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四年的學習,她同時拿下了計算機科學與經濟學兩個學士學位,並且分別獲得這兩個學科的最高成績。大學畢業時,被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等六家世界級大公司同時錄用。她選擇了位於紐約華爾街的全美排名第一的高盛投資銀行,是該銀行紐約本部當年錄用的惟一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
由黑龍江少兒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的《闖入華爾街的中國女孩》是陳磊自撰的成長紀事,下文摘自該書。
美國中小學的基礎教育水平遠不如我國,可是為什麼能產生那麼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答案是:美國的大學教育很注意個人能力的培養,善於調動個人學習研究的潛能,這對人才的發展和脫穎而出,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每次回到國內,都會有人問起我在美國讀大學的感受,讓我介紹一些美國大學教育方面的情況。說句實話,我雖然讀了美國大學,但並未讀過中國大學,因此難以對中美大學的教育情況進行很有見地的對比分析,何況近幾年來國內大學教育的改革步伐很大,對此我又知之不多。因此只能憑自己的切身感受,對美國大學教育中可供國人借鑒之處,談談我的一孔之見。
首先美國大學在收本科生時就很有特點。學生們考取的往往是某某大學而非某某大學的某某專業。學生們主修哪種專業,並不是在入學前就已確定下來的,而是讓你在這所學校學上一年後,再來選擇。這種選擇完全憑學生個人的專長、興趣、愛好和未來擇業的需要,這不失為一種好辦法。興趣是入門的最好老師,只有學習你喜歡的專業,你才能找到學習上的感覺,激發起學習的熱情,才肯鑽研,才能出成績。而且大學畢業後也很少有用非所學的情況發生。我之所以選擇了主修經濟學和計算機科學兩個專業,也主要是自己對經濟的興趣和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
還有一點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大學生入學後是沒有固定班級的。由於學生自選專業,並按規定的學科門類和學分要求自選課程、自選授課教師,因此班級是流動式的。班級學生的組合因課程的不同而變化,在一個班級裡往往既有大一的,又有大四的,每個教學班的人員構成都是不同的。我把這樣的組合稱之為學生常換而老師不換型。比起中國大學從大一到大四不變的班級建制,這種班級由於人員不固定,缺少相對穩定的聯繫,從而也缺少同學間的深入瞭解和相互溝通,相互間很難培養起深厚的感情。但從另一方面看,這也符合美國社會對人個性化要求,完全由學生來主宰自己的學習行為,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和能力。我感覺這種各自為戰的獨立式學習,雖有某些缺欠,但它給了學生們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對於已經具有了自控能力的大學生來說,還是有利於個人的自由發展的。
美國大學的輔助教學活動豐富多彩,成龍配套。學校組織的各種類型的討論課很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們獨立思考,深入鑽研,又可以相互學習交流。各種學生俱樂部活動內容生動活潑,刺激了個人志趣愛好的發展。各種學術講座繁多,大都是美國學術界知名人物的報告,拓寬了學生們的視野。美國學校的暑期比較長,一般在三個月左右。各種暑校辦得十分紅火,我就曾參加過日語暑校和商業暑校。暑校對申請入校學習的學生要進行考核、篩選,並不是多多益善。暑校收費昂貴,但也因人而異,像我這樣的窮學生,還可以得到減免部分學費的優惠。暑校的教學和考試非常正規,在暑校學習的情況都有明確的記載,對將來個人的發展是重要的一筆。我參加日語暑校時,被評為最有成就的兩名學生之一;我參加達特茅斯學院商業暑校的經歷,也成為大學畢業後擇業時用人單位的重要參考。
在中國人眼裡,似乎美國學生不大用功,這完全是一種片面認識。應該說美國的中小學生比起中國學生來要自在得多,他們的課業負擔很輕,所學的知識程度也較淺,可以說美國的基礎教育遠不如中國。但大學生則不同,學習壓力比起中國大學生來,一點都不輕鬆。早就聽說美國大學是入學容易畢業難,這一點我在米校四年的感受很深。一是課外作業特別多。老師講課很精,大量的是讓學生課外自己去閱讀、思考、寫文章,完成各類作業。而且平時學習與作業情況,老師要作為評價學生每學期總成績的重要內容,學生們是一點也不敢怠慢的。二是考試特別多。各學科幾乎每週都有考試,稍不留意,考試就會出麻煩,將影響到綜合成績的高低。在美國這幾年,我感覺很苦。在中國讀中學時就挨累,到美國讀大學也未得閑,每天都學到後半夜一兩點鐘。而美國學生往往都學到凌晨四五點鐘,甚至通宵。
美國的大學是分等級的。名牌大學不僅學費較高,而且學生質量也比較好。名牌大學學生的特點就是特別有志而勤奮。米校也是名牌大學,在這個學校當尖子很難,在哈佛大學就更難。美國的一般普及類大學的情況則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應該看到,美國是私有社會,它不會白白養人的。人們靠競爭生存,靠自己的能力生存。所以美國的孩子從小就培養起了什麼事都靠自己的習慣,讀大學也是靠自己打工、貸款,很自立,他們從不依賴父母活一輩子。一次,我偶然問起一位美國男同學:「你的家在什麼地方?」他說:「我沒有家。」令我吃了一驚。後來我瞭解到,他們一旦長成大孩子,在沒結婚成家之前,便認為自己沒有家,這已成為一種理念。
還有一點,就是美國大學對教師水平或業績的評估,非常重視學生的反饋意見。每逢期末,學生們都要為給自己授課的教師打分,如果大多數學生對教師不滿意,就會直接導致教師下崗。所以,在美國大學任教是很有危機感的,如何既要講好課,又要嚴格要求學生並使學生滿意,這的確是門學問。
來美國之前,我腦子裡曾有個疑問:美國中小學校的基礎教育那麼差,為什麼出了那麼多諾貝爾獎獲得者?讀過四年大學之後,我找到了答案,這便是美國的大學教育很注意個人能力的培養,善於調動個人學習研究的潛能,利於人才的發展和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