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領導下的西部大開發

發表:2004-12-31 21:5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早在130多年前,我國就曾經進行過一次有聲有色、卓有成效的西部大開發運動。主導這次西部大開發運動的領軍人物就是我國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左宗棠。   
  一、對農業的開發   


  左宗棠對西北經濟的開發是與他西征的軍事行動同時進行的。19世紀60-70年代,我國西北地區相繼發生戰亂,一些地方勢力紛紛建立起了分裂政權;沙俄侵略者乘亂出兵侵佔了我國伊犁地區;英國殖民主義者也蠢蠢欲動,妄圖在新疆混水摸魚。一時間,我國西北地區烽煙四起、山河破碎。

  在祖國領土和主權遭到侵略和瓜分的關鍵時刻,力主出兵收復領土的主戰派領袖人物左宗棠,於1866年臨危受命,以欽差大臣兼陝甘總督的身份率兵西征,肩負起了平定和收復大西北的歷史重任。

  左宗棠西征的主要任務是平定內亂、驅逐外敵、收復失地。但左宗棠並沒有把自己的歷史責任僅僅侷限在這上面。他在平定內亂、驅逐外敵、收復失地的同時,還在收復的領土上盡全力恢復生產、發展生產、開發經濟、開發邊疆。因為左宗棠對舉兵平亂與發展經濟的關係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認為:平亂首在安民,安民首在足食;衣食足則民心定,民心定則亂不生。所以他在整個西征的過程中是一邊打仗一邊搞經濟開發,而經濟開發中首屈一指的當務之急就是迅速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所以左宗棠在整個西征的過程中,每收復一片失地,每平定一塊地方,他就要把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作為第一要務來抓。為了使農業生產盡快地得到恢復和發展,他還專門制訂了如下一些有利於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優惠政策:

  一是無償發放農業生產資料。左宗棠十分清楚,飽受戰亂之苦的農民要從顛沛流離中安定下來恢復農業生產,開始時一定是兩手空空、一無所有。要在這樣的情況下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一定是困難重重、舉步維艱。於是他下令把口糧、種籽、農具、耕牛等等生產資料無償分發給那些一無所有同時又願意恢復農業生產的農民。為防止農民們把生產資料挪作它用,左宗棠規定只發實物不發現銀;為防止農民們把種籽吃掉,則規定必須到播種時節才發放種籽。除了無償發放農業生產資料外,左宗棠還無償向恢復農業生產的農民們發放口糧。發放口糧的標準是:青壯勞動力每人每天8兩,老人、小孩5兩。由於耕牛等牲畜大多已在戰亂中被殺被搶,所以左宗棠就挪出一部分軍餉去購買耕牛,然後分發給老百姓。耕牛不夠就用驢、騾、駱駝代耕,還不夠就把軍隊中老弱的軍馬淘汰下來支援農耕,再不夠就幾家人輪流使用一頭牲口。實在沒有牲口就三人拉一頭犁,用人力也要恢復農業生產。左宗棠不但制訂了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優惠政策,同時還制訂了恢復和發展畜牧業的優惠政策。他用軍餉買來種羊分發給流離失所的牧民。允許他們三年分期歸還購羊款,不計利息。1866年他駐節蘭州,一次就撥出6800多兩銀子購買種羊分發給皋蘭等地的牧民。在平定安西、敦煌、玉門之後,他一次就給那些實在難以為生的難民們撥付賑銀2萬兩、寒衣1萬套。

  二是對開墾荒地者實行政策傾斜。大西北地廣人稀、土地貧瘠。熟地本來就不多,只種熟地根本就不足以富民、不足以養軍。為了擴大耕地面積,左宗棠鼓勵農民們開荒種地。他規定:凡開墾荒地者,從開種之日起,第一年全免稅賦,第二年半免稅賦。為了吸引內地居民移居西北開荒種地,左宗棠還建議朝廷對移居西北開荒種地的家庭給予科舉考試方面的照顧。清政府在科舉取仕中對各地區都規定了錄取名額,同時還規定考生必須在報考地居住達到一定年限才有報考資格。左宗棠一方面建議朝廷適當增加西北地區的取仕名額,另一方面又建議對移居西北家庭中的考生可以不必受居住年限的限制。清政府採納了左宗棠的建議。這些優惠政策對於推動西北地區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是減輕農民負擔。在左宗棠到達西北地區以前,那裡的各級官吏都要在正常的稅賦之外層層加碼向農民亂收費、亂攤派,使當地農民不堪重負。左宗棠到西北以後把稅款以外的各種收費統統取消,並把過去當地官府實行的借一還四的高利盤剝政策改為借一還一。過去農民向官府借貸種籽和口糧,收穫後要四倍償還。左宗棠痛斥這一政策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政策。他認為民不聊生、逼民為賊的混亂局面就是這些不合理的剝削政策造成的。因此他在給朝廷的奏章中憤怒地揭露那些貪官污吏:「其志不在恤民,不在濟軍,惟勒派取盈,以顧目前而已。預借籽粒,秋後數倍取償。民不能堪,棄耕避匿,則係累其家屬,追呼迫索,至不可堪。故立開屯之名,而地畝轉荒。」從左宗棠給朝廷的這道奏章中可以看出,他已經看清了各級貪官污吏對農民的過度盤剝才是造成官逼民反、戰亂四起,併進而造成各地田園荒蕪、百業破敗、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同時,左宗棠對以前屯田過程中存在的各種腐敗現象也瞭如指掌,並就在屯田過程中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好養軍與養民、富民與強國的關係方面提出了他獨到的見解。他說:「從前諸軍也何嘗不說屯田,然究何嘗得屯田之利,也何嘗知屯田辦法?一意籌軍餉,何嘗顧及百姓?不知要籌軍食,必先籌民食,乃不竭之源。否則兵欲興屯,民已他徙。徒靠兵力興屯,一年不能敷衍一年,如何得濟!」
左宗棠在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過程中,不僅十分注重發揮農民的作用,而且還十分注重發揮軍隊的作用。他在西征的過程中,每收復一塊地方,他都要命令軍隊利用作戰間隙,修整因戰亂而荒廢的土地,並適時種上莊稼。如果熟地不夠種,就開墾荒地。在耕種熟地的過程中,如遇業主回來認領,就歸還給業主;如無業主認領,軍隊在開發前線時就轉交地
方政府。另外,左宗棠在西征的過程中還開辦了一些規模不小的軍墾農場。1874年,他命令西征軍前鋒張曜率領嵩武軍十餘營在哈密開荒種地,且耕且戰。為了辦好軍墾農場,在軍餉相當困難的情況下,他一次就撥給張曜3萬兩銀子作為啟動資金。而張曜也沒有辜負左宗棠的期望。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就開荒2萬多畝,當年就收穫糧食近百萬斤,足夠張曜所部食用兩個月!為推廣哈密經驗,左宗棠又相繼在巴裡坤、古城、吐魯番、烏魯木齊、喀喇沙爾等地開辦軍墾農場。在整個西征的13年時間裏,左宗棠屯田不拘形式,既發展軍墾,又發展民墾,有的地方則是軍民兼墾,共同經營。總之,完全是因地制宜、靈活掌握。但不管是軍墾還是民墾,所生產的糧食,一律由政府按價收購。所得銀兩,民墾自然歸百姓;軍墾則全部分發給參與耕種的軍人。這既減少了長途運輸軍糧之苦,又增加了參戰軍人的收入,還激發了軍隊參加生產和作戰的積極性,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為西征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左宗棠在西北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據1878年對新疆部分地區新增軍墾農場耕種面積的統計:哈密3.8萬畝,巴裡坤5萬畝,古城子0.66萬畝,吐魯番1.2萬畝;新增民墾戶數為:古城子900多戶,烏魯木齊2000多戶,昌吉1300多戶,瑪納斯900多戶。

  左宗棠在西北大力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還在那裡大搞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突出的成績就是興修水利。左宗棠在就任陝甘總督之初就語重心長地告誡華州知州說:「水利所以養民,先務之急,此為最切。」針對西北地區缺雨少水的自然條件,他進一步指出:「西北素缺雨澤蔭溉,禾稼蔬棉專賴渠水……治西北者,宜先水利;興水利者,宜先溝恤,不易之理。」張曜在奉命開辦軍墾農場的過程中,因修建水渠需毛氈一萬條。張考慮到經費困難,只敢向左宗棠申請6000條。而左宗棠在回信中則說:「尊函6000為定,然鄙意與其功虧一簣,不若多備為先。仍令多購萬條,以資利用,未敢議減。」從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左宗棠對水利建設是何等的重視!據不完全統計,左宗棠在西北期間共修建各種水渠1833里,修建水壩7道,鑿水井1800多眼。這些水利設施的興建,不僅使長年缺雨少水的大西北數以百萬畝的農田得以灌溉,而且還解決了西北許多地方老百姓飲水難的問題。1881年,左宗棠在進京路過平涼時,特意到柳湖書院察看他當年修建的溫泉池。結果發現已被當地官員用圍牆圈入書院中。他立即下令拆除圍牆,為老百姓飲水和灌溉提供方便。

  經過左宗棠十多年的苦心經營,西北的農業在戰亂的廢墟上得到了明顯的恢復和發展,不僅使老百姓從流離失所走向安居樂業,而且稅賦也有所增加。僅以南疆八城為例:1878年徵糧達到1.2億斤,比戰亂前的0.65億斤差不多翻了一番;徵收稅銀1.37萬兩。    

  二、對工業的開發    

  左宗棠對西北工業的開發,是在因戰爭需要而開辦的軍火工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也符合世界上許多國家工業發展的一般規律: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首先是在軍工生產中得到應用,然後再逐步推廣應用到民用工業上去。左宗棠是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在西征前,他就在1866年創辦了福州船政局。在西征的過程中,他又先後開辦了西安製造局、甘肅製造局等等,最初主要的目的是為西征軍生產武器。

  但是左宗棠並沒有把軍火工業僅僅侷限在生產武器上面,而是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地把它發展成民用工業。主管甘肅製造局的是一個叫賴長的記名提督,他是左宗棠專門從福州調來的。此人除精通武器生產外,還十分擅長各種機器的設計和製造。1877年賴長在蘭州設計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臺織呢機,左宗棠見織出的羊毛絨質薄而細,美觀耐穿,並不比洋人的差,非常高興。他立即把甘肅製造局更名為甘肅制呢局。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左宗棠又從德國進口了20臺毛紡機,並僱請德國技術人員到廠給中方人員傳授技術。到1880年,甘肅制呢總局已經形成了年產上萬匹毛織品的能力。當年冬天左宗棠把甘肅制呢總局生產的毛紡織品帶到北京,引起各方人士的興趣和稱讚,同時也引起了近代工業比較發達的一些國家的關注。甘肅制呢總局落成的消息就被當時上海的一家英文報紙所披露。過後英國又派人到甘肅制呢總局考察,並把考察報告刊登在上海的《字林西報》上。甘肅制呢總局的建成是我國近代工業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家毛紡廠,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家中外合作工廠,它比李鴻章在上海開辦的我國第一家棉紡廠還要早幾年。

  1873年,賴長在甘肅還製造出我國歷史上第一臺抽水機,當時叫「吸水龍」。這一成就不但有利於農田灌溉,而且還有利於解決當地群眾飲水難的問題。1873年左宗棠在蘭州自己衙門左側開鑿了一個「飲和池」,翌年又在衙門右側開鑿了一個「挹清池」,都是用吸水龍分別抽取黃河和五泉山的水注入池中供當地老百姓飲用。

  進軍新疆後,左宗棠又先後在阿克蘇、庫車、烏魯木齊等地分別設立製造局、火藥局、農具廠、煉鐵廠等企業。除製造武器外還鑄造各種農具和錢幣。在製造農具的過程中,當地技術力量不夠,左宗棠就從內地調來工匠;當地鐵料不夠,他就下令開礦煉鐵。

  左宗棠還在西北大力提倡和推廣種棉織布和種桑養蠶的技術,為此,他在西北開辦了好幾個蠶織局,專門用來主管發展養蠶和織綢事業。由於當地缺乏技術和人才,左宗棠先後分兩批從浙江湖州僱請了60多名養蠶能手到西北傳授種桑養蠶的技術。遵照左宗棠的囑託,養蠶能手們隨身從內地帶來了桑秧、蠶種、蠶具等。在內地專家的指導下,西北人民不僅學會了栽桑、接枝、壓條,而且還學會了浴蠶、飼養、繅絲、織綢等等技術。收復肅州後,已70多歲高齡的左宗棠就在清明節那一天圍繞衙門周圍親自栽種了幾百株桑苗。為了促進養蠶業的發展,左宗棠先後在哈密、吐魯番、庫車、阿克蘇、安西、敦煌等地設立蠶織總局。至1880年,西北各地已經種活的桑樹就達80.6萬多株。生產出的絲綢不僅有可觀的規模,而且品質也很好。1881年左宗棠在北京看到阿克蘇蠶織總局織出的絲綢時,大感欣慰。他立即寫信給西北的地方官,叮囑他們繼續辦好當地種桑養蠶、種棉織布、植樹造林、興修水利等等事宜。大西北本來就是連接我國與中亞各國的絲綢之路,但此前通過這裡的絲綢大多來自我國內地。自左宗棠在西北發展養蠶業以後,絲綢之路上又增添了西北人民自己生產的新產品。

三、修建道路植樹造林    

  交通運輸無論是在和平時期的經濟建設中還是在戰爭時期的軍事用途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現在人們常說:「要致富,先修路。」古人也說:「大將出朝,地動山搖;逢山開道,
遇水造橋。」左宗棠當年西征,十分清醒地把保障運輸暢通看成是克敵致勝的關鍵。正如他自己所說:「籌餉難於籌兵,籌糧難於籌餉,籌轉運又難於籌糧。」所以左宗棠把修建道路當成西征的第一要務。

  當年左宗棠修建道路,其主幹線是從陝西潼關開始的。到蘭州後又分頭髮展:一路向西修到青海的西寧、大通、湟原等地;一路向北出嘉峪關後再向西進入新疆烏魯木齊等地,然後又由北疆向南疆發展。這還只是主幹線,還有許許多多的支線。其中有些是對原有道路進行修整和擴建,但更多的是新建。如果要計算它們的總里程,那就是數以萬計。這還是在一邊打仗一邊開荒種地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