改革成效顯著或比較顯著,而認為不很顯著或不顯著的僅佔被訪者總數的10%.總體得分為1.91分,介於「顯著」與「較顯著」之間,偏向「較顯著」一方。

  2誰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無論是經濟建設、還是社會發展方面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那麼,究竟誰是中國改革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本次調查資料顯示:中國改革成果前五位的最大受益者分別是私營企業主(57%)、黨政機關公務員(52%)、個體工商戶(37%)、經理人員(27%)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9%)。

  (十)生活質量

  1生活水平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與2000年前後相比,有 58.7%、27.8%與13.5%的被訪者認為其生活水平分別提高、差不多與下降了。總體得分為1.55分,介於「提高」與「差不多」的中間。這說明從總體上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上述八座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還是提高了。但這里特別要引起注意的是:有超過八分之一(13.5%)的被訪者認為與2000 年前後相比,其生活水平非但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這說明儘管中國近年來的經濟增長很快,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被排除在分享經濟增長成果之外。在今後的工作中,如何使社會的全體成員共用經濟增長的成果,是擺在中國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項十分嚴峻的任務。

  2生活滿意度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13.5%與57.5%的被訪者對目前的個人生活狀況分別感到滿意與比較滿意,兩者合計佔被訪者總數的71.0%,但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另分別有16.5%與12.5%的被訪者對目前個人的生活狀況感到不很滿意與不滿意,兩者合計佔被訪者總數的29.0%.總體得分為2.28分,介於「較滿意」與「不很滿意」之間,偏向「較滿意」一方。這說明總體上人們對目前個人生活狀況還是感到較為滿意的。

  *本文為「中國城市社會發展的現狀與問題」課題的部分研究成果。課題組長為周曉虹教授,課題組成員是陳友華與朱虹博士。本文是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勞動成果。

  陳友華1962年生,德國馬爾堡大學哲學博士,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