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民眾聚集場面
中日兩國在圍繞東海油田、新教科書、日本「入常」一系列事件在雙方國內出現了激烈反應。近日中國出現的民間反日遊行、衝擊日資商場,甚止在一些地區出現了暴力場面等,使中日兩國關係出現戲劇性的表象。
中國民眾對日的激烈情緒和中共對釣魚島等事件的「冷靜」表現形成對比。外界認為,中國的大規模反日事件是中共在背後操盤,是繼推出反分裂法之後的另一個舉措,以轉移退黨潮對其政權帶來的危機,和維護中國國家權利沒有多大關係。
*事件為官方控制
早些時候的新歷史教科書事件和近日簽名「反對日本進入聯合國安理會」運動,轉而演變為反日遊行示威,均有中共官方媒體挑起,新華網、新浪網等網站都設立了反對「日本入常」簽名活動,繼而點起了民眾的反日怒火。
當反日風潮逐漸向全國蔓延時,當局對事件開始冷處理,官方網站都從醒目位置撤下了簽名連接,並暴力對待參加反日示威的民眾。
分析人士稱,事件起停,政府在控制;中共挑起民眾的愛國情緒,卻不想讓這種情緒在清明、六四前後演變反中共示威。
*保釣人士被毆
據明報報導,4月3日,在高漲的反日氣氛中,浙江臺州市的十幾名保釣人士舉行反對「日本入常」簽名活動時,遭到當地維持治安的城管人員粗暴阻止,隨後被多名身份不明的人攻擊,多名保釣人士受傷。
期間,在場城管人員並未阻止暴行,反在施暴者離去後沒收了保釣人士舉辦簽名活動的物品。
在釣魚島問題上,中共一直態度曖昧,間接默認了日本在該島的佔領活動。臺灣、香港和海外均有華人組成的保釣會,並公開活動。而大陸僅有的一些保釣人士成為當局眼中的「異議份子」。
*高調接待日財團
在抵制日貨的民間聲浪中,4月3日,中國政府隆重接待了由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率領的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訪華團,該團包括三菱重工、三菱銀行、日本航空、全日空運輸、三井物產、日立製作等大型企業60多名代表。其中,三菱重工為日本新教科書的主要資助者。
政府行為與民間行為出現鮮明反差。
*日方反應趨強
與中國反日浪潮同時,日本國內也出現了民眾要求「與中國斷交」的大規模示威。
3月23日,日本外相在參議院表示,將向中國提出要求改善歷史教育的要求。「讀賣新聞」社論指中共以愛國教育產生反日民族主義為題,批判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
4月4日,日本政府正式向中國通告,如果中方不停止在東海開髮油氣田以及提供相關資訊,日本將採取包括進行試驗開採在內的對抗性措施。
4月5日,日本駐中國大使會見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喬宗淮時,針對中國民間近來舉行反日遊行、砸毀日本超市等事件,要求中國保障在大陸日本民眾與企業的安全。
跡象顯示,日本政府態度趨強硬,已改變一直堅持的與中國對話的路線,而轉為抗衡。
*中日相惡兩傷
日本是中國在亞洲的最大貿易夥伴,長期供應中國技術與裝備,同時給中國提供了長達近30年的低息或無息日元貸款,成中共重要經濟支柱。
專欄作家陳勁松認為,兩國經濟上的貿易關係是互補的,抵制日貨,將兩敗俱傷,日本經濟受挫,中國亦將受較大損失。
*疑中共為轉移視線
著名政論家凌鋒認為,北京政權這個時候煸動反日情緒,顯然是內政的需要,將視線轉到由歷史因素造成的反日情緒,就可以緩解它有關「退黨」運動、制訂反分裂法等多處困境。
中國想把日本與臺灣綁在一起,以激發國人同仇敵愾心理,為反分裂法爭取更多的民意支援。
目前「九評共產黨」、「告別中共」、「退黨」等活動造成北京非常緊張,為緩解危機,轉移國內民眾視線出此策應是最符合其思維邏輯的。
陳勁松則認為,所謂愛國主義,不過是唱給老百姓聽的高調,中共借民族主義的情緒,實現其政權的「穩定」,將民眾的「愛國」情緒誘入「愛黨」歧途。
daji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