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上述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我看來,中國食品安全出現如此大的問題,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的增長模式出現了偏差。無論是監管問題還是地方保護主義的問題,都與我們的增長觀念有直接的聯繫。可以說,監管問題和地方保護主義的問題只是表面原因,而深層次的原因則是中國選擇了一條趕超型的發展道路,強調效率優先,兼顧公平。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地方只強調效率,而忽視了公平,甚至在有些地方出現了為提高效率而草菅人命的現象。在這樣一個發展模式中,會出現大量的豆腐渣工程,會出現大量的政績工程,當然,也會出現大量的劣質食品。所以,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和發展觀念不發生變化,劣質食品害人的事件會不斷地發生。
曾經有學者戲言,如果非洲人有中國人這樣的造假功夫,非洲就有了希望。這說明在一些學者心中,造假並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在他們的眼裡,只有GDP,沒有老百姓的死活;人們注意到,那些在食品中添加有害化工原料的手工作坊老闆們面對記者的暗訪,沒有絲毫的愧疚。在他們的眼裡,人也物化為商品了。在一個物化的社會裏,人不是社會的主宰,商品和金錢才是社會的一切。在拜物教社會裏,一些關於人類自身發展的倫理道德底線都可以被突破,一切關於人和社會發展的基本法律規則都可以被踩在腳下。這與其說是市場經濟帶來的惡果,不如說是錯誤的發展觀念所帶來的弊端。
20多年趕超型的發展模式,讓中國付出了沈重的代價。江河污染、山林破壞、水土流失、空氣污濁、食品有害等等,所有這些,都是大自然給我們敲響的警鐘。如果再不改變發展模式,過分強調效率的增長,必然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當我們每天睜開眼睛,必須以懷疑的心態面對擺在我們面前食品的時候,一些關於發展的討論都變得毫無意義了。我們關注食品安全,從最根本的意義上來說,就是關注我們自身生存的問題。一個連生存問題都無法解決的社會,是不會有發展前途的。所以,當我們的一些決策者還在嘖嘖稱讚發展速度的時候,我們應該保持高度的警惕。
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新的十字路口。選擇什麼樣的發展模式,關係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關係到國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存亡。所以,我們必須從發展模式上找原因,從根本上杜絕食品生產和流通領域中所出現的各種危害人身安全的現象發生。
國際先驅導報