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貶值越厲害,人民幣升值壓力越大。種種跡象表明,市場對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再增,而主要原因是目前美元重拾跌勢、中國的雙順差以及來自歐美的官方壓力。
據記者調查,國內多數分析員預期中國匯率政策會在今年有所變化。上週三亞洲貨幣市場關注的焦點,再次集中於人民幣,認為人民幣匯率應當增加的彈性。
在這種市場的熱盼中,剛剛略有退潮的人民幣的升值預期重新恢復。1月13日(本週四),1年期美元兌人民幣不可交割遠期(NDF)買入/賣出價較現匯貼水報4450/4250,較週三後市的4350/4150有所擴大。而此前,人民幣NDF的貼水已降至4000點以下。
始作俑者:美元
儘管美國財政部部長斯諾本週再次重申強勢美元政策,但從週二以來,美元幣值依然出現急跌,並在週四得到了強化。世界各外匯市場開盤後,美元兌主要世界主要貨幣都出現了100點左右的跌幅。
分析人士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的貿易逆差超出了此前預期。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2004年11月美國的貿易逆差額為603億美元,遠遠超過了此前550億美元的預期。
巨額貿易逆差使市場認為,目前美元匯率被明顯高估,而紛紛沽售。週四午盤時,歐元對美元匯率一度達1︰1.3350,而在本週早些時候,這一匯率一直保持在1︰1.32的水平以下。
美元兌日元的匯率更是跌至1︰102的水平,就在前一天,1美元還可以兌換104日元。
由於人民幣匯率實際釘住美元,因此美元貶值,直接導致了人民幣的貶值。從而增加了市場對人民幣幣值低估的預期。換言之,他們認為人民幣應當升值。
中國的雙順差
如果將美元貶值看作是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外因,那麼中國的雙順差則是不可迴避的內因。本週中國商務部宣布,2004年中國的全年順差達320億美元,為 1998年以來之最;中國人民銀行也同時公布,截至2004年底,中國外匯儲備為6099億美元,這個數字較2003年增加了51.3%,增加額達 2066億美元,超過日本的1710億美元,成為2004年全球外匯儲備增加最多的國家。
統計數據還表明,無論是經常項下還是資本項下,中國都出現了順差。特別是貿易順差的出現,為要求人民幣升值提供口實。因為國際社會會將其作為人民幣被低估的證據,並以此要求人民幣升值。
歐美壓力
本週美元的下跌一個不可忽視的背景是,外國政府重新開始對人民幣匯率制度提出了指責。本週一,歐盟央行的高官公開表示,目前世界金融體系的癥結在於亞洲國家的匯率制度,而人民幣是其中的關鍵;美國財政部官員也再次提出人民幣匯率問題,要求中國加快匯率市場化的進程。
這些表示直接導致了本週美元匯率的下跌。
在週三,英國官員表示,中國將會參加於2月初在倫敦舉行的西方7國(G7)財長會議,而參會官員的資格與2004年10月的G7財長會議相同。
在2004年的G7財長會議上,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和財政部部長金人慶聯袂參加了會後的晚宴。據英國官員透露,此次G7會議上,政策制定者們有關全球貿易不平衡及其對匯率影響方面的言論將備受關注,而人民幣無疑是備受關注的問題之一。
中國的貿易夥伴此前曾一再要求中國放寬人民幣波動區間,以部分消除全球的貿易不平衡。
《財經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